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庸》讲记(91)

 清醒4321 2017-07-09
做慈善上瘾了,那和喝酒、抽烟、K粉上瘾可完全不一样啊!烟酒、吸毒、赌博上瘾的人,内心是非常痛苦的,每天都处于后悔和痛苦之中。尤其是吸毒上瘾的人,有时候真是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为什么他们会那么痛苦?也是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念之诚的存在啊!这些人的内心之诚,被外面的七情六欲、被烟赌毒等不良习气所包围、左右。虽然他内心深处的诚,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对的,知道吸毒上瘾会要了老命、赌博上瘾会倾家荡产、喝酒上瘾会乱性,可他就是刹不住车,后悔归后悔,遇到了还是管不住自己。这样的人,因为内心之诚与不良习气的矛盾,就造成人格上的分裂。心理学上说,心理痛苦的根源来自于人格的分裂。因为分裂,自己的行为无法同内心深处的一念之诚相合,所以痛苦不堪。反过来,恻隐之心、仁慈之心正是发乎于内心之诚,并在社会人际中表现出来。行为和精神合一、心体本性与日常行为表里一致,这样的人就会越来快乐。这就是“曲能有诚”给你的真实回报。
  
  接下来,“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这一段是一系列很严谨的层层递进的过程。刚才说了,哪怕很小的善事,只要真心诚意去做了,都会得到愉悦的回报。这就是天道之诚的体现,也是因果分毫不爽的道理。
  
  “诚则形”,一旦有了诚意,立刻就有显现,就有回报,即使很小,但也可以感受得到。形,是指能够显现出来的意思。所以,一个人做的任何事情,都不会是泥牛入海,杳无踪迹,一定是有回音、有回报的。
  
  前一阵和两个朋友聊天,他们有佛教背景,主要是做传统文化方面的培训,给企业做,要收费的。我就问他们,现在给企业做培训,都是要解决问题、要产生效益的,很多老板在这里出了钱,想的一定是挣回更多的钱,这样的话,你们做传统文化的培训怎么做得开呢?但他们说,恰恰做得还很好。
  
  原来,他们和一些企业家一起交流,了解到现在企业里的人不好管。这一阵金融危机影响很大,很多企业、工厂都倒闭了,大家没饭吃。但也有一些企业坚持下来了,不但没有裁掉一个员工,还没有降低工资待遇,可是,现在的人普遍都不知好歹,不知道报恩,成天还抱怨这个、抱怨那个,搞得老板很头疼。这个朋友就帮他们找原因,说凡是不知道感恩的人,其实不光是对企业,他们对一切都是如此,这是世界观的问题。这些人在家里连自己父母的恩德都不知道感念,怎么可能感你老板的恩呢?所以,对员工的培训应该从孝道入手,从中华文化最基本的地方开始,首先要让他们感恩父母、孝顺父母。这个培训机构有一整套方法,先是讲孝的理念,然后又在互动的过程中激发每个人心中的亲情,完了以后还布置作业,要把这样的理念落实到行动之中去,让每个人回家去给父母送个礼物:必须要给父母行磕头礼。
  
  说到磕头的时候,很多人就觉得不可能做到,但这家培训机构就做到了。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他们就问,你们到庙子里给佛菩萨磕过头吗?很多人磕过;又问在庙里给师父、活佛喇嘛们磕过头吗?很多人是佛教徒,也都磕过。然后他们就说,这些泥菩萨、活佛喇嘛对你有多大的恩德?他们比得上你父母对你的恩德吗?为什么对父母从来没有磕过头?!所以,这个作业必须要做,下一次培训要回来分享感受。
  
  结果,很多人回来分享感受时说,也不知为什么,到庙里给泥菩萨、给师父们磕头顶礼很容易,但面对父母就总是磕不下去。很多人是下了很大决心做这件事的,终于,当弯下膝盖的那一瞬间,自己眼泪莫明其妙就跟着下来了,内心非常之感动。这种感动是什么?是感觉到自己一辈子从来就没有跟父母的心那么近过。还有一个作业,是回家给母亲洗一次脚,有人分享说,当他把母亲的脚放在温水盆里的时候,看着母亲那扭曲变形的脚,那种感动是无与伦比的,平生都没有受到过这样的刺激。凡是老老实实按要求做了的人,从回来做分享的过程看,整个人的精神面貌、行为举止、工作态度,简直就判若两人。
  
  这是什么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这里说的“诚则形”。你只要真心诚意地做了,一定会有一番感动,自然而然就会在各种事情上显现出来。你在社会上对朋友、对同事、对上上下下的人,心态和行为都会有良好的变化。所以,单从孝这一点推开去,儒家仁、义、礼、智、信的这一整套优秀品质,就都能够逐渐在自己的身心上生根发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