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易经络入门与其必要性

 医本万利 2017-07-11

 说句心里话,学中医,我认为最不容易的是经络,但经络又是中医基础,你又不得不学,不学经络是看不了病的,因为不懂脏腑经络,开口动手必错,有人说,我行医几十年,也没见开错方,你凭什么说不懂经络就不行呢?我说:不是你没有错过,而是你开错了、治错了,还不知道错在哪里,这才是悲哀的所在.

为什么我们把张仲景当作医圣,就是因为他看病看的好,为什么他比我们看的好,就是人家弄的明白,他明白什么?要我说,主要就是经络,张仲景写了两本书,两本书勒为一部,叫合订本,书名是伤寒杂病论,这本书我们已经把它作为经典,这是公认的,而张仲景却十分谦虚,他从来没把自己的书当经典,即不叫经,也不称典,伤寒叫伤寒论,杂病称杂病论。不象皇甫谧,自己的书叫经,而别人并不当经看,针灸甲乙经嘛!这说明人与人的档次不一样,水平不一样,自我感觉也不一样,我们需要学习的是张仲景的这种态度,张仲景的谦虚还不只这一点,另一点突出的是,我们虽然都把张仲景奉为圣人,把他的书奉为经典,好象什么病都可以治好,但张仲景有一条告诫,说: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什么意思?就是你能有我这本书,起码有一半的病你可以想到,思过半是想到一半的意思,思过一半就能一半都治好吗?不能,那也太厉害了,谁有那么大的本事,想到一半并不是这一半都能治好,治好的应当再一半,两次对半差不多能治好25%。这种态度多谦虚。实际上学好了张仲景还真有一半的病能拿下。

我说张仲景经络学的好,是有根据的,说他非常重视经络更有根据,他把人类疾病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外感病,一类是内伤病,外感病是从经络传入的,内伤病是从内脏引起的,外感病是伤寒,内伤病是杂病。张仲景怕我们不重视经络,他把伤寒论的每一篇都用经络来命名,我们认识到这一点了吗?没有,绝对没有!所以我们今天要把这一课补上。

人体的经络有十二条,上肢六条,下肢六条,上下肢都是用阴阳来分的,叫三阴三阳,三个阴经、三个阳经。分别是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每只手和每只脚上都有这六条经,其中三阳在外侧,三阴在内侧,内外侧再分前中后,外侧的前面是阳明,后面是太阳,中间是少阳;内侧的前面是太阴,后面是少阴,中间是厥阴;四肢归躯干,三阴归总阴,三阳归总阳,总阴总阳在正中,前面是总阴的任脉,后面是总阳的督脉。任脉督脉加上四肢的十二条,一共是十四条经脉。简称十四经。

为什么要有经络?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整体必须相互联通,经络起着内外、上下、前后左右联通沟通的作用。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中断和孤立。

经络是干什么的?

经络的名称就是纵横的线路,纵行的主干为经,我们说的十二经十四经都是纵行的主干,细一点的支线叫络,纵横交错的线路构成网络,网络系统是无所不在的,是不留死角的。

经络如何联通?

十二条经是内外相连的,它们内能五脏六腑,外连四肢头身,五脏六腑都应当知道,有心肝脾肺肾,六腑有胆胃大小肠膀胱三焦,五脏六腑才十一个,还差一个,中医把心脏和心包分开,成为两个脏,形成六脏六腑,配成六对。每对都是一阴一阳,腑为阳,脏为阴,胸腔内的脏通手,腹腔的脏通足,按高低位分布,胸腔脏的经脉是从胸到手,而腑的经脉是从手到头;腹腔脏的经脉是从足到腹,腑的经脉是从头到足,这样形成的循环线是由胸到手、从手到头、从头到足、从足到腹、胸腹内再进行连接。

它的作用是什么?

中医说:经络是气血运行的总通路,气是什么,是功能;血是什么,是物质,功能物质构成活体,这种说法将包括人体内运送的一切物质,功能的范畴有生物电、有感觉、运动的传导,有生物波;物质方面有营养物质、有代谢物质、总之是包括一切的,它不象西医,有神经传导、有血液运输、有淋巴流动,西医是分项分系统的,中医是宏观总体的,包含一切的。因为中医只有这一套系统,所以也全指望这一套系统,中医唯一的一套运输系统,如果你没有学会,难道能是好中医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