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议竞争策略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积累的作用

 GXF360 2017-07-09
浅议竞争策略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积累的作用

浅议竞争策略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积累的作用

姚为中

竞争策略的出发点——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教学研究也就是研究学科如何促进人的发展。就小学阶段语文学科而言,首要问题是解决学生的语文积累。语文积累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语言积累。语言积累应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语言材料的积累,如掌握最基本的文字符号,积累大量的词汇等(积累语言材料是语言发展的基础)。二是语言规律的积累。通过听、读,理解语言;通过说、写,表达思想感受。三是语言典范的积累,如记诵古今中外精彩的语段、篇章等。

丰富学生语言积累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条件,是我国历代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是当代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加强语言积累,实际上是抓住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突破口。语言积累,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途径,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格言警句,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可见积累的重要性。

知识服务于人,启迪智慧的方式以学科为载体。既然我们已经认识到语言积累对小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言喻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在课堂上促进小学生的语言积累,就不得不引起每一位语文老师的关注了。然而通常的做法不外乎死记硬背或机械训练,虽然也能取得一定的成果,但这样的教学策略,毫无教学艺术可言,是我们所应当摒弃的。笔者根据大量的教学实践所得,认为将“竞争策略”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是一种能促进小学生语言发展,形成有效积累的优化教学策略。

竞争策略的认识——在大自然里,生存的法则是“物竞天泽,适者生存”。竞争使大自然充满了活力。未来的世界,是经济实力竞争的世界,是文化教育竞争的世界,是高科技竞争的世界,是综合国力竞争的世界。而这一切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人口素质的竞争。没有强烈竞争意识的民族,是不可能强大和有希望的。历史告诉我们:人无竞争,必成庸人;国无竞争,必成弱国。中国的近代血泪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竞争从内涵上讲:是指人们为自身利益所进行的争夺、较量,或参加公开竞赛。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正如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所说的那样:“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可见,竞争是一种实力的较量,实力强者得以生存发展,实力弱者被淘汰或灭亡;竞争也是智慧的较量,有才能者得胜利,平庸者遭失败。在现实生活中,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如植物间争阳光、争水分、争养料;动物间争地盘、争配偶、争食物;企业间争原料、争市场、争销售等。小平同志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并且还说:“教育要从孩子抓起。”因此,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是当今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们每位老师面临的共同课题。当然,本文所要谈论的是小学生的竞争,是为人的发展而进行的学科学习的一种策略,它不需要如工作或企业那么残酷,也不可能那么残酷。

竞争策略的功效

一、 竞争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就小学阶段而言,首要问题是解决学生的语言原始积累。而我们通常积累的方式是死记硬背,这是逼迫性积累。听写、默写、背诵都是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一一过关。学生迫于压力,不得不眉头紧锁、白眼直翻,一遍又一遍啃下一句句、一段段文字。这样的背诵记忆极不牢固,在心理学上称为“暂时记忆”,记得苦,忘得快。

而竞赛作为一种学习的策略被运用到极致,是最好的积累方法。学生在竞赛游戏的氛围中对语言积累训练倍感兴趣。争强好胜之心,人皆有之,孩童尤甚。人的本性中对潜能的激发更是需要竞争。体育赛场上破纪录大多需要有强劲的对手同场竞技,才能创造出不可思议的成绩;演艺界更是把高水平演员之间的表演称为“对手戏”,互相飙演技。而小学生在这方面的本性更为突出——好大喜功,争先恐后,你争我抢,人来疯……学生受爱竞争的本性驱使,变被动为主动进行积累练习。

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有一个环节是“检查读书预习”情况。起先要求同桌互相检查再汇报反馈,结果有不少学生不重视这项口头作业,回家草草读一遍课文或干脆临时抱佛脚,男生尤为严重。后来我采用个体pk赛和小组pk赛来检查读书预习,赢的一方可以刮输的一方五个鼻子(事先教育不能刮得太重)。结果课堂上读书的同学一丝不苟,慎之又慎。听的同学竖起耳朵,全神贯注,还自觉地拿出铅笔边听边做记录。随后,愿赌服输的同学伸着鼻子,胜利者弯起食指,极夸张地顺着鼻梁自上而下地划动着,嘴里还不忘数着:“1——2——”比之孔乙己数茴香豆有过之而无不及。教室里不时传来一阵欢声笑语。败了的因为刮得不疼,没人恼,只是当场立下军令状:“下次我好好预习,一定要赢!”

