分享

清史观

 扫地僧一一 2017-07-08

元朝停科举的八十年,读书人咋活 | 彰考局

2017-07-03清史观 141评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彰考局”(R-history),获取更多靠谱历史知识】

撰文|安敏(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生)

1238年,蒙古人攻灭金朝后,开了一次“科举”。

然而,蒙古人觉得,科举,一次就好,没有必要天荒地老,就停了。

这一停就是近80年。即便在1276年拿下南宋,统治地区囊括中国南北,亦并未继承汉人的科举传统。

在这段没有科举的时期,北方理学大师许衡与忽必烈见了一面,聊到了科举。忽必烈仍对科举不感冒。

许衡后来被征召做了国子学祭酒,培养了大批汉人、蒙古人和色目人学生,然而这些读书人的前途并不光明。

在无科举时代,许衡及其朋友乃至站在背后的士人,该怎么活?

无科举时代的权斗

1260年,忽必烈刚刚登上汗位,北方理学大师许衡去见他,二人初见,有了这样一段有意思的对话:

(许衡)至上都,入见。

(忽必烈)问所学,曰:“孔子”。

问所长,曰:“虚名无实,误达圣听。”

问所能,曰:“勤力农务,教授童蒙。”

问科举何如,曰:“不能。”

上曰:“卿言务实,科举虚诞,朕所不取。”[1]

二人初次见面就聊到了“科举”,然而忽必烈对科举并不感冒。

许衡

事实上,这不是许衡第一次与忽必烈发生交集。六年前,46岁的许衡被忽必烈召为京兆提举初入仕途,他“力辞不受,往返凡六七,不能强也。”[2]

尽管如此,许衡在第一次见完忽必烈后,还是答应出任国子学祭酒,也就是如今的公立最高学府的校长。

许衡的态度之所以转变,可能受了另两个朋友的影响。

当时,同为北方理学家的姚枢、窦默进了“金莲川幕府”,当了忽必烈的贴身智囊团成员,他们都认为在大蒙古国的统治之下,只能寄希望于这样的“贤王”,才能实现济世之愿。

许衡也愿意一试,倒霉的是,他先后得罪了权臣王文统与阿合马。

忽必烈刚登上汗位不久,汉人王文统做了中书平章政事。“凡民间差发、宣课盐铁等事,一委文统等裁处。”[3]

姚枢、窦默二人曾在忽必烈面前斥责王文统“学术不正”、“不可处以相位”,乃荐许衡代之。

王文统怀恨在心,建议忽必烈将三人分别授职“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这样,他们虽位居三公,实际被明升暗降,王文统用虚职剥夺了他们的实权。

然而王文统的好日子没过多久,其女婿李璮起兵造反,他也受到牵连,最终死于非命。

这件事直接导致忽必烈对汉儒的信任危机,之后便启用回回人阿合马接替王文统。

不料,许衡又与阿合马杠上了。

影视剧中的阿合马形象

阿合马独揽中书及领六部大权、排挤汉官,许衡见他羽翼丰满,恐有反状,即上奏忽必烈反对其子执掌兵权。

阿合马深为嫉恨,便欲抑先扬,举荐许衡为正二品中书左丞,意在调其充当副手,借机中伤。

许衡识破了这项计谋,他在朝堂上公开拒绝任命,而且赖在朝上不走。

忽必烈实在没办法,只能“命左右掖衡出”。

许衡趁机问道:“陛下命臣出,岂出省邪?”

忽必烈狡黠地一笑:“出殿门耳。”[4]

没有“同年”,没有“座师”,亦没有地域联系的“同乡”,这些科举时代官场权斗的必备资源,“不能”科举的许衡一概没有,却来斗权臣,结局可想而知。

科举要不要开?不开

许衡在至元八年(1271年)又被忽必烈再次唤回来,并获得了一个更高的职务:集贤院大学士兼国子学祭酒,相当于教育部部长兼公立大学校长。

这次,许衡的弟子,已经是包括汉人、蒙古人和色目人在内的各类学生。

然而,这些读书人学成之后,眼前并非一片光明,因为,没有科举。

辽金时期,北方儒生因为有科举制度,读书有盼头。蒙古铁骑席卷中原汉地,文人们在颠沛流离中,或被掳掠为奴隶,或死于刀光剑影。中原大地弦歌不再。

1237年,契丹人耶律楚材建议元太宗“科举选士”[5],太宗窝阔台从之,下诏遍试诸路儒生,以词赋、经义、论三科,中试者可免其赋役,并可与各处长官同署共事。第二年,正式开考,史称“戊戌选试”。这虽是临时救急的权宜之计,却是仿科考而来,是为元代第一次“科举”。

对于此次考试是科举还是身份认证,学术界争议不断,但从形式上看,当时的考生会相信这是场科举考试。然而,“戊戌选试”之后,再无下文,科举突然停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得追溯到上文提及的1260年许衡与忽必烈的初次见面。

