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台湾和香港至今还要沿用繁体字?

 qweasdzxcrty 2017-07-11

30年代起,國民時代已有學者提倡使用簡體漢字,收集了元代起的簡體字,出書推廣,到1935年開始教育部推出第11400號部令,正式公佈第一批簡體字表,採用了錢玄同所編《簡體字譜》中的324個,在當時又稱「手頭字」,這是政府第一次大規模推行簡化漢字。

之後就是抗日戰爭,內戰,國民政府敗走台灣,終止了一連幾次的漢字簡化運動。

新中國成立後,學者們繼續簡化運動,正如現在的結果來看,漢字簡化將幾千年來約一成的識字率一舉突破到超過九成,非常成功。

但是台灣那邊,當年意識型態有巨大差別,凡是大陸支持的,他們就反對,即使當年他們也認為這是很好的政策。另一原因很簡單,失去了大陸,他們就更強調自己的正統性,只能使用傳統的繁體以示正統。

至於香港,其實就算大陸和台灣也用簡體,香港也會繼續使用繁體。最簡單的原因是,香港當年是英國殖民地,英國根本不想住在香港的中國人和大陸有任何聯繫,最好就是敵視,這才符合英國的利益,所以就算大陸和台灣也用簡體,統治香港的英國人也絕不容許香港也統一字體。

最明顯的證據是,香港在1930年主要語言還是圍頭話和客家話,50年代大量大陸移民移居香港,有上海人、福建人、北京人、四川人,全國人民也有,本地香港人被稀釋為少數。這移民到了七十年代還未停止,移民人數早已超過本地人。但是,港英政府卻在這時大力推廣粵語! 沒錯,是粵語而不是普通話或國語! 即使大陸移民人數超過原居民,大陸移民更熟悉普通話多於粵語,英國人還是強推粵語為香港官方中文。到了八零後和九零後,基本就不懂普通話,需要回歸後在中學裡從頭學起,年紀大一點的就要自己給錢去學了。

(註: 我是中國香港人,別留言問我是否來自台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