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封“唐”何在?“晋”从何来?——解析晋国初封的“唐”与“晋”

 沧桑胡杨2801 2017-07-09

——解析晋国初封的“唐”与“晋”

    晋国是周分封在河东的一个姬姓诸侯国。始封唐叔虞。《史记·晋世家》:“晋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初,武王与叔虞母会时,梦天谓武王曰:‘余命汝生子,名虞,余与之唐。’及生子,文在其手曰‘虞’,故遂因命之曰虞。”还有一则“桐叶封弟”故事:“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於是遂封叔虞於唐。”

    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摄政。周公灭唐后,把唐分封给了叔虞。《史记》称“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左传·定公四年》载:周成王“分唐叔以大路、密须之鼓、阙巩、沽洗,怀姓九宗,职官五正。命以《唐诰》,而封于夏虚,启以夏正,疆以戎索。” “启以夏政,疆以戎索”,叔虞虽封于夏墟,但此处的“夏政”非夏朝政治。周人自命夏人,这里的“启以夏政”即贯彻执行周朝的大政方针;“疆以戎索”则是因为山西境内人口成份的特点提出的。在晋南一方面晋中南是(陶)唐、虞、夏后、夏四代王畿之地,四朝遗民很多;一方面戎狄遍布、习俗各异,特别是将“怀姓九宗”划归晋国管理,“怀”即“隗”,源于古之大隗氏、魁隗氏,为炎帝后裔。黄帝时称蚩尤,后称赤狄,商时之鬼方,太行山西侧多有分布。

    自唐叔虞之后,父子相继,历晋侯燮父、武侯宁族、成侯服人、厉侯福、靖侯宜臼、釐侯等这几代记载缺失,没有年代和史事可据。在晋国史研究中,首先遇到的晋分封何处?为何为晋?已经争执了几千年了,时至今日,争论还在继续。实际上,主要是三个问题,一是晋北与晋南之争;二是晋南何地之争;三是为何称晋之争。

晋阳之说以班固始。《汉书·地理志》太原郡晋阳下班固自注云:“故《诗》唐国,周成王灭唐,封弟叔虞,龙山在西北,有盐官,晋水所出,东入汾”。此后历代,都有支持晋阳说。《左传·昭公元年》晋侯有疾,郑伯使公孙侨如晋聘,且问疾。叔向问焉,曰:“寡君之疾病,卜人曰:‘实沈、台骀为祟。’史莫之知,敢问此何神也?”子产的一段话将晋阳的历史沿革基本交代清楚了。

    子产说:“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这里讲的是公元前4300年前后的一段历史,这段历史发生在中华台上。帝喾为了防止兄弟争斗,将老大阏伯安置在商丘,将老二实沈安置于大夏。

商丘原称寿丘,因蓝田虞舜作王后安排其子商均在此,此后称作商丘。大致在临潼区崇仁乡东南的“三庙”一带。陶唐氏的原始地在其南的今称“唐凹”一带。“三庙”其南不远便是轩辕氏与陶唐氏边界之处。《左传·襄公九年》载:“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祀大火,因火纪时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 阏伯居住在商丘时,还兼任了陶唐氏的火正。夏朝少康时,相土从三门峡一带回迁,便封于商丘,称商侯,也便成了商朝的来由。

    实沈迁于大夏,大夏何在?今白鹿原狄寨乡有个夏寨村,“大夏”大致就在这一带。为什么这一带称“大夏”呢?原来,华胥氏居于灞河东岸,称华夏。居于灞河西岸的赫胥氏曾称“大夏”或“赫夏”。这一称呼在中亚有反映,中亚的“大夏”和“可萨(赫夏)”是与赫胥氏有关的。实沈居于白鹿原时,这一带已被蓝田虞舜王所占,成了虞舜家的桑园了,《山海经》称其为“三身国”。从子产后面所说的“唐叔虞”来看,这个“虞”即指实沈,可能实沈在白鹿原时,曾作过“三身国”的桑园管理员。

    到了公元前4000年前后,陶唐氏和虞舜氏(老族)迁入晋南,阏伯和实沈这两支也挟裹其中,来到了晋南。公元前3100年前后,山西的陶唐氏出了一位尧帝,创建了(陶)唐朝。尧帝对阏伯和实沈这两支还是很重视。阏伯这一支封到了阏与,今山西和顺县一带。这一支在夏朝初年北迁的一部分,便是“高句丽”中“高(辛氏)”那一部分。

