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泉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评析

 GXF360 2017-07-09
《泉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评析

《泉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评析

执教 王 燕

评析 顾丽萍

教材分析

《泉城》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描写了济南名泉的奇丽景色,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文章结构是很典型的总分总结构。2-5四个自然段的布局及写法也很相似,分别介绍了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和趵突泉这四大名泉。

学情分析

泉城是济南的特色景观,文章语言优美,学生读来朗朗上口。由于文中四字好词特别多,因此要多指导朗读,鼓励孩子积累。文章的结构是很典型的总分总,学会很容易理解。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

3.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4. 从形态、声音两方面总体感知济南的泉水。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的思路,会用“有的……好像……”说一段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前面学过一篇课文,叫《拉萨的天空》,从中我们知道了拉萨有“日光城”的美誉,其实除此以外,我国还有很多城市有这类的美称,你知道哪些呢?

(学生交流)

师:同学们知道得可真不少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济南这座“泉城”, 去领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绮丽风光。(板书:“泉城”) (板书时指导写好这两个字)

(齐读课题)

师:你们想去看看那神奇而美丽的泉水吗?(课件播放图片,教师介绍。)

二、 初读课文

1. 过渡

师:那这济南为什么会享有“泉城”这一美誉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根据老师给出的要求自由地读一读这篇课文。

2. 自读课文

师:轻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句子读通读顺,遇到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师:济南为什么会享有“泉城”这一美誉呢?请在课文中画出相关的一句话。

3 检查自学情况

(1) 检查掌握词语的情况

出示生词:济南 著名 大约 一亩悬崖 洞穴 喷吐 占了 三堆

(“开火车”检查学生读的情况)

师:加红的字是本课的生字,哪些生字特别容易写错是需要提醒同学的。

出示难读的词:晶莹剔透 明珠散落银花盛开 白浪翻滚 水声喧腾 昼夜不息

(学生分行领读)

正音:“剔”“散”

师:散是个多音字,当表示由聚集而分离的时候是第4声;当遇到多音字时,可以根据意思来确定字的读音。

出示有特点的词:秋雨潇潇 虎啸狮吼

师:请同学说说ABCC式的词语。

师:观察“虎啸狮吼”有什么特点?你的词语库中有这样形式的词么?

(相机送词:莺歌燕舞 龙争虎斗 龙腾虎跃 龙飞凤舞)

(2) 检查读课文的情况

师:同学们对词语掌握得不错,课文能读通读顺了吗?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检查同学们读课文的情况。由小组长指定,可以每人一节,也可以两人一起读一节。小组其他成员要当善于纠错的小啄木鸟,及时纠正同学的错误。

师:请一小组说说读的情况(怎么分配的?每个成语读的情况?)

师:老师也来检查一下同学们读课文的情况。(出示长句)(指名读)

师:读比较长的句子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师(总结):同学们自己在读课文时,如果能注意停顿、语速及读好重要的词语等,再多练习,一定能将每篇课文都读通读顺。(齐读)

三、 理清课文脉络

师:济南为什么会享有“泉城”这一美誉呢?你画出了哪一句?这是课文的第几自然段? (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点红:天下闻名)(读词)

师:天下闻名是什么意思?就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真有名呀!(再读句子)

师:济南是泉城,课文中一共给我们介绍了哪几个泉呢?请你默读课文,圈出课文中介绍的泉的名称。

(指答。板书:珍珠泉 五龙潭 黑虎泉趵突泉)

师: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这四种泉的?

生:第2-5自然段

师:你能给课文分段了吗?

师:想一想,这篇课文的结构是怎样的?(总分总)同学们在写作文时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构段方式。

四、 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让我们走进第一段,总体感受一下济南的泉水。请你们轻声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划出具体描写济南泉水的句子。(交流)

(出示: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

师:细心同学一定发现了,这4句话中前2句写的是泉水的——(形态),后2句写的是泉水的——(声音)

师:泉水的形态真是多样。(出示: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指名读)

师: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你在哪儿见过白浪翻滚?(大海)从白浪翻滚中你体会到这泉水怎样?(大、有气势)

师(示图):看,洁白的浪花上下滚动,不断地翻腾,多有气势呀!这是一种气势美!

(读词“白浪翻滚”)

师:把词放到句子中读好。(相机进行评价)

师:这些泉有的晶莹剔透。你见过哪些东西是晶莹剔透的?(露珠、钻石、水晶、雨滴、水珠…)从“晶莹剔透”中你又体会到这泉是怎样的?(透明的,细腻的,纯净的…)

师(示图):瞧,像水晶那么透明,好像明珠散落,多美呀!(指名读,相机进行评价)

师:这泉水真是形态各异,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齐读)

师:除了形态美,如果你用心倾听,泉声也带给你别样的感受。

师(出示):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

师:你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请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

师(相机评价):

虎啸狮吼,多么有气势的声音!这声音是雄浑的,让人震撼!

细雨绵绵,多么柔和!秋雨沙沙,给人宁静的感觉。

师:看来,聆听来自泉城的声音,也足以令人陶醉!(齐读)

师:济南的泉形态美,声音美,让人看不厌,让人听不够!我请女同学通过情感朗读为大家展现泉的形态美,请男同学通过情感朗读展现泉的声音美!(男女生分读)

师:细细读这些句子,我们发现这些句子的结构是一样的,你发现了什么?每个句子都有哪个词——(有的),后半句是作者的——(想象)。

师:用这样的句式,我们仿佛真切地看到那多样的泉水,仿佛真切地听到了那别样的泉声。你能模仿这个句式来写写吗?你可以抓住菊花的颜色或者样子来写。(出示菊花图及填空:这些菊花有的 ,好像(好似、如……)____________ 。)用上这样的句式,就具体地展现了菊花的美。

师:再来品味作者的写法。(齐读)

师:济南的泉多吗?(“七十二泉”,的确很多!“说到……自然会…… ”可见这泉水的名气很大)(齐读)作者有没有将这七十二泉一一道来呢?(引读):在这七十二泉中,最著名的要数——

师:作者没有将七十二泉娓娓道来,而是选取几处具有代表性的景物详细描写,这样的写作方法是值得同学们学习的。

师:现在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我们再来一起去感受下济南泉水的独特魅力。(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课文学到这儿,相信大家对这七十二泉中的四大名泉很感兴趣了吧,下节课我们再去欣赏吧!

