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听了这么多课,依然上不好公开课?

 wlpo 2017-07-09



1


不少老师特别喜欢听课。只要有公开课,他(她)就四处听。公费、自费,都去。


可是,听了几年课,也许你会发现,教学水平和几年前相比,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长进。于是,陷入苦恼:为什么听了那么多课,依然上不好公开课?


要我说,原因就是——你听了太多的课!


也许你会觉得不可思议。照理说,听了很多课,就如读了很多书一样,视野会打开,思路会开阔,公开课应该越上越好。所谓“观千剑然后识器”!听了上千节名家的课,对什么是好课,应该有自己的独特判断,公开课游刃有余才对!


非也!


公开课,从某种程度上说,和演唱会差别并不大。你观赏过一千场演唱会,会不会提高唱歌水平?答案不言而喻。观赏过千场演唱会,欣赏歌曲的水平,肯定会提高;同理,你听过一千节公开课,你的观课水平,也会提高。


但,欣赏水平,不等同于实践水平。正如听过很多名家唱戏,你不一定会唱戏一样。听了很多课,你提升的,基本上是观课水平,而不一定是你的上课水平。


因此,听了上千节课,公开课依然上不好,不足为奇。其实,最大的问题,恰恰在于你听课节数太多。这不是危言耸听。


听太多的公开课,就好比置身于春晚的舞台,五光十色、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 


这位老师的,激情!那位老师的,浪漫!另一位老师的,诗意!


……


一千个老师有一千种理念,一万个老师有一万种风格。不停地听公开课,就如尽享饕餮大餐,却无暇研究烹饪之道。容不得你细细回味,下一道大餐扑面而来。


所以,听太多的课,反而会阻碍你的专业水平发展。


尤其是进入成熟期或者风格形成期的教师,绝不可烂听课。要寻找和自己的教学气质相契合的课,细细地听,一遍一遍地听,从模仿开始,慢慢走向创造。


这,才是听课之道。听得多,不如听得对;听得对,不如听得专。



2


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吧。


2003年,我结识了生命中的两个贵人——沈大安和王崧舟先生。我有幸和他们在同一次活动中相遇。上完课,沈大安先生对我的课给予充分肯定与褒奖。崧舟先生,也因在这次活动中对我有了一些了解,后来,他把我和爱人一同引进到他所在的区。


崧舟先生彼时已名满教坛,他也常常推荐我去其他地方上课。2005年春天,我在崧舟先生的指导下,上了一节《我盼春天的荠菜》,此课出乎意料的成功。无论是课堂现场还是网络评课,颇多点赞之声。我也颇享受这样的赞美。直到有一天,一位外地来学习的老师听了我的课,不经意间说的一句话,震动了我。


她说,祖庆老师,你的课真像崧舟先生! 


这句话,瞬间击中了我。徐悲鸿“学我者生,像我者死”的警句,一次次在我脑际回荡。崧舟先生也常常告诫身边的人,一个人,要想走得远,必须寻找适合自己的路。崧舟先生的课堂,因了他独特的个人禀赋与气质,可以把诗意演绎到极致;如果我学他,连成为“崧舟第二”都很难。


我陷入了沉思……


后来,我细细地盘点听过的一些名师。我把目光锁定在了支玉恒、于永正、贾志敏身上。支玉恒老师设计的纵横捭阖,于老师上课的幽默亲和,贾志敏老师上课的严谨扎实,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我像粉丝追踪偶像一样,锁定这三位名师的课。凡是有他们参与的教学观摩活动,无论公费还是自费,只要财力和脚力足够,我几乎一场不落。


听了课,不过瘾。我又找来这几位名师的教学实录,一遍一遍地阅读,一遍一遍地摘抄。每一节课都抄过至少一遍。有的课,我甚至能一字不漏地背下来。


抄实录,不过瘾。于是找来录像课细细研究。研究实录或录像,我有两个绝招。


一是微格研究:从“导课艺术”、“问题设计”、“理答技巧”、“朗读指导”、“课堂激励”、“读写结合”、“结课艺术”等维度,归类研究,提取策略。


二是还原研究:试着将名师的课堂实录还原成教学设计,再在“教学设计”的边上,写出“设计意图”。就这样,实录——设计——理念,一步一步逼近名师教学设计的内核。现在想来,研究名师实录的过程,实际上相当于练习书法的“读帖”。“读帖”久了,写字就有了心得。教书亦然。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渐渐积累了几百个经典课例或片段。几位名师的课堂艺术,仿佛移植到了我的身上。无论是家常课,还是公开课,我常常能比较好地驾驭。