     实沈这一支,由史料看,是被封于晋阳一带。尧帝曾协助黄帝一支打胜了涿鹿之战,将当时的蚩尤,后来的赤狄或鬼方向北驱逐去了,尧帝曾控制到了晋北一带。“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其季世曰唐叔虞。……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帝用嘉之,封诸汾川。沈、姒、蓐、黄,实守其祀。”子产后续这段话大致可以了解实沈这一支到了晋阳的那段历史信息。(陶)唐朝时,尊实沈为“唐叔虞”,此“唐”指(陶)唐朝。叔是对实沈的尊称,“虞”指实沈。分封到晋阳的实沈这一支的首领大概叫“昧”,“大原”即今太原一带,“以处大原”即他们居于太原一带。其后分为两支允格和台骀。“允格”的格是古语的语气词。这一支可能后来转化成史称的“允姓之戎”。在晋阳继承封爵,发展起来的是台骀这一支,控制了汾川一带,又有了“沈、姒、蓐、黄”几个分支,曾有一度繁荣期。《山海经·北山经》曰:“又北五十里为悬之山……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汾水”。由此看来,晋水这一名称出现的很早。台骀时,处于太原的这一支发展起来了,可能建有(陶)唐朝的诸侯国或方国,因晋水而称为晋国。建晋祠,祭祀始祖实沈。晋祠最早的记载见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书中写道:“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 但晋祠之晋,可能即台骀之晋,比周朝晋国之晋要早很多;所祭的“唐叔虞”指实沈,与周封武王之子叔虞无关。太原一带又称北唐,那是(陶)唐朝被灭之后,一部分遗民北迁,曾在这里聚居,便有了“唐”的地名,后世称“北唐”。《逸周书·王会篇》中有个“北塘戎”,据说就在太原一带。《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引《穆天子传》以及《史记·秦本纪·集解》说周穆王时“北唐之君来见以一骊马,是生绿耳”,即指这里。

子产下面一段话,便是造成错觉的重要原因:“当武王邑姜方震大叔,梦帝谓己:‘余命而子曰虞,将与之唐,属诸参,其蕃育其子孙。’及生,有文在其手曰:‘虞’,遂以命之。及成王灭唐而封大叔焉,故参为晋星”。不管上帝是否托梦于邑姜,武王这位儿子确实名“虞”,分封后又称为“叔”,于是有了“叔虞”之称,恰又封于唐,便有了“唐叔虞”之名。于是,与晋祠中所供奉的“唐叔虞”重名了,因而造成千年的迷惑。岂不知晋祠之“晋”为台骀之“晋”,所供之“唐叔虞”非武王之子,而是实沈。

    排除了晋阳说之后,“叔虞封唐”只能在晋南了。《史记·晋世家》说“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司马迁所说没错,正是“尧都平阳”之地,即今临汾一带。“叔虞封唐”应该在此。陶唐氏进入晋南有两个密集的聚居区,一是6000年前到晋南后,活动中心就在翼城一带,这一族的山西老族一直生活在这里。《大清一统志·山西平阳府》古迹条下之“唐城”记为:在今翼城县南。这里指老族所在的“唐城”。一是“尧都平阳”,(陶)唐朝灭亡后,其遗民在尧都附近(今临汾一带)有一个密集聚居区。郑樵《通志都邑考》云:“晋都唐,谓之夏墟,大名也。本尧所都,谓之平阳,成王封母弟叔虞于此,初谓之唐,其子燮父立,始改为晋,以有晋水出焉,其地正名翼,亦名降,而平阳是其总名”。郑樵所言前半段是正确的,与司马迁所说河汾之东是相符的,但后半段将平阳扩大,将翼和绛也纳入其中,就不正确了。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范宣子说)“昔匄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杜注云:唐、杜二国名,殷末豕韦氏于唐,周成王灭唐,迁之于杜,为杜伯。杜伯之子隰叔奔晋,四世及士会,食邑于范”。由范宣子对其家世的自述可以看出,周初作乱的是尧帝的后裔,也就是(陶)唐朝之后代,只有他们才有御龙氏、豕韦氏之称,也就是住在平阳(临汾)一带的唐人发生了叛乱。而居于翼城一带的进入山西的陶唐氏老族,没有尧帝后裔这段经历,也就不可能有御龙氏、豕韦氏之称,他们并没有叛乱,因此,翼城一带的“唐”在周分封晋国以后还存在。由此可知,自周初平定唐人之乱后,平阳的陶唐氏一族被迁往西安市南的“杜”,便产生了唐杜氏。叔虞所封之“唐”即是平阳(临汾)之“唐”。