五、 学习生字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这课的两个重要生字(悬崖)。这两个字都是上下结构,请你比较一下字的结构书写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悬”上大下小,“崖”上小下大)

师:你觉得写时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呢?(交流)

师(相机指导书写):

“悬”长横为主笔,要尽可能突出,细长有力,收笔下压;上面的“县”部除长横,应瘦瘦长长;“心”部宽于“”而窄于横。

“崖”“山”字头要扁一些,“厂”的撇先竖再撇,“厂”里的“圭”横画较多,应注意平行等距,下面的“土”可以略比上面的“土”大些。

(反馈。请学生评价)

【评析】

第一课时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点,是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提高语文素养的起始点。王燕老师执教的《泉城》第一课时环节简单,指导得法,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规范、丰富、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一、 明主题,伙伴学习有效

本次研讨主题为“伙伴学习”。所谓伙伴学习,是指通过营造浓郁的合作互助学习气氛,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虚拟的伙伴之间平等合作、互助共长,以此积累丰富的经验和见识,发展个人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符合社会期望的道德品质,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整体水平。王老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尤为值得称道的是王老师用小组合作读的方式来检查学生的初读情况,先让小组长进行分工,然后合作朗读,再请最快完成任务的小组交流他们是如何分工合作的,让大家都懂得如何分工,当一个伙伴读错时,小伙伴如何进行纠正。这样的伙伴学习没有流于形式,扎实有效。

二、 重字词,夯实基础

学习生字新词,落实识字任务,完成生字教学是第一课时的重点。不管哪个年段,字词教学是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舍得拿出一定的时间,把识字教学抓细抓实。在指导“悬崖”两个生字时,抓住读准字音和记住字形,引导学生分析比较这两个字每一笔每一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做到书写正确美观,并及时反馈评议。长此以往,学生的书写一定会有长足进步。

课标指出,中年级要把识字写字作为重要教学内容,还要加强字词的理解、辨析、积累和运用。王老师在教学词语时,特别注重让学生了解词语的构成方式。如在教学“秋雨潇潇”时,让学生了解了是“ABCC”式的词语,教学“虎啸狮吼”时,指导学生知道第一、三两个字是表示事物的,二、四两个字是表示事物特点的,并让学生提取词语库的词语进行交流,最后出示了一类词语让学生积累。这节课学生在轻松、活泼、有趣的氛围中识字学词,感受语言,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扎实有效地达成了识字教学目标。

三、 诵文情,情感交融

文情就是文章的情感。不断的诵读使读者与作者情感交融。“书不读通不开讲”,说的是语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将课文读正确,读顺畅。“读通”应是第一课时教学的重点。只有通过读,学生才能对语言文字有直接的整体领悟,才能品出语言的意蕴和情味。第一课时教学就是要学生读出课文内容的自我感受与体验。王老师的课堂上书声琅琅,学生读中有思,读中有悟,读中理解运用语言。读的方式多样,有伙伴式合作朗读、个别汇报读、感悟后指读、齐读,还有教师的激情范读。

第一自然段的读很值得一提。王老师抓住“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象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象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这句话,分三步指导朗读。第一步:学生整体朗读,理清二个分句的内容(泉的形态和声音);第二步:抓住关键词语“白浪翻滚”“晶莹剔透”,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别说说这两个词语读后的感觉,然后再出示图片,指导朗读词语;第三步:把词语放入句子中,通过男女生分读、配乐朗读等方式让学生从声音、形状上感受泉的美。

在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时,王老师可让学生认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通过反复读,体会修辞手法的妙处。然后可与视频作伙伴,提供一些图片让学生模仿句式练习,将自己看到和听到的说出来。或许学生说得不是特别工整,但也是利用教材进行迁移的一种方法。另外,第一自然段要求背诵,可采用填空形式,让学生练习背诵积累语言,丰富学生的感受。

四、 解文意,入其境界

文意即文章的内容。要深入学习课文就要对课文有所了解。入选教材的课文都简单明了,学生一般都能在初读时找到中心句。在研读中心句的过程中有效梳理文章脉络,就能理解文章的内容。

王老师在教学《泉城》一课时,让学生自读时就思考“济南为什么会享有‘泉城’这一美誉?”学生初读课文感知后就找到了文章的中心句,以此梳理脉络,理解内容自然可以顺势而为。

对于“总分总”的构段方式,三年级孩子在《东方之珠》的学习中已经涉及。老师在梳理文章内容时,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说说最后一个自然段在课文中的作用,然后再板书“总”。当学生回答了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时,应适时把“泉水写了哪些内容?”这一自然段出示出来,让学生明白这一自然段作用,再板“总”。这时再让学生找这些泉水在哪几个自然段中,学生一下子就能找到,领会了“分”的写法。建议老师不要直接说出并板书“总分总”。

王老师把写字教学这一环节放在课的最后,铃声响起就下课。老师在结课时,可以简要阐述或引导概括文本主要内容,或设置疑问,抛下话题,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为第二、三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达到课虽下、味还在、趣仍浓、思无限的效果。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南丰小学 张家港市南丰小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