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给“白开水”的孩子加点儿糖

 长沙7喜 2017-07-08




孩子六年级女孩。感觉她学习上不主动,不积极思考。老师反映她有能力做好的事情总是很随意去做,造成结果不理想。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家长很焦虑,不知道怎样才能让孩子有所转变? 



01


明明可以全力以赴,但就是懒得付出,——这是我们常说的“白开水”式的孩子,生活中这样的孩子并不少,只能急坏了在一边的爸爸妈妈。


身为父母的心情也很能理解——当看着身边的孩子都一个个卯足了劲儿往前冲的时候,自己的孩子却“闲庭信步”,对什么都“无甚所谓”,成绩也就平平无奇,眼看着好的机会从身边白白溜走。这种状况其实不止你一个人有。归根结底其实是孩子缺乏“学习动力”的问题。


那些从小就受到关注的孩子,他们的成绩普遍会很好,因为他们从小就受到了家长和老师的肯定与关注,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但也的确有些孩子,可能从小就没有养成对学习的兴趣,做事情也无所用心。孩子的学习动力一方面来自于学校和家庭,另一方面来自于孩子自身。


我们始终要明白的是,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长帮不了,也急不来。但是,有些东西却是家长可以用点心思帮上孩子的。


我认识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妈妈,在很早的时候就离了婚,自己起早贪黑经营一家餐馆。



02


单身妈妈独自养家,按理说她有最充足的理由对女儿“放任不管”,但是她却养出了一个人见人爱成绩优秀的好女儿,现在她的女儿在一个很棒的高中住读,成绩自是不必说。她的经验其实很简单:


“小时候 ,有了电子产品,她不爱写字,不爱阅读,我心急啊。

谁不知道读书好,阅读量大才有见识啊。


我就去书店 ,每次都带上她,全市的书店我们几乎都逛遍了,实在看书没兴趣那就看电影。


每个礼拜带她去电影院,到最后把网上经典电影推荐给她看,字不漂亮就去练书法,每周末去少年宫,坚持写下去 。


现在,孩子积极乐观,写得一手工整的字,学校不让带课外书,会让我偷偷给寄《边城》、《三体》。



03


每个月放假回来一天会问我 :


“妈妈有啥好看电影吗 ?”

“妈妈 ,学校让我们看的哈佛风雨路等好多电影我早都看过啊……”


有一次我见她,女儿刚好就在店里帮忙刷碗,见了人都热情的打招呼。


禁不住感叹,养出一个乐观积极上进的孩子,对于父母以后来说绝对是如释重负的。


也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尤其是妈妈前期细心的全程陪伴与引导真的很重要。


这个妈妈的经验关键词就是两个字:陪伴。趁着我们的孩子还小的时候,妈妈放平心态,多花一些时间陪伴和引导,主动带孩子多去参加好的文学和学习活动,让孩子耳濡目染,内心才会受到触动。


注意这里妈妈一定是“带动”而非“强迫”“命令”。只有采取一些“曲线救国”的方式来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不是站在旁边着急跳脚,孩子才会更容易接受。


当家长给孩子打好了底子,为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去做好自己该做的,让孩子尝到了“学习”的甜头。


上了初中,再加上周围都是优秀学生带来的一点点“危机感”,孩子内心的那团火才会“燃”起来,很容易就奋起直追了。


您如果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请订阅我们的账号“科学家长观”并写下留言,我们的老师会专文回复您的问题。


当然,您需要具体谈谈孩子的情况,参见《向老师提问为什么没收到有效回复 | 好问题和差问题的标准》一文。



直接扫一扫如下二维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