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茶文化

 陋室书屋2 2017-07-10

陆羽花了二十年功夫写成了《茶经》一书,堪与“五经”比美。在《茶经》中汲取儒、道、佛、墨(非攻、兼爱)文化精神,行万里路,破万卷书。书中记载: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茶之器、茶之煮、茶之饮、茶之事、茶之出、茶之略、茶之图。  【摄影338】朋友,请品茶!

    茶作为饮料,在我国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由于喝茶经济实惠,不仅养生保健,还有治病防病作用。正如古人所说:“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 所以,远古时代,茶就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人们宁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常言道,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人们日常生活必须品。

    唐朝时期出了贺知章、李白等饮酒的诗人,饮酒诗一时间光璨夺目,独卢仝好茶出名,他的“七碗茶”诗真是品茶绝句:“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卢仝的号)乘此清风欲归去。” 如今,以此诗作为茶叶包装的广告依然随处可见,古人的一首诗要为现代厂家赚来多少白花花的银子,并填补多少代茶文化的空白啊!卢仝七饮成仙,皎然则三饮得道,也是达到常人难以比肩的体会高度,他的“饮茶歌”诗句自然妙不可言:“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云云,其品味如此深邃,岂是一个“痴”字了得!【摄影338】朋友,请品茶!田园诗人韦应物在《喜园中茶生》在品茶喻志方面也是当仁不让,你看:“性洁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聊因理郡余,率尔植荒园。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茶叶在他的眼中简直就是性情高洁的谦谦君子,这不能不让人想起屈原的《橘颂》、周敦颐的《爱莲说》,至此,茶赋予中国文人的精神寄托可谓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
解读古人,发现中国人不独是食不厌精的,喝茶何尝不是如此呢?《红楼梦》中的饮茶高手妙玉就有“一杯为品,二杯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驴了”的惊人语,照我们现代人看来,收集陈年的雨水留着招待客人已经是奇闻了,还有把5年前梅花上的雪收藏起来冲茶喝的奇事,更是令人匪夷所思了,岂不让我们许多在南方没有见过雪的人徒生无限感慨。【摄影338】朋友,请品茶!历史一页一页地变黄,中国的文人一代又一代地崛起,嗜好茶叶的传统情结也是薪火相传。唐人讲究饮茶的阴阳调和,藉以修身养性。宋人追求喝茶的中淡简洁,偏向于韵高致静的格调。明清以降,则崇尚独啜神游、聚饮雅趣二者兼而有之。当西方文艺复兴名家辈出的时候,东方的明朝出了一个狂人水墨画家徐渭,世人知道他书画精妙绝伦,却不知道他对茶情有独钟,他说:“茶宜精舍,云林,竹灶,幽人雅士,寒宵兀坐,松月下,花鸟间,清白石,绿藓苍苔,素手汲泉,红妆扫雪,船兴吹火,竹里飘烟。”看来,他的天赋异禀的艺术灵感自然从饮茶中得益不少,有兴趣的现代人不妨找个僻静的所在,拿来徐文长的画册,沏上一杯新茶,玩味再三,发一番思古悠叹,何等情趣。

老舍茶馆(图片)

云雾恋青山,青山出好茶。
  有品质的好茶,必定生长在雾多的地方。普安县万亩茶场,海拔在800--1300米之间,气温适中,具有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温暖湿润气候的特点,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富锌富硒,有经常下雾,并且远离工厂与城市污染源,适为理想的天然绿色茶园的发展宝地。【摄影338】朋友,请品茶!

    普安万母茶场自始建以来,已历经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建成茶园成林面积12800亩,幼林300亩,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方式,产供销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部分茶园由农户承包种植,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广大农户通过种茶,由温饱奔向小康,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由于集中连片种茶,是水土流失得到遏制,空气净化,水清山秀,风正气顺,为当地人民的安居乐业创造了一个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
  普安茶场生产的茶叶,玉蕊一枪称绝品,飘香浓郁,鲜醇回甜。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凝松带雨,悖鞚生烟翠,煮上一壶,汤色碧绿明亮,香飘四溢。唯忧碧粉散,第二天茶汤亦不变色,多次冲泡,反而茶色犹浓,和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尝见绿花生。普安之茶,富含多种微量元素,不但具有减肥健美,防癌利尿,清热解暑,醒脑益智,暖胃理气,解胀醒酒等功效,还可用以待客,有朋自远方来,摆上几个精致的杯子,享受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挽一瓯茶的愉悦。作为茶中珍品。伸手大众欢迎。普安之茶,引进优良品种,采摘鲜嫩牙叶为原料,经科学精心加工制作而成。品牌优多,诸如普天,细寨银针,细寨雪芽,雪峰茗茶等优质品牌已分年获奖。
  为使普安茶场在新的世纪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普安县按照“四化一基础”的发展战略,借用三月三这古老的传统节日,举办了采茶节活动,突出科学发展观,和谐发展的主题,集中展示全县民族风情特色和生态魅力,依托茶资源,以茶为媒,以茶会友,让客人品味香茗,坐饮香茶爱此山,感受风情,道旁停车不忍去,观望野泉烟火白云间,聆听清溪流水暮潺潺。吸引更多有识之士关注普安,做大做强普安的茶产业,使北盘江的这颗明珠更加夺目璀璨,耀眼辉煌。【摄影338】朋友,请品茶!  跨过季节的门槛,与春风一道深入江西坡镇的坡坡岭岭,远听采茶女的歌声在崇山峻岭间回荡,近观采茶女的玉指在碧绿叶尖上来回穿梭。普安茶场,民风淳朴,人民勤劳,青山依依,流水淙淙。真是山美水美人更美,地优歌优茶更优。
  守住一杯微苦的香茗,心中亦不忘普安之茶。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心灵独处,品味人生,茗中可遇真风景,传苦留香润圣贤,亦可领悟苦尽甘来的欣喜。

老舍茶馆(图片)

  发展茶文化不仅有利于经济建设,还有利于促进地方文化建设,增进社会安定,家庭和谐,睦邻友好,增进人民的身心健康。茶叶种植业的发展,有利于环境建设,相信,未来的普安万母茶场,山更青,水更绿,茶更香。

   茶,就是文化,弥散着浓郁深厚的文化芬芳,让我们静谧陶醉,让我们清洁高尚 茶的30个基本常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