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普陀寺大悲殿的历史

 馱夫 2017-07-10


南普陀寺大悲殿的历史

2017-07-10 


  (1/70)南普陀寺,位于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南端,五老峰山下,是厦门市最大的佛教丛林寺院,也是著名的景点之一。南普陀寺地势坐北朝南,背依林木葱郁、奇石嶙峋、岩泉清冽、山峰挺拔秀丽的五老峰,南面大海,紧邻厦门大学,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碧海南天与俊秀的山林之间。寺宇巍峨,梵音缭绕,佛教文化气息浓厚,终日行人如流水,香客摩踵,是海内外佛教信徒朝拜的圣地。



  (2/70)千年古刹南普陀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始建于唐末五代,初称“泗洲院”。北宋僧文翠改建称“无尽岩”。到了明代初年,断臂和尚觉光得到早期迁徙鹭岛陈氏旺族的捐助,在无尽岩下开坡辟地扩建寺宇,由此更名“无尽岩”为“普照寺”。觉光和尚在地方官绅与广大信众的捐资下,还为普照寺购置大量田租产业。因此,在明永乐年间(1403—1424)普照寺已成为一座殿堂院舍完备,佛像法物齐全,住僧常达百余众,以及拥有田租作生活来源的大寺院。然而到了清初,由于驻守厦门岛的郑成功东征复台,清兵进岛,施行“迁界”,普照寺遂被夷为废墟。至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靖海候施琅平定台湾后驻镇厦门,才捐资修复普照寺院宇旧观,又特增建大悲阁供奉观音菩萨,据《华严经》载:“于此南方有山,名补怛洛迦,彼有菩萨,名观自在。”故更名“普照寺”为“南普陀寺”,并沿用至今。此后数百年来,经历代住持如渊、景峰、省己、喜参诸和尚多次重修扩建,至民国初年,南普陀寺已建成为三殿七堂俱全的禅寺格局,并为近代闽南最具规模的名刹。



  (3/70)清同治年间的南普陀寺地图,寺庙前有御碑亭,放生池尚未开挖,前方是演武场,有演武亭。外围是连着镇北关和炮台的白城。所谓白城就是白色的城墙。



  (4/70)民国时期1932年绘制的南普陀寺地图,已形成三殿七堂的格局。此时的厦门刚经历大规模市政建设,南普陀寺的外围也开辟了新马路。



  (5/70)今天的南普陀寺卫星地图,整座寺院气势宏伟,错落有序,已经成为驰名中外的名刹。下面这些照片来自全球不同国家,由不同时代的不同摄影师拍摄。


  (6/70)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以前的南普陀寺离城区有多远?当时厦门城在今天的新华路市公安局位置,距离南普陀寺大约四公里,要穿过外清山、镇南关乱葬岗、巡司顶,然后翻过蜂巢山才到达南普陀寺。图为1900年代从麒麟山拍摄镇南关乱葬岗间的小路,通过这条路延伸至远方的蜂巢山,直至南普陀寺。


  (7/70)著名摄影家圣朱利安·爱德华兹(Edwards.St.Julian)于1870年代拍摄的南普陀寺全景。从画面可见,寺庙周边是星罗密布的坟墓,埋葬了许多郑成功收复台湾时的阵亡士兵。


  (8/70)从演武场眺望南普陀寺,最前面的四个亭子是御碑亭,其次是前殿,最后一排的中间是大悲殿,左右两栋为钟楼和鼓楼。


  (9/70)从南普陀寺的南侧拍摄,寺庙内种植了许多参天大树,与周边的贫瘠形成强烈的冲击,也因此说明了寺庙的地位和悠久的历史。


  (10/70)这是早期的南普陀寺正门,由于寺院香火旺盛,香客络绎不绝,门前像个小集市,许多商贩在摆摊,卖烤红薯、面线和香纸及祭祀用品居多。当时的南普陀寺格局和今天不同,从前殿(左)进入后即是大悲殿,前殿的外面是御碑亭(右)。


  (11/70)南普陀寺前殿的正面照,从御碑亭拍摄,背后是五老峰,这座殿于民国年间被拆除重建。


  (12/70)前殿大门口,可见一尊弥勒佛,两边为四大天王。


  (13/70)御碑亭内的御碑,每块碑均以石龟为座,每座亭内两座,共8座,是乾隆五十三年的御制平台记功碑,刻有汉、满文字,记录了当时清朝派兵镇压台湾农民起义军庄大田、林爽文的记事。


  (14/70)前殿的两侧,各有两尊护法神,分别为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每尊有一人多高,为闽南漆线雕工艺。


  (15/70)殿后,背对着弥勒佛的是韦驮菩萨,头戴金盔、身裹甲胄,右手覆掌降魔金钢杵,威风凛凛地注视着大雄宝殿,为大殿护法。1908年美舰队士兵在此留影,右侧的一位士兵则是大清的新军。


