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弥漫性轴索损伤” 的诊断要点及特别提醒~~~

 昵称6838477 2017-07-10


弥漫性轴索损伤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 DAI)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弥漫性皮质下白质及深部脑实质的损伤,也称弥漫性剪切伤,为旋转暴力伤所致。病理学特点包括轴索断裂与回缩球形成、轴浆流中断、病变轴索远侧Wallerian变性,局部神经细胞肿胀及水肿、灶性出血。临床特点主要是意识障碍、植物状态等,颅内压监测显示颅内压升高。CT所见与临床表现“不相称”。本病预后不良。影像学方面,MRI是其首选诊断手段,CT对本病敏感度欠佳。


【诊断要点】

1.好发部位如图1A、B。

2.弥漫性脑肿胀,脑沟变浅、灰白质界面不清(图1C、D)。

3.多发脑实质,尤其是深部脑实质的低密度灶,好发于灰白质交界,呈椭圆形,最大径1.5cm,以额颞叶皮质下、胼胝体、放射冠、内囊多见,其次为顶枕叶与小脑。

4.病变内灶性出血(图1C、D),以及胼胝体、脑室内出血。

5.常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其他脑内及脑外的外伤性病变。

【特别提醒】

1.CT可为阴性或见轻度脑肿胀征象,可漏诊较小及接近颅底、脑干的病变。

2.外伤48?72h后CT表现逐渐明显。

3.幸存者常遗留弥漫性脑萎缩及灶性脑软化。

4.MRI是本病最敏感的影像学技术,对深部脑实质病变的敏感度是CT的2倍以上,尤其有助于显示< 5mm的病变及灶性出血,最佳检查序列为t2-flair、="">

图1弥漫性轴索损伤(DAI)

A、B.线图示DAI病变好发于幕上脑皮质下、基底节、胼胝体、导水管周围灰质及小脑边缘。C、D.男,33岁。 DAI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及右额区少量硬膜下积液。右侧丘 脑、中脑、左颞叶、两侧额叶多发低密度灶及结节状高密度影(C. 3个白箭;D. 2个白箭),胼胝体见类似病变(未列出),四叠体池高密度影(C.白箭头)。脑室、脑沟裂变浅。右额区内板下少许条状水样密度影(硬膜下积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