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我们总是不敢“撕”

 破茧成蝶808 2017-07-11


“撕”是最深的相互了解,

甚至只有在累累伤痕之处,

才见得到真性真情。


——ting


为什么我们总是不敢“撕”?


01 . 大人不让我们撕


有位法国教育家说:中国人将儿童当作成人,却把成人当作儿童。


对错姑且不论,但请你回忆一下,你是不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各种大道理,被迫去背诵那些根本不理解的东西。而正因为没有“兴趣”产生,老师们的管束手法就只能是严厉——谁不听话就训(打)谁。


这就是极度削减“自我”的模式,权力拥有者不跟你探讨为什么,而只是简单告知你该怎么做。


所以我们就会看到一个奇景:当中国孩子年纪还小的时候,要被迫去接收一些大而空的东西。但当他成年之后,却连自己的婚姻也不能独立选择(被逼婚和被相亲)。


这中间一个最大的核心误区在于,基于身体条件反射式的“道德训练”,是与自我建设背道而驰的,当然更不可能蕴化“自省”机制的出现。


02 . 熟人社会“撕不起”


中国有句耳熟能详的老话: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关系”是我们的第一默认值。我们习惯了彼此渗透,彼此依赖的关系网,说一个人成熟与否,重点永远不在“自我意识”上,而在于“关系维护”上。


既然“关系”那么要紧,想要融入结构体,或被他人悦纳,就必须要以“抹杀个性”为代价。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察言观色,务必令他人感到满意。把自己嵌入到一个“关系结构”中,以求最大化地得到他人的帮助。如果遇到了问题,我们既不会明确地告知对方,也对自己的权力视而不见。


如果我们处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这么做的好处不言而喻——个体在大时代面前是非常渺小的,当“求生”是时代的主题,那你最好还是老实点儿。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已经不可逆转。城市是典型的陌生人社会,即便是公司,其组织方式也已经不再是熟人式的相濡以沫,而是基于利益关系的乐高式结构——合则聚,不合则分。


这时如果你还是以抹杀个性为己任——不清晰表达个人观点,不强势维护个人利益,那么自然就会面临被彻底忽视、或随意摆布的命运。


“乖”,已经成为了最差的生存策略之一。


而“撕”这个看似违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行为模式,则会扶摇直上,成为最优的生存策略之一。


这个“撕”并不是指对利益的争夺,而是时刻划清人我界限的“自我意识”。 


画作者:Tin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