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定明代“兴州”移民之谜?【2】

 moto9977 2017-07-10

(二)所谓“兴州”移民应来自北口外“小兴州”

既然明初保定大量的移民不可能来自山西的兴县,那么民间盛传的“根源”小兴州又在哪里呢?许多史料证明,“小兴州”确有其地,然不在山西,而在今河北省承德市的滦平县。《钦定热河志》卷九十七载:“宜兴故城在滦平县西北七十五里。金初为兴华县之白檀镇,泰和三年置宜兴县,属兴州。元初因之。致和元年升为宜兴州,以旧有兴州,故俗称小兴州。明初改置宜兴守御千户所。永乐初废。今其地有令利塔,拉川,俗亦称为兴州河,迤南三里为小城子,盖宜兴故城址也。” 康熙朝《畿辅通志》卷二十一载:“滦河……东南流古北口边外小兴州。” 《方舆纪要》载:“城西为新营,口外三十五里为青沙岭,又五十四里即小兴州,其东即古北口。”《潜邱剳记》卷三载:“古北口外旧有小兴州、大兴州、宜兴、凤州等处。宋苏辙《古北道中》诗:‘乱山环合疑无路,小径萦回常傍溪。仿佛梦中寻蜀道,兴州古谷凤州西。’明初隶版图,永乐中弃大宁,沦沙漠矣。”

十分巧合的是,这里不仅有名副其实的“小兴州”,而且明初小兴州军民还“倾巢而出”地迁徙到了保定一带。与山西移民不同的是,小兴州移民是属于“卫所”移民的范畴。据《明史兵志》记载:在古北口外 设大宁都司,辖大宁前、后、左、右、中五卫及会州卫、营州中护卫 、兴州中护卫。当时的小兴州在大宁都司的管辖范围。《明史》卷六载:(永乐元年一月)“壬午,改北平行都司为大宁都司,徙保定,始以大宁地畀乌梁海。” 《明史》卷九十载:“永乐元年,罢北平都司,设留守行后军都督府,迁大宁都司于保定。” 《明史》卷四十载:“北平行都指挥使司 本大宁都指挥使司,洪武二十年九月置。治大宁卫。二十一年七月更名。领卫十。永乐元年三月复故名,侨治保定府,而其地遂虚。”当时的卫所迁移是军民一起悉数迁移的,以致“其地遂虚”。大宁都司内迁之后约五十年,这里仍是一片荒原,无人居住。景泰四年(1453)“三卫乞居大废城,不许。令去塞二百里外居住。”(《明史》卷四十)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明成祖朱棣要放弃大宁卫所,将口外广袤的土地留给鞑靼、瓦剌呢?对此,史学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传统的说法是由于外围据点远离内陆,无民人居住,一旦蒙古入侵,难以固守,故而退据长城为守。还有史家认为,朱棣为报答争夺皇位有功而将大宁都司的土地给兀良哈三卫。复旦大学史地所邹逸麟教授则认为:“15世纪初诸卫内迁的根本原因是北边地区气候转寒、环境恶化造成的。”(邹逸麟《明清时期北部农牧过渡带的推移和气候寒暖变化》)但无论是什么原因使大宁都司内迁,其迁移保定却是不争的事实。而小兴州的百姓也随同卫所的迁移而移徙到保定附近的各个县乡。清同治十二年《清苑县志》也明确地记载了这一事件:“明永乐初,迁大宁等卫军实内陆,故旧家多自北口外小兴州而来我。”

明清时期许多名人的文集、碑记对此也有许多记述。明杨继盛《杨忠愍集》卷三《自著年谱》称:“予家原口外小兴州人,国初被寇患,徙入内陆,远祖之在小兴州者不可考。祖杨百源徙保定府容城县。”明卢象升撰《鹿善继传》载:“公讳善继,字伯顺,人称之为乾岳先生。永乐初自小兴州徙于定兴。”明朝汤斌撰《樊梦斗传》载:“樊梦斗,字北一,号文成。崇祯壬午乡贡廷试第二人……其先小兴州人。明成祖时奉诏迁文安,遂为文安人。”明孙承宗撰《陕西按察使邢公墓志》载:“公邢姓,讳云路,字士登,号泽宇,世为安肃龙山里人,其自小兴州来者。”清康熙朝大学士魏裔介撰《斗山高先生传》载:“高三位,保定之新安人也。其先自小兴州徙畿内者讳鹏举。”清康熙朝大学士陈廷敬撰《通议大夫詹事府少詹事加詹事府詹事定斋崔公墓碑》载:“公讳蔚林,学者称为定斋先生,其上世小兴州人,明初徙保定之新安。”以上史料撰书者及所涉人物,均为明朝末年及清朝初年名流,比之民间传说与清末民初纂修的族谱更为真实可靠。

(三)结语

由于山西移民影响的广泛深入,难免传闻与史实混杂乃至相悖。明初迁徙到保定一带的移民应该不少,但至今能见到的有价值的史料不多。对保定移民史的研究毕竟不能凭借感情与传闻。如果我们说,明初保定大量的移民来自北口外,可能仍缺乏证据。然而据以上史料分析,民间传闻或族谱、碑铭记载的所谓“山西小兴州”移民只能是两种情况:其一,本是山西移民,而其“兴州”有误。其二,本是口外小兴州移民,而其山西有误。当然,如果能确定是来自小兴州移民的,那么其“根”就应该是今河北省的滦平县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