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漆与器之交融,古与今之承接

 憨痴呆 2017-07-10

漆,古字为“桼”,属象形文字

上为“木”,下为“水”

而中间左右各一撇则代表在漆树上划刀的痕迹

漆液顺着刀口流出,为天然生漆

生漆又叫国漆、大漆

有别于现代的化工涂料

生漆是一种天然、无毒、环保的材料

漆与器之交融,古与今之承接

而智慧的国人祖先在发现了生漆之后

便将其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生活器皿之上

将原本的日用品升华成了艺术品

漆与器之交融,古与今之承接

“漆之为用也,始于书竹简

而舜作食器,黑漆之

禹作祭器,黑漆其外,朱画其内”

这一历史记载

印证了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和使用大漆最早的国家

漆与器之交融,古与今之承接

而与漆进行结合的胎体种类并不单一

木胎、竹胎、陶胎、金属胎等均可以作为底胎

目前国内多为木胎、金属胎与陶胎

漆与器之交融,古与今之承接

朱漆木碗(木胎)

漆与器之交融,古与今之承接

云纹漆鼎(金属胎)

漆与器之交融,古与今之承接

黑漆描金菊花壶(陶胎)

下面再来简单说说大漆的几大工艺技法

No.1 描金

漆与器之交融,古与今之承接

在漆器表面,用金色描绘花纹的装饰方法

描金在黑漆地上为最常见

其次是朱色地或紫色地

也有把描金称做“描金银漆装饰法”

No.2 填漆

漆与器之交融,古与今之承接

《遵生八笺》:“宣德有填漆器皿

以五彩稠漆堆成花色,磨平如画”

填漆刻成花鸟,彩填稠漆,磨平如画

这种堆刻后填彩磨显出花纹来的髹饰技法

称之为“填漆”

No.3 螺钿

漆与器之交融,古与今之承接

亦作"螺填"、"螺甸"

是将贝壳薄片制成人物、鸟兽、花草等形象

后嵌在雕镂或髹漆器物上的装饰技法

No.4 金银平脱

漆与器之交融,古与今之承接

将金银薄片刻制成各种人物、鸟兽、花卉等纹样

用胶粘贴在打磨光滑的漆胎上

待干燥后

全面髹漆二三层再经研磨显出金银花纹

使花纹与漆底达到同样平度

再加推光则成为精美的平脱漆器

No.5 雕漆

漆与器之交融,古与今之承接

在堆起的平面漆胎剔刻花纹的技法

我国雕漆始于唐代

历史上以元代嘉兴西塘的最为著名

现代主要产地有北京、扬州、天水、徽州等

漆与器之交融,古与今之承接

雕漆大多用鲜明的朱漆

故又名“剔红”

雕漆常以木灰、金属为胎,用漆堆上

少则八九十层,多达一二百层

是待半干时描上画稿,施加雕刻的一种髹饰技法

一般以锦纹为地,花纹隐起

精丽华美而富有庄重感

No.6 斑漆

漆与器之交融,古与今之承接

斑漆是两晋南北朝漆饰的一种技法

古时用它作为车乘的装饰

此法因系用两种以上色漆

互相交错,呈现各种花纹

犹如动植物上面的斑纹而得名

No.7 戗金

漆与器之交融,古与今之承接

器物上既涂以漆,等干固后,再以针刻刺图样

然后用金屑撒于罅中使之平,称为戗金

撒银屑的,称为戗银

据说戗本古创字,俗读锵去声

是器物上饰金的方法

漆与器之交融,古与今之承接

古人有云:

生漆净如油,宝光照人头

摇起虎斑色,提起钓鱼钩

入木三分厚,光泽永长留

漆与器之交融,古与今之承接

大漆这门历经千年的工艺,是有生命感的

每一件刚完成的作品,宛如初生的婴儿

每一层漆都有一种不同的“苏醒”状态

时光穿梭,让每一件漆器都能历久弥新

始终焕发出永不衰竭的独特魅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