  (16/70)穿过前殿,就是一个院子,尽头是当时出镜率最高的大悲殿,共22级台阶,内供奉观音菩萨。


  (17/70)大悲殿是清代南普陀寺最重要的部分,其造型精美独特,雄伟宏丽,建造时没有使用一根铁钉。当时,来厦门的人必去大悲殿留影。


  (18/70)大悲殿的八根龙柱,又称“蟠龙柱”,指的是未升天的龙,所以盘绕在柱子上。 不但可以壮观瞻,龙身翻腾跃舞,更有欢迎访客之意。


  (19/70)大悲殿为南普陀寺的主殿,为清代施琅所建,内供奉观世音菩萨,两边有护法。


  (20/70)1908年美国大白舰队某炮舰舰长从南洋请来的玉佛坐像,赠送给南普陀寺,敬奉在大悲殿供养。


  (21/70)清代的最佳留影场所,可以同时容纳上百人。图为1900年代,德国水兵在大悲殿留影。


  (22/70)1908年美国大白舰队访问中国,清政府选址厦门演武场设宴接待。图为贝勒爷毓朗和美国领事及美舰队官兵在大悲殿的珍贵留影。


  (23/70)从钟楼拍摄大悲殿,一群德国水兵正在殿前留影。当时的大悲殿为南普陀寺的主殿,它独一无二的造型赢得了洋人的青睐,也让大悲殿透过洋人的镜头,制作成明信片、照片流向世界各地。


  (24/70)从鼓楼拍摄大悲殿,鼓楼和钟楼相对称,在位于大悲殿的前方两侧。


  (25/70)这两张是清代不同时期的大悲殿,能看出它的不同之处吗?


  (26/70)这张为1885年以前的老照片,可以看到牌匾上写着“法雨频施”。


  (27/70)1885年后的大悲殿,牌匾字更改为“鹭屿灵区”。


  (28/70)再来看看1885年前大悲殿屋顶的瓷雕剪粘,中央是一座宝塔。


  (29/70)1885年后,屋顶的瓷雕剪粘发生了很大变化,宝塔消失了。


  (30/70)1908年,美国大白舰队访问厦门,清政府不惜重金在演武场上搭建彩楼安装电灯,还把南普陀寺修葺一新,在御碑亭外修了一道白墙,大悲殿也进行了修葺。


  (31/70)1908年,美舰士兵参观正在修葺的南普陀寺前殿。


  (32/70)1908年,为了迎接美舰,清政府还特地新建了放生池,不远处是演武场上为迎接美舰的彩楼。


  (33/70)1918年,汕头南澳大地震,把南普陀寺御碑亭的屋顶、御碑震塌了(左上)。图为当年的《东方杂志》关于南澳地震的插图。


  (34/70)此图可见御碑已经和石龟分离,背景为南普陀寺的鼓楼。至今,石龟仍然保存在南普陀寺内。


  (35/70)1925年,太虚大师筹款修建了大雄宝殿和天王宝殿,因供奉四大天王,故称天王宝殿。大雄宝殿所在的位置则为清时的前殿,而原来前殿供奉的四大天王、弥勒佛、韦驮菩萨则移至天王宝殿。


  (36/70)自从1925年南普陀寺经过大规模扩建修缮后,很快就成为了著名的佛教圣地,吸引了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


  (37/70)当时的南普陀寺和厦大只隔着一片农田,主要种植地瓜、玉米等农作物。


  (38/70)从放生池拍摄南普陀寺全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天王宝殿。


  (39/70)天王宝殿的大门,右侧为闽南佛学院的牌子。在天王宝殿弥勒佛的供台上方写着龙华三会。《佛说弥勒下生经》云:“尔时弥勒佛于华林园,其园纵广一百由旬,大众满中,初会说法,九十六亿人得阿罗汉;第二大会说法,九十四亿人得阿罗汉;第三大会说法,九十二亿人得阿罗汉。”这就是佛教的“龙华三会”之由来。


  (40/70)1924年拍摄的天王宝殿正中央的弥勒佛。


  (41/70)民国时期的四大天王像,漆线雕工艺,高约4米,之前的四大天王均在1918年的南澳大地震中损毁。


  (42/70)天王宝殿后的两侧是钟楼和鼓楼,两者建筑风格一致,是1921年转逢和尚任南普陀寺方丈时募建的。南普陀寺后的五老峰有东西两座山峰,有钟鼓两山,钟山上有一石头,悬在峰顶,状如古钟,旁边有一石头,似钟锤横架;在鼓山上,旁边有两块大石头如鼓槌并悬,作击鼓之状。钟鼓山和钟鼓楼,两两相对,奇趣天成,成为南普陀寺的天然标志。