当时,许衡自称不擅长科举考试,忽必烈当即表示“科举虚诞”。

这并不是忽必烈故意搭讪,而是点出了金朝科举制的现实问题,蒙古人对只能吟风弄月的文艺青年不感冒,而当时的科举选拔来的,多是文青。

基于此,许衡本人对科举的态度也较为暧昧。

作为帝国政治制度的制定者之一,许衡并不赞成恢复金代的科举制度,而是要建立一种属于元朝的科举模式——“罢诗赋,重经学”[6]。忽必烈也同意,认为,“士不治经讲孔孟之道而为诗赋,何关修身,何益治国!”[7]很担心科举一开,文青治国卷土重来。

故不开科举也罢。

事实上,忽必烈时代,呼吁恢复科举者甚多。至元四年(1267年),翰林学士王鹗“请行选举法”,忽必烈下诏中书省和翰林院一起商量,但商量来商量去,两年下来,没个结果。

至元六年(1269年),朝廷成立国子学,儒生似乎看到了科举恢复的希望。五年后,中书省臣议定科举程序。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元前期,朝廷对科举不了了之的另一个原因是,当时很大部分的官员出身是胥吏,而胥吏由儒户和学校供给,旨在选官的科举制已无用武之地。科举虽废,而学校则兴。

所以,朝廷更不会想着积极恢复科举了,虽然有时候,皇帝也会在大臣们的怂恿下动起恢复科举的念头,但只要出现一点风吹草动的反对意见,提议就会被搁置。

科举无,士人怎么办

科举没了,读书人怎么办?

元朝无科举不等于没选官办法,从形式上看,其人才选拔方式,更接近一千多年前的汉朝。

汉代有察举,元代有举荐;汉代有郎选,元代有怯薛。

但此时不比汉朝,元代接管的是科举已经实行五六百年的中原汉地,读书人已习惯科举入仕。

科举没了,生活还要继续。当时的社会,士人的出路不止科举一条[8]。读书人的职业及兴趣发生了较大变化。

《元史·选举志》记载:“贡举法废,士无入仕之阶,或习刀笔以为吏胥,或执仆役以事官僚,或作技巧贩鬻以为工匠商贾。”

元人揭係斯指出:“自科举废,而天下学士大夫之子弟,不为农则为工商。”[9]

读书人做刀笔吏、做蒙古色目官员的幕僚,做生意、做工匠。

就目前史料来看,士人转向行医的较多。

如元人傅若金记载:

“里人严存性,年少而力学,博涉经史,旁及医药百家之言。方将以儒术取进士第,以是用于世,而科举废矣。于是益取医家之书而读之,求尽其术,以游四方,而行其志焉。”[10]

科举废后,“博涉经史”的严存性取医家之书,游四方,行其志。

又如元人揭係斯提到,一个叫“奔清甫”的医者,就曾是一位痴迷科举的读书人,由宋入元后,科举废,尽弃“积勤十二年”之所学,转“取神农皇帝之书,日夜读之”,“遂以名医闻”。[11]

可见,读书人之职业转向,有的是出于生计考虑。而家有余资者则不必囿于科举考试,纯粹是兴趣有变,可以自由吟诗作学问。由宋入元的刘辰翁便指出:“科举废,士无一人不为诗。于是废科举十二年矣,而诗愈昌。”[12]

当然,朝廷还是会征召一些学问大,名声在外的儒者进京供职,许衡就是个例子。

还有一些人凭借儒户身份,在乡里钻研学问,或者替人写写碑文赚点小钱。那些名不见经传的书生,也因碑刻得以留名于后世。

直至元仁宗(1313年)时,朝廷决定恢复科举。此时距“戊戌选试”(1238年),已近八十年。半个多世纪后,元朝灭亡。

在元代生活了近40年的朱元璋,当了皇帝。明朝立国之初,朱元璋也曾实行科举,然而几次之后,他便找到了当年忽必烈的失落感。

洪武六年,朱元璋暂停科举,实行察举。洪武十五年,科举制度才被恢复并最终成为定制。此时距许衡去世,已经过去整整一百年。

读书人再次回到了“读书做官”的传统轨道上。

注释:

[1](元)耶律有尚:《考岁略》,载苏天爵著、姚景安点校:《国朝名臣事略》卷8《左丞许文正公》,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168页。[2](元)苏天爵著、姚景安点校:《国朝名臣事略》卷8《左丞许文正公》,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167-168页。[3]《元史》卷206《判臣传》,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4594页。[4]《元史》卷158《许衡传》,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727页。[5]《元史》卷81《选举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2015页。[6]《元史》卷81《选举一》,第2018页。[7]《元史》卷148《董文忠传》,第3502页。[8]王瑞来:《科举停废的历史:立足于元代的考察》,刘海峰主编:《科举制的终结与科举学的兴起》,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5页。[9](元)揭係斯:《文安集》卷10《送伊苏达尔齐序》,四部丛刊本。[10](元)傅若金:《傅与砺文集》卷4《赠儒医严存性序》,嘉业堂丛书本。[11](元)揭係斯:《文安集》卷12《奔清甫墓志铭》,四部丛刊本。[12](元)刘辰翁:《须溪集》卷6《程楚翁诗序》,四部丛刊本。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