    确定了叔虞封唐的“唐”,便是要解决“晋”的问题了。

    今本《竹书纪年》云:“(康王)九年,唐迁于晋,作宫而美。王使人让之”。尽管是否康王九年,还有争议,但“唐迁于晋”不能回避。朱凤瀚先生在《考古》2007年第3期发表《公簋与唐伯侯于晋》一文,其后,李学勤、李伯谦、林沄、孙庆伟等诸位先生随后撰文讨论。铭文中有“遘于王命唐伯侯于晋”一句,朱凤瀚先生以为燮父在侯于晋前称唐伯,王命唐伯为侯于晋,燮父封侯于晋。李学勤先生谓燮父继位称唐伯,徙为晋侯,则在康王末年。总之,多数认为是燮父迁封侯于晋,只是年代上的争议。但王世民先生提出,铭文中的唐伯,是指称叔虞还是燮父,需要再研究。如果北赵晋侯墓地M114出土有叔夨方鼎,关于器主叔夨的身份,如果认定为唐叔虞的话,那么,由唐迁晋很可能在唐叔虞在世之时就迁于晋,也不是没有可能。从以上史料可以看出,晋国初期,确实存在一个由唐迁晋的过程,晋南也确实存在一个“晋”地。那么,“晋”在何处?

    1962年国家文物局谢元潞先生和山西文管会的一些考古工作者在晋南调查古城时首先发现了曲村—天马遗址。1963年,山西省文管会张万钟带领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5个学生在这一带实习,进行了调查和试掘。1979秋,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山西实习组与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合作,在邹衡教授的带领下,为寻找晋国古都,选定了曲村—天马遗址进行了重点复查与再试掘工作。自1980年以来,北大历史系考古专业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合作,以此为学生实习基地,大致每隔一年在此发掘一次,到1994年,共发掘12次,揭露面积2万平方米,基本摸清和确定遗址的文化内涵。九十年初,位于遗址内北赵村南的晋侯墓地因盗掘被发现,从1992年春开始,北京大学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晋侯墓地进行了7次大规模发掘,发现晋国在西周时期的国君墓地,有9位晋侯和夫人的墓葬以及大量的陪葬墓。曲村—天马遗址北倚塔儿山(又名崇山、桥山),相距约15公里,南距浍河8公里,与绛山(又名紫金山)隔浍河相望,汾河在其西约12公里,发源于翼城境内和尚功德山的滏水从遗址东南边缘绕过,注入汾河。遗址分布在曲村、天马、北赵、三张四个自然村之下及村子之间的一大片广阔地带,东西3800米,南北2800米,面积大约11平方公里。墓地主要集中在两个地点:一处在曲村镇村以北(包括曲村镇北部),东西长约800米,南北宽约600米的范围内,在此范围内,中小型墓葬分布密集,即所谓的晋国“邦墓”区。另一处为1992年发现的大型墓葬区——晋侯墓地,即“公墓”区,位于曲村—天马遗址区中心部位,北赵村南500米处,与以中小型墓葬为主的“邦墓”区相距约1200米。晋国邦墓区和晋侯墓地正好位于缓坡地带和平坦地带交界处。现已发掘的墓地面积仅相当于整个墓地的一小部分。遗址区内西周、春秋时期墓葬总数可能逾20000座。晋侯墓地出土大量文物,青铜器、玉器是晋侯墓地的两大特色,青铜器有大量铭文,出现的晋侯名字有6个,其中,M8有晋侯稣,《史记·晋世家》:“十八年,釐侯卒,子献侯籍立。”索引云:《系本》及谯周皆作“稣”。二者吻合。以此为基点,结合对其它铜器铭文的研究及对墓葬形制、青铜器、陶器的型式观察,大致推定9组墓葬是西周时期至春秋早期的九代晋侯及夫人墓葬。晋侯墓地9组墓葬的国君依时代先后排序依次为:M114(晋侯燮父)、M9(晋武侯)、M6(晋成侯)、M33(晋厉侯)、M91(晋靖侯)、M1(晋僖侯)、M8(晋献侯)、M64(晋穆侯)、M93(晋文侯或者殇叔)。2000年的出版的考古巨著《天马——曲村遗址1980——1989》认为,根据遗址内M6214出土的铜觯铭文断定遗址“乃叔虞始封于此所作新邑”。 2000年冬季,发掘北赵晋侯墓地M114、113组晋侯和夫人墓葬,出土“叔夨方鼎”,推定为叔虞之子燮父夫妇之墓,是为晋侯墓地最早一组墓葬(引自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吉琨璋《关于天马—曲村遗址的几点思考》)。