  (43/70)民国时期的大雄宝殿,当时又称为前殿,为清代时期的前殿位置。上方悬“妙相莊严”匾额,供奉三世尊佛。


  (44/70)1928年,大悲殿因香炉着火殃及,这座风靡全球的建筑被焚毁。1930年,太虚大师集资重建大悲殿,仍以木结构为主。


  (45/70)大悲殿重建后,原本供奉的玉佛观音换成了千手观音。


  (46/70)1936年蒋以德居士捐资兴建的藏经阁。藏经阁为二层小楼,楼下为法堂,楼上为玉佛宝殿。


  (47/70)创办于1925年的闽南佛学院,是一所久负盛名的佛教高等学府,位于南普陀寺内。图为佛学院校舍,在抗战爆发后被日军飞机炸毁。


  (48/70)闽南佛学院的讲堂,在抗战爆发后被日军飞机炸毁。


  (49/70)1934年春,为整顿闽院学风,改进教学,弘一大师应邀前来,创办了佛教养正院,培养学生的僧格、僧德。一时使闽南佛学院精英荟萃,高僧辈出,为海内佛教界造就了众多优秀僧才。图为1936年弘一大师与持非时食戒同仁于大悲殿留影。


  (50/70)原本南普陀寺五老峰的路没有石阶,在1930年代以前,很少人登高五老峰。1933年开始,南普陀寺通往五老峰的路开始铺石板。图为1934年五老峰正在铺路,背景是国民革命军第19路军爱国将领蔡廷锴手书的“大好河山”石刻。


  (51/70)南普陀寺后的“佛”字,刻于1905年,粗狂豪放雄健有力。图为民国时期一位穿着旗袍的女子在佛字岩前留影。


  (52/70)南普陀寺是厦大学生课间时间必去的地方。图为1932年,一群即将毕业的厦大学生在大悲殿前留影。


  (53/70)1930年代后,南普陀寺基本已形成三殿七堂的格局,由于厦门是当时国际知名的重要口岸,南普陀寺也因此成为当时闽南地区和南洋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寺庙,香火旺盛,寺庙前人群熙熙攘攘,黄包车夫成群在放生池前候客。然而,好景不长,1938年5月10日日军来了……


  (54/70)这张照片是1938年5月10日厦门沦陷时,英国水兵从鼓浪屿的海边拍摄,可见蜂巢山后的南普陀寺和电灯公司后面的厦大遭日军飞机轰炸的情形。


  (55/70)沦陷后不久,在五老峰拍摄的南普陀寺、厦大全景,画面中可见生物学院已经被日军飞机炸缺了一角。


  (56/70)这是解放初期很少见的南普陀寺彩色照片。图为1950年代末的南普陀寺全景,从后蜂巢山拍摄,远处是厦大,建南大礼堂已经建成。


  (57/70)南普陀寺正面,天王殿,那时这儿还不叫市区。


  (58/70)50年代的大雄宝殿,由于民众的信仰在发生改变,所以当时来寺庙的人并不多。


  (59/70)50年代的大悲殿,和民国相比,唯一的变化就是两边的树木变得更加茂盛了。1962年,大悲殿主体改用钢筋水泥,保持木结构斗拱。


  (60/70)50年代的藏经阁背影,南普陀寺格局对称,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在中轴线上一字排开,两边为钟楼、鼓楼。


  (61/70)文革期间的南普陀寺,当时已经作为五金电器厂,可以看到原本“天王宝殿”的牌子已经被摘除了,寺庙的许多刻字也被抹涂掉。


  (62/70)文化大革命后,1976年成立“南普陀寺管理处”,在妙湛老和尚的努力下逐步恢复寺院。1981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笔题写“天王殿”匾额。


  (63/70)改革开放后,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恢复,1985年5月17日上午,中辍48年之久的闽南佛学院,在厦门南普陀寺举行复办开学典礼,师生在大雄宝殿前留影。


  (64/70)南普陀寺法务活动,此时的厦门各寺院都陆续开放。


  (65/70)文革后,国家落实宗教政策,政府重视寺院复建。80年代初期,大悲殿已香火鼎盛,朝拜的民众络绎不绝。


  (66/70)大雄宝殿现在是整个寺院的中心,具有典型的闽南佛殿的特色,大殿正中供奉三世尊佛。


  (67/70)那时,南普陀寺游客还不多,能看到小孩子随处奔跑的身影,能听到浓浓的闽南乡音。图为藏经阁前的孩童。


  (68/70)随着文革的结束,这座尘封已久的佛教圣地已重新焕发光彩。图为1984年佛字岩前上香朝拜的民众。


  (69/70)今日的南普陀寺,是游客众多的古刹之一,每逢节假日,数万信众游客来寺参观朝拜。


  (70/70)今日的大悲殿,前往朝拜的信众游客络绎不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