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引导学生通过探究生成语文能力

 GXF360 2017-07-09
 引导学生通过探究生成语文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探究生成语文能力

何琴凤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时机,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培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引导“各抒己见”,促进学生探究学习的主动性

阅读教学中学生探究学习的显著特点是:问题——探究——新问题——再探究,强调质疑精神的培养。课堂上教师要敏捷地捕捉学生的思维火花,对学生质疑的价值要快速准确地作出判断,选择最佳讨论契机。

一位老师在教学《狐狸和乌鸦》时,学生自主学习的结论与课文原意大相径庭。有的说“乌鸦已经飞到窝旁边的树上,干嘛不到窝里去喂小乌鸦,偏要等狐狸来骗它?”有的说:“这时窝里的小乌鸦肯定会呱呱大叫,急着要妈妈喂食,乌鸦妈妈怎么会有心思跟狐狸聊天?”还有的说:“如果乌鸦和狐狸是邻居,乌鸦肯定知道狐狸的鬼花样,是不会上当的。”面对学生自由感悟的挑战,教师觉得有一定道理,便因势利导:“大家说得很有意思。课文是人写的,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大胆地说说你的见解,与作者对话。”于是,孩子们来劲了,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有的改成:“乌鸦飞累了,停歇在半路的一棵树上,心里很高兴。一只狐狸跑过来……”有的改成:“乌鸦好不容易找到一片肉,正准备往回飞,却被一只狐狸发现了……”

学生讨论热烈,感悟丰富而独特,充分表现了个性化的主观感受,这正是探究性学习所要追求的一种境界。

二、引导“标新立异”,促进学生探究学习的开放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后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判断问题,大胆说出不同看法。教材只是一个凭借体,一个例子,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紧扣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要理解教材,学习教材,还要创造教材。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多角度、立体地读懂课文,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提几个“还可以有什么方法吗?”“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即使没有更好的方法、看法、想法,也训练了学生动脑、动口的能力,培养了学生不迷信、敢于标新立异、独立质疑的思想。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写诸葛亮说话的地方有十一处之多,只有一处写到了诸葛亮是“笑着说”。诸葛亮的“笑”极易被师生疏忽。我在钻研教材时,体会到诸葛亮仅此一笑,笑得不易,也不简单。在导读课文句子时我向学生提出:“你们说说,诸葛亮在笑谁?”学生揣摩之后,讨论十分踊跃:笑鲁肃太忠厚老实;笑曹操生性多疑,定会中计;笑周瑜的阴谋又要落空,真是不自量力。这里有宽厚智慧的笑,潇洒胜利的笑,也有讽刺轻蔑的笑。这样的于无疑处求疑,使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促进了对课文的深层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中心,要因人而异,不拘一格。同一篇课文,因人的不同,其感悟的途径也迥然不同,可谓“条条道路通罗马”。一般老师教《草船借箭》时,都会从重点词“神机妙算”入手。我在教这篇课文时,把字眼锁定在“算”字上。有一位学生大胆质疑:诸葛亮巧妙地算到了什么?我紧紧抓住这不拘常规的思维,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课文。通过讨论,同学们领略到诸葛亮草船借箭中的“三算”确实是“神机妙算”:一是诸葛亮精通天文知识,准确地“算”出三天后江上有大雾;二是诸葛亮知己知彼,准确地“算”出曹操一定不敢出兵,“算”出鲁肃肯帮忙,“算”出周瑜生性妒忌,定会刁难;三是诸葛亮善于运用地理条件,准确地“算”出曹军后来会追赶,便在受箭时就下令船头转东,船尾转西,在大量地受箭的同时,也便于顺风顺水地撤退。

三、引导“澄清是非”,促进学生探究学习的针对性

思维通常始于质疑。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以“投石击水”的方式明知故问,让学生“碰壁”、“遇险”,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组织课中评议,读中理解,多角度启发,从而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独立性,优化学生思维训练。如阅读《小音乐家扬科》,有学生提出:处置扬科时,管家认为“他太小了”,“几乎站也站不稳”,而“不送他去监狱”,这不是很同情他吗?这说明该学生被管家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回答这个问题颇有难度,我引导学生暂时避开“同情与否”,而直接剖析事情的结果,要学生认真想一想扬科被打死了怪管家吗?这说明了什么?学生联系上下文,展开激烈的讨论,迷雾渐渐散去,在感受的量的积累中认识到了:管家对扬科没有丝毫的同情。既然他认为扬科“太小”,“几乎站也站不稳”,扬科又怎能挨一顿毒打呢?而且管家没有任何理由证明扬科偷小提琴,扬科却被活活毒打致死。事实结果证明:管家是一个心狠手毒的恶魔。同学们也从中感悟到波兰封建社会的罪恶和黑暗。

四、引导“据理争辩”,促进学生探究学习的策略性

真理越辩越明。提倡“据理争辩”,有利于学生通过争论来求得统一认识,有利于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提问的层次性和连续性,提高探究学习的策略性。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有学生质疑:爸爸为什么要打小女孩呢?爸爸打小女孩说明了什么?有的学生认为爸爸心太狠了,不是个好爸爸。“孩子在风雪中奔波一天,且光头赤脚,又冷又饿”,不能因为卖不掉火柴而打她。教师相机引导,按理爸爸该如何对待小女孩呢?待学生思维发散后,顺势一转,爸爸为何不这样呢?经过一番的研究思考,学生恍然大悟:爸爸打她,完全是因为生活所迫。要不是家里有一大堆的特殊情况(讨论中学生做多种假设猜想),爸爸怎么会让小女孩在大年夜里光头赤脚地出来卖火柴呢?又怎么会因为她卖不掉火柴而打她呢?读读、议议、想想,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就会跃然纸上。

阅读教学中应该有学生各种不同的感受、意见、争论,“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关键是教师怎样去“点铁成金”。

(作者单位:丹阳市新桥中心小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