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属于我国四大菜系之一,调味多变,善用麻辣,因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风味深受消费者欢迎。近年来,随着餐饮和消费的升级,川菜在全国市场表现活跃,也带动了川菜调味品的快速发展。那么,川菜调味品都有哪些种类和作用呢?现状如何?又有哪些发展趋势? 川菜调味品产业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为: 首先,川菜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川菜调味品的迅速发展。作为最具特色的川菜调味品,郫县豆瓣年产量早已突破百亿元,政府现已提出打造郫县豆瓣千亿产值的宏伟目标。四川泡菜年销量约400亿元,在国内泡菜市场总销量的比例高达70%。2016年,千禾味业登陆A股市场,市值超过60亿元。作为我国川调第一股,千禾味业将逐步由区域性龙头向全国性品牌发展。 第二,与菜品充分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川菜调味品。现在的川菜调味品,是餐桌上的菜品与工业化商品的有机结合,很多产品开始走去厨师化或者是后厨标准化的路线,跟传统的川菜完美结合,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川菜调味品,如酸菜鱼调料、回锅肉调料、麻婆豆腐调料、麻辣香锅调料等。 第三,调味品产业良性的增长和盈利能力,吸引了众多企业进入。有人说川菜调味品是一块待开发的处女地,相较于国内发达地区的调味品企业,川菜调味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很多机会,吸引了国内的一些行业巨头,如中粮、新希望集团等,以及一些川内知名餐饮企业涉足。 与此同时,川菜调味品还面临两大问题: 一方面,行业集中度不高,缺乏全国性的品牌。川菜调味品行业呈现分散、杂乱等现象,行业集中度不高。另外,四川的调味品企业产值普遍不高,缺乏像海天、李锦记、太太乐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龙头企业。 另一方面,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缺乏高端产品。川菜调味品以大众化、中低端产品为主,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国内调味品行业巨头海天、李锦记、太太乐等企业纷纷加大中高端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四川调味品企业在这方面已被拉开了差距。 川菜调味品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安全化。食品安全是调味品行业的底线,随着消费升级,越来越多的调味品开始选用天然、优质、安全的原材料。与此同时,设备和技术的升级也将消除传统工艺中的安全隐患,而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可确保产品的储藏品质。 第二,标准化。西餐如肯德基、麦当劳等,之所以能开到全球任何地方,就是因为它的产品、菜品达到了标准化。川菜调味品要走向市场、走向全国乃至世界,标准化路线是必须的。国家的品牌战略当中,标准化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各个地方政府都有标准化的研究机构、标准化研究院,专门研究食品工业、调味品产业在内的各种制造业的标准化。 第三,功能化。通过研究发现,很多调味品不仅赋予菜品、食品美味,同时还具备很多的特色功能,如花椒有去腥、除湿、抑菌、抗氧化的作用,辣椒除了能赋予食品很鲜艳的色泽,也富含维生素等。未来,调味品研制要从原料营养和食疗功效等方面着手,实现其功能化。 第四,复合型(便捷化)。复合型调味品,具备以下特点:使用便捷,节省消费者或厨师配料调味时间;风味更独特,既能满足定制化、个性化的需求,也能实现标准化、统一化;易实现风味的创新,从而推动餐饮菜品和食品加工产品的创新。 最后,智能化。要实现刚才讲的标准化、定制化,智能制造必不可少,川菜调味品企业很多在智能制造方面投入比较大。智能化,需要实现自动化控制、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柔性定制的有机结合。 来源:新食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