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王懷隱在《太平聖惠方》中記載:一使者赴河西公幹,見一烏髮紅顔少婦,手持竹竿追打一位年齡80-90岁的老翁。使者心中不平,責問為何以下犯上。少婦解釋:“我在管教曾孫。”使者驚奇,追問少婦年齡。少婦答道:“我今年372歲。我的這個曾孫不遵祖傳養生之道,沒有常年吃枸杞仙果,還不到90歲,就長成這個樣子,步履艱難,滿頭白髮。有辱祖宗,當受懲戒。” 枸杞的“枸”字指草本和卑賤,“杞”字指灌木。二者相合是說:枸杞是地位卑賤的植物。 聖人老子先師講:高以下為基,貴以賤為本。貴重之物偶爾用,卑賤之物經常用。枸杞即是這樣卑賤的食品,偶爾吃如同在地基上放幾塊磚,無關緊要;如果有序地天天築基,可蓋高樓大廈。 最正宗的枸杞產自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枸杞之鄉”的寧夏中寧縣,中寧縣地處內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過渡帶,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有效積溫高。正是這獨特的時空環境,產生了世界上唯一的枸杞。 中寧枸杞的外觀:一是橢圓扁長而不圓,形長而不瘦;二是果臍白色明顯;三是顏色暗紅或紫紅;四是不結塊,即使壓成塊,失壓後立即散開。 中寧枸杞下水不易沉,上浮率高;皮薄肉厚,口感醇正甘甜,微苦澀;若開啟密封包裝有特殊純香氣味。 李時珍先師所著《本草綱目》,把中寧枸杞譽為上品:“全國入藥杞子,皆寧產也。” 中國北方地區皆可種植枸杞,藥性卻各不相同。不法商人將外地枸杞運往寧夏中寧,魚目混珠以賣高價,需要提防。 枸杞春養肝血,夏養心血,秋養肺血,冬養腎血,四季養脾胃血。血為氣之母,血足氣足,氣血貫注百脈,生機勃勃。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枸杞性平,隨順陰陽。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午前食溫補食物,枸杞隨順其養陽;午後食養陰食物,枸杞隨順其養陰。 中寧枸杞有多種吃法: 一是口含法。含於口中,待口中酶液將其泡軟時,仔細嚼成瓊漿,徐徐咽下。 春天含三粒養肝,夏天含两粒養心,秋天含四粒養肺,冬天含一粒養腎。如無不適,日內可含多次。 二是泡水法。取十粒泡於滾水之中,可養脾血。脾養肉氣,健康十一臟腑,乃至肌肉百脈。 三是煮粥法。每天煮粥放入十粒,健脾和胃,滋養身心百脈。 枸杞養生,在于經常不斷。如同拾米,一天一粒,幾年下來,即使百歲老人也会裝滿米袋。天下之事,以小見大,以久知真。真人真知,非仁不知。皆在自性本善之中。 大道養生堂劉承恩中醫師寫于 2017年7月10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