我深知,这主要得益于,我在研究他们的过程中,获得了“缄默的知识”(伽达默尔语)。这种“缄默的知识”,是教学能力和教学智慧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有意识地尝试走与崧舟先生不同的路子,慢慢地,我的教学有了自己的风格,也逐渐获得了同行的认可。和三位素来仰慕的前辈名师一起上课的机会,也逐渐多起来。上课、听课之余,我常常见缝插针地向前辈们讨教。我在前辈们的耳提面命和谆谆教诲中,获益良多。


从兼收并蓄的听课,到锁定目标的专注听课,慢慢地,我找到了自己。


细细想来,我的听课之道,其实和传统的学徒跟师傅学艺差不多,专注于一个或几个师傅,把基础打实了,慢慢地,方可“转益多师”。切不可基础未夯实,就想“博采众长”。



3


当然,公开课是否能上好,最关键的还是教师自身的素养。练好内功,提升素养,是最为重要的。


没有一定的教学素养,哪怕听一万节公开课也没有用。公开课,只是“他山之石”。这样的“他山之石”,是艺术品,是再创造。会听课的老师,不会依样画葫芦,而是吸收艺术的创造精华,为我所用。同样是“他山之石”,为什么有的人“可以攻玉”?


因为他们自身有底蕴,加上有自己的课堂价值取向,面对各色各样的课,能够坚守自我,绝不盲从;而有的人,却只能“东施效颦”了,因为,他们一味跟风,迷失在光怪陆离的公开课中,不能自拔。


听课之道,因人而异。其实,公开课,只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通道之一。上不好公开课,依然可以成为优秀的教师。当然,如果你仅仅把听公开课当作艺术享受,就像看春晚,图热闹,过把瘾,那你完全可以想怎么听就怎么听。


我的经验,仅供参考。(完)


那么,听一节课到底该听些什么呢?


1、“听”课的结构


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型不同,课的结构也不同。新教师在听课时,首先要看的就是别的教师是怎样安排课堂结构的。课堂是由一个个环节构成的,要看看具体都设置了哪些环节以及如何实现。


除了注意每个环节的实现方式,还要注意时间安排,否则就会出现一节课“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的不合理状况,使课堂结构显得不够严谨。


2、“听”重难点的突破


一节课的重点难点能否突破,标志着这节课的成功与否。重点内容通常是指在教材中或因讲述详细所占篇幅大;或是归纳的结论、规律所占地位突出。难点是指大部分学生难于理解、掌握、运用的部分,有来自教材的难点,也有来自学生的难点。


3、“听”板书及数字媒体的应用


一般说来,板书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增强直观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此外,板书还具有训练学生的随意注意的主动性,便于课堂小结和课后复习等功能。


教学媒体是对教学起辅助作用的。恰当运用媒体,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课堂教学信息的容量,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但是媒体运用不是多多益善,先进的媒体未必收到良好效果


4、“听”课堂的氛围


课堂气氛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景氛围。教师是通过何种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是以激情感染学生,还是用亲切的语言鼓舞学生?这些都是教师听课时需要特别注意的。


5、“听”教学细节


细节,往往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流露,有经验的教师举手投足间都能体现出优良的教育意图,一个肯定的眼神,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青年教师往往不太注意或浪费潜在的教育资源。


6、“听”闪光之点


一节课听完了,哪怕从整体上来看是失败的,只要我们认真去捕捉,至少都会有一两个闪光点。一般的公开课,也多有灵采飞扬的机巧之作!有哲人曾说,世上最聪明的人是那些善于发现别人长处,并能学习别人长处,最终使其变为自己的长处的人。

免责声明:来源备课帮  作者:张祖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删。责编:吴买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