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瑞劔師評「大乘非佛說」

 timtxu 2017-07-12


現在科學進歩,南傳佛教(錫蘭、緬甸等的佛教——小乘佛教)和北傳佛教(中國、日本、西藏等的大乘佛教)交流日盛,歴史的研究雖亦有日益進歩的趨勢,然而,以爲只有南傳佛教的相傳才是重要,而斷定大乘非佛説,否定淨土的學者也為數不少。他們是不知大乘的真味,不信聖者的三昧海的不可思議功德之徒。

歴史除了世界史之外,亦有三昧相傳的歴史。


             善導法然二祖對面圖


沒有想到靈性世界的人們,單只循著顯於表面的宗教文化的遺跡,不信「第一義諦妙境界相」(淨土的莊嚴相即是第一義諦)(《論註》曰:「第一義諦者,佛之因縁法也」),漫然附和雷同大乘非佛説論者(無知地贊同),誇示自己是新知識人。

他們僅看到含蓄於三藏(小乘佛教的經、律、論)中的大乘思想,即以為那是大乘的淵源。歐美的學者亦是其類,故他們稱大乘作「發展佛教」。

從大乘教典成立史上來説,即使大乘不是釋尊直説的速記録(大乘非釋尊的弟子直接聽釋尊金口所宣說記錄的內容,是後人編集而成的。),但這並不成為大乘非佛説的唯一根據,依大乘教,如實修行的話,必能到其証果(或完全地、或部分地)。天台説的「教觀一如」即是指此(智者大師入無量義處三昧,實証了《法華經》的真理)

天親菩薩一開始也是大乘非佛説論者,然轉向大乘後,即非非佛説論者一事是明確。依大乘教典修行的話,如之能得証果,這是古之聖者所實証的。慕高祖的高風者,不可漫然主張大乘非佛説。

於明治初期,率先唱導大乘非佛説的是村上專精博士。爾後博士不斷地研究、思索、信仰體驗,至七十四歳的老境,在最後的大作《我觀真宗》,自行想起往昔唱導大乘非佛説之夢,曰:「於我國最初倡導大乘非佛説是我輩也。值俗學滔滔論大乘非佛説之時,於彼等的最後唱導非大乘非佛説者亦是我輩也,奇哉。」(取意)。今日的學者可三思。

大乘佛説、非佛説論,不可離聖者的三昧海論之。不論如何,馬鳴、龍樹、無著、天親等諸大師信奉大乘是佛説的事實,亦可以作吾等的模範。




佛教的教典雖是在釋尊滅後數百年後才問世,經典的結集者,各個都是已修得三昧,證得神通力的聖者。釋尊的覺證是由三昧傳給三昧,其真實性已被證實,此即言「三昧相傳的歷史」。特別是到了大乘佛教,被尊稱爲祖師的大德們,皆是修得三昧,於三昧中與釋尊相見,而將之詮釋於言說,示現於文字,故言此是佛說並無任何不如法。此即釋尊覺證的展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