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拒绝塑造的母亲

 GXF360 2017-07-11
一位拒绝塑造的母亲

一位拒绝塑造的母亲

@陈心怡

我在十几亿的中国人口中很普通城市司空见惯三口之家中的女性角色,都市企业里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但就在这普通之下,我也担负着为人母的重任。对于我女儿来说,我是她人生现阶段的避风港,也是在黑夜里为她指明道路的灯塔。孩子不能被骄纵,但也不能失去引导。尤其在她才刚撑起风帆的时候,我更要在后方助她一臂之力。

今年女儿刚满七岁,已经到了入学的年纪。我和丈夫迫切面临着择校问题。参考了多方意见后,我们选定了四所学校,并一一进行了实地考察。

在第一所学校,我看见一个因考试不及格而被家长打了一耳光的孩子。他一直在家长的骂声中瑟缩着抽泣,而不敢放声大哭。也许考这个分数并不是他的本意,一场考试并不能说明一切。但老师之所以请家长,而家长又之所以这么愤怒,无非是觉得这个不及格宣示了一场失败—— 他们成人世界的失败,或教学失败,或面子问题。很多成人忽略了作为主体的孩子的心酸,他们只看到了自己,看到了社会对他们的塑造。

第二所学校的老师很热情,特意在教学楼门口等我们,之后领着我们上楼。但她还有一个家长没接待完—— 一个考试刚及格孩子的家长。我和丈夫目睹了整个谈话过程。

谈话过程中老师的话语中虽有鼓励成分,却总也绕不开那个鲜红的“61”分。家长也显得很惶恐,对老师的提议连连称是。我听到那个孩子的时间表,周一到周五的晚上全用来补课,周末还排满了兴趣班,没有一点儿喘息。可即便这样,他母亲仍然认为,他“被鼓励”得不够,还要再加把火。

我记得那孩子出门的模样,身子忸怩成一团,像一根被压弯的苇草,手里捏着那张刚及格的卷子,头始终垂着,像压着千斤的秤砣般抬不起来。

我不知道他会有什么样的眼神。但想来这种沉重期望编织的枷锁欺压下的眼睛,也难得清澈吧。

第三所学校以其贵族教育和高升学率著称。办公室内气氛压抑,一个男教师正在教训学生:“模拟考次次98!说明什么?说明你学习不踏实!”旁边的学生,面黄肌瘦,头发稀疏发黄,似乎营养不良。此时听着老师严厉的训诫,整个人瑟瑟发抖,大气不敢出一声。

“像你这种成绩,排名肯定是倒数!回去好好反思一下!叫你爸妈晚上回电话给我。再这么退步,考重点没希望了!”

学生从办公室里出来的时候显得非常匆忙,差点撞到我们。可他也没时间打量我们,更别提说一声“对不起”。毕竟,更重要的还是未来啊。

我和丈夫面面相觑,一时无言以对。

在最后一所学校,我看到了最不可理解但也是最惊心的一幕:一个为孩子次次考试满分欣喜不已的家长,身边站着一个表情木然而深隐不屑的孩子。

“是我对教育的关注太少了吗?”我质问自己。早就听说竞争激烈,但却没想到是如此局面。

我不认为我看到的是教育,这根本是一个标准流水线的加工工厂。社会提供了唯一的模型标准,所有的孩子被按照这个模型,磨去棱角,打造成“合乎标准”的产品,被塑造得“千人一面”,没有快乐,不允许忧愁,只有标准。

记得之前看到“千城一面”的新闻。按照哲学的说法,失去个性的共性是没有存在意义的。然而没想到这种“瘟疫”蔓延得这么快,已经开始侵蚀人类社会。

回家路上,我做出了决定。我可能不是第一个拒绝传统教育模式的母亲,我也知道要实践这个决定的困难度。但我明白,女儿如果想要那种真正的未来,此刻我就必须拒绝走这条塑造之路。

(★陈心怡,写作者,曾获得2016年“青年访谈杯”全国大学生文学写作大赛散文组三等奖。)

看见:

深陷其中的考生,可能很难云淡风轻地面对写作,因为他必须考虑到一个好分数。但越是紧张,越有压力,结果反而不尽如人意。上面的三篇下水文字,也许文笔不是最好的,但他们的思考是值得借鉴的。

鄢文龙教授的下水文,采用的反向思维,将局限的命题拓宽至一种对独立思考的追求,让文章有了质感。陈心怡的巧妙则在于,知道自己不擅长写作议论文,而直接定位写一篇好的记叙文。正如她文中关注的人,不是学生本人,而是一个局外人,一个即将成为学生家长的母亲,这样一来,从角度上,就胜人一筹,新意乍现。

以上,只是我们在抛砖引玉,但愿高考作文这块奶酪能有新的口味,也带动即将面对高考的你能动起手和脑,不畏惧,勇面对,以信心享受这段写作旅程。

(肖 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