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高写作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

 GXF360 2017-07-09
提高写作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

提高写作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

徐强波

张志公曾说过: 作文教学是“老大难”中的“老大难”。不可否认,现今的写作教学仍是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原因很多。我联系平时的写作教学实践,谈谈提高写作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

一、思考加训练: 磨刀不误砍柴工

前期的准备工作做扎实,后面的工作效率自然会大大提高。写作教学亦然。教师必须要求学生时常进行与作文主题相关的思考,做到动笔前主题要了然于心。这实际上就是审题的过程,一个磨刀的过程。刀磨利了,主题也就鲜明了,要写的文章到底要表达什么,心里就有数了,再也不会有离题作文出现。这个过程不妨让学生思考得多一点,准备得充分一点。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各种主题进行写作训练。比如情感类、哲理类、励志类、感恩类、风景类、读书类等,尤其是切合中学生生活实际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及社会生活相关的作文主题。上面提到的每一类还可以进行细化。如情感类就包括亲情、友情、师生情、同学情、邻里情、捐助情等等。对每一类主题的作文,教师都应要求给学生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出真情实感。惟此才能够打动人,催人动情,令人动容,才能够震撼人,使人惊醒,叫人奋进。在每一类主题作文中,必须要着力打造至少一篇精品作文,再加以变式训练或话题转换练习。长此以往,学生必能写出构思巧妙、主题鲜明、立意高远的好文章。只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前期准备的习惯,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厚积薄发: 为有源头活水来

厚积才能薄发。学生平时多积累素材,写作时才能根据主题的需要去选材。素材从哪里来?只有从生活中去获取,因为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中学生的生活环境比较固定,生活经历比较单一,谈不上有丰富的生活阅历。怎么办?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正确指导,引领学生认识社会、发现生活中有意义有价值的素材,从而丰富生活阅历和文化底蕴。简单地说,就是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随时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搞好“材料储蓄”。积累素材要做好三件事:

一是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对于古今中外的诗词名句、名言警句、催人进取的短小精悍的故事,要指导学生及时摘录。可以让学生分门别类的记,督促其常翻常看常补充,最好是能达到复述出来甚至背诵上来的程度。千万不要让学生抄完后束之高阁,那样学生也会觉得做了无用功,疲于应付,这项工作就会流于形式,反而成为教学上的包袱。

二是要求学生勤练笔 写日记是个很好的积累生活经历、理顺思想、思考人生的方式。如果觉得时间太少完不成,写周记也可以。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及时捕捉日常生活中的闪光点。比如,令人欢庆欣慰的节假日—劳动节、国庆节、春节等;令人兴奋震撼的时刻—升旗仪式、事迹报告会、祭扫烈士墓等;令人感受深刻的生活—参观访问、环保倡议、义务劳动、救灾捐助、参加庆典等。这些只是生活中的一些方面,还有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学会深入挖掘,学会以小见大,举一反三,推己及人。

三是要求学生积极进行交流合作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互通有无,可以针对同一个写作主题组织学生共同研究,积累素材,从中提炼出更好的适合这一主题的材料,真正做到资源共享。这一过程中,老师们可能会有疑惑: 这样是不是会出现雷同作文的现象?这不用怕,其实这个过程最根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我展示、辨别优劣、理顺思想的能力,这方面的能力有了,学生就学会怎样去选材了。至于选出来的材料怎样用,那就要看学生各显其能了。

三、提高能力: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不能指望学生抓准了主题和素材就一定写出好文章来。有了好的主题或立意,又有了好的选材,怎样才能很好地把它们在一篇文章中表现出来,需要一定的写作能力。这种能力从哪里来?归根结底要落在课堂教学上来,课堂教学就是中心,就是阵地。我们就是要向课堂教学要写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坚持做到以说带写,以读促写这两个方面,来贯彻读写一体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这就是我所谓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以说带写 就是充分利用每节语文课课前5分钟,让学生到讲台前进行说话训练,我们可以称之为课前5分钟演讲活动。说话训练的内容可以是自己读书的精彩感悟,也可以是电视报纸上的焦点话题,还可以是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体验等等。在演讲时,教师要反复给学生讲清要求: 讲普通话,语音清晰,态度自然;语句连贯,意思完整;内容具体,有条理性。学生刚开始肯定做得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这时其他同学可能会不自觉地发出哄笑声,我们教师要善解人意,鼓励学生大胆地说下去。可千万别泼凉水,因为这个时候也正是学生需要鼓励和打气的时候。久而久之,学生脑海中就会形成大语文观念,语文就会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就会有放眼望去,一切皆是语文的感觉。同时,学生在语言方面也会得到应有的训练,说起话来就会有条有理、有头有尾,不重复、不脱节、不颠倒,语句连贯、用词恰当,这对他写作文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以读促写 在语文教学中,每学一篇文章,都针对这篇文章从立意、选材、语言、写法等方面和学生一起分析作者这样做的好处。应该说教材中选用的课文都是名家之作或经典之作,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很多,以课文为他山之石,适当做做片段训练,或仿写,或改写,或写读后感等,让学生天天都有新观点,篇篇都有小训练。这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事实证明,课堂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两者是密切联系的,它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的。阅读教学能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因为学生能从阅读教学中学会如何立意和构思,学会如何选材和运用语言。可以说,阅读是学生写作的基础和发端。而写作能力的提高更能够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作者单位: 山东省海阳市朱吴镇初级中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