    北赵晋侯墓地M114、113组晋侯和夫人墓葬,出土“叔夨方鼎”,李伯谦认为叔夨即为叔虞,此鼎可称为叔虞方鼎,是迄今所知唯一一件晋国第一代封君自作的铜器。黄盛璋认为叔夨不是唐叔虞,而是叔虞子燮父,一名一字。李学勤认为叔夨即叔虞,夨应是虞的本字,所以叔夨方鼎的主人应该就是唐叔虞。沈长云认为叔夨之夨应释读为夭,同意作器者为唐叔虞(《晋侯墓地研究述评》)。天马—曲村遗址考古研究还在继续,城邑还未找到。但就天马—曲村遗址目前的考古成果来看,这一带可以认定为“晋”地。

    这一“晋”地范围的基本确认,问题是这一地区为何称作“晋”?是有晋山,还是有晋水?其实都没有。千年以来,史家在晋南并没有找到与“晋”相关的地理名称,但何故称“晋”呢?

    6000年前,陶唐氏迁入晋南,活动于翼城一带,那么,一同迁来的实沈这一支也必然活动与陶唐氏周围。尧帝创建(陶)唐朝后,迁实沈这一支到大原(山西太原),以守北境。而未北迁的仍在还地生活。当台骀一支在北境发展壮大起来后,由于居于晋水之阳,成立方国“晋”。在此影响下,未北迁的那一部分后成立方国称晋。这样,“晋”因晋水而得名,由“台骀之晋”传递到晋南的方国“晋”,于是,晋南也就有了“晋”地了。从天马—曲村遗址基本确定出“晋”地的大致范围,能否找到实沈这支未北迁的那一部分后裔的历史痕迹呢?在塔儿山西北约3.5公里处有崇实村、沈家村,合起来便是“实沈”了。疑为未北迁那部分实沈后裔,有待进一步调查。如果崇实村、沈家村一带确为实沈后裔,那么,由他们组建的方国“晋”也就在塔儿山周围了。

    《国语·晋语八》记叔向谓晋平公语:“昔吾先君唐叔射兕于徒林,殪,以为大甲,以封于晋。”韦昭注:“甲,鎧也。”这里记载的唐叔狩猎地点已超出“方百里”的边界进入“晋”地了。唐叔虞初封唐,方百里,假定半径为25公里。即距平阳(临汾)应大于25公里。从天马—曲村遗址基本了解“晋”的范围在平阳(临汾)东南方向,由此可以推出唐叔的狩猎地点约在塔儿山一带,而“晋”的遗存崇实村、沈家村距此不远,说明此地正是“晋”。这句话的另一层意思是唐叔虞的这次狩猎不仅仅是狩猎,而是灭了方国“晋”,占据了“晋”地,“以封于晋”说明经报朝廷批准授权,已成了唐叔的合法地产了。同时也说明“封晋”是唐叔虞在世的事,规划建设“晋邑”也应是从唐叔虞时就开始了。可能唐叔虞后期已经由唐迁晋了,所以到其子燮父便被直接任命为晋侯了。

    晋国之所以称晋,因为邑于“晋”地。之前实沈未北迁后裔所建之“晋”可能不大,也没落下个晋山、晋水之名,后被唐叔虞作了诸侯国名,便更不能作地名了,所以,在地理上,在晋南找不出个“晋”字来,无端引起千年的争执。

    唐叔虞由唐迁晋后,翼城一带陶唐氏老族的唐城还存在,只不过臣服于晋罢了。所以,山西翼城一带发现的光绪《山西通志·金石记》著录记载的前代出土的唐子爵,它的铭文 “唐子且(祖)乙”。《 公簋》的公释为尧公。无论唐子也好,还是尧公也好,在翼城一带都有合理存在的可能,至少在晋国前期,并没有占据翼城一带的唐城,陶唐氏老族还在正常延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