有了情境,有了事件,有了胜利的喜悦或失败的壮怀,这样的积累印象就会格外深刻,就像牛群相声《巧立名目》中说的那样:“吃着菜、喝着酒、流着哈喇子学习外国科学家,名字感到亲切,事迹记得牢靠,这样的学习形式生动、活泼、新颖、实惠,看得见、闻得着,有嚼头、有回味,下次活动还想参加!”如果在学习中也能让学生有这样的体验,那么积累这项本来枯燥无味的事就成了人人上瘾的学习活动了。

二、 竞争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心理

现代孩子往往存在输不起的竞赛心理。明明输了,却一个劲地抱怨对手,他们不是寻找自身的不足,不是寻找与对手间的差距,他们责怪的永远是别人,这是一种心胸狭窄的表现,也是很多孩子存在的心理缺陷。这是现代孩子身上的通病,因为他们在备受关注的呵护中长大,心中关注的惟有自己心中的感受。因此,我们应当注意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竞赛中的失败与挫折,培养孩子健康的竞争心理。

1. 在竞争中培养学会欣赏别人的气度。

当对手胜利时,心悦诚服,真诚地祝福对手。同时在失败中反思和奋起,这样才能真正学到本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只看到自身的优点是不够的,还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并找出自身的不足,努力使差距缩小,并尽可能赶超对手。

2. 在竞争中锻炼耐挫抗压的能力。有竞赛就有胜负,就有强弱之分。弱者必须承受得住失败的打击。你在这次竞争中失败了,并不说明你在将来的竞争中注定也要失败;你在这方面的竞争中失败了,并不说明你事事不如人。一类失败者要克服自卑心理,下决心追赶上去,切不能自暴自弃,一蹶不振,因为失败乃成功之母。另外一类失败者会产生忌恨和报复的心理,充分暴露了狭隘自私的特点,所以必须学会坚强豁达。

3. 在竞争中学会团结互助精神。希腊的船业大亨欧纳西斯说过:“要想成功,你需要朋友;要想非常成功,你需要的是比你更强大的对手!”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出两个潜在的重要因素:竞争与合作。只有在竞赛活动中与活动成员密切合作,共同努力,充分发挥集体成员共同的智慧与力量才能取得成功,并在合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使自己达到新的顶峰。一个真正具有竞争意识的班级,对个体而言是人人奋勇,个个争先,你追我赶,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不甘落后于他人;对集体而言是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在任何一项赛事或可比项目上,都想超过其他班级,大家都有一种高度的集体荣誉感。

由于经常开展竞赛活动,学生们逐步形成了拼搏进取、不折不挠、积极求胜、团结合作、不骄不躁的良好心理品质。

三、 竞争挖掘了学生的潜能

学生在参与竞争中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取决于他们竞争能力的强弱。竞争能力是学生一种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但这种能力存在着个体差异。作为教师应注意培养和挖掘每一位小学生的竞争潜能。

1. 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除了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课本教学的主要作用,还应引导学生在竞争中展示才能。为此,我们常常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开展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如辩论竞赛、作文竞赛、演讲竞赛、讲故事竞赛、查字典竞赛,以及竞猜、竞唱、竞画、竞书等活动。这些竞赛活动不仅深受学生的欢迎 ,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各显所能、各尽所长,在活动中,无论是先进生,还是后进生,他们都施展开自己浑身解数,大家你追我赶,积极求胜。通过活动,使学生在竞赛中积极发挥了自己的潜在能力。比如在“寻根识字”、“看图说诗”的教学中,训练的是口语交际的表达能力,提高的却是观察、想象、思维、记忆、表达能力,这即是智力的五项指标。

2. 设计多种多样的竞赛方式。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要想增强某一策略的长效性,就要保持“陌生化效应”。因此,竞赛的方式也应不断变化,可以是多极目标推进式,可以是单一目标达成式,可以是个体对决式,可以是团队pk式,可以是挑战式,还可以是推荐式等等。多种多样的竞赛方式不仅使学生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水平,而且更加明确了自身的个人价值,从而树立自信心。

3. 创造五花八门的竞赛奖惩。有竞赛,就有输赢。赢了和输了,都要有所交待,学生不可能赌钱,但他们有自己的游戏规则,如刮鼻子、挠痒痒、吃水果、洗红领巾、擦桌子、献歌、赠送小制作、喊口号……这些奖惩来源于学生自己的生活和创造,有了输赢后的趣味奖惩,竞争游戏才得以弥久保鲜。

实践证明,积极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小组赛时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连“田忌赛马”的方法都用上了。奥林匹克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有一个同学将其改为“更快、更多、更好”,作为我们积累竞赛活动的口号。

万丈高楼平地起,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只有把好学生的语言原始积累关,才能奠定好“教育要解决人的发展”这一宏伟目标的根基。而运用竞争策略,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主动积累的热情,促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水平,不断进取,打好人生的底色,将来才能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

(作者单位:南京晓庄学院第一实验小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