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真正理解《道德经》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为和 2017-07-12


回答今日头条的问答,我通常的习惯是:关注问题→思考问题→尽可能不看其他人的回答或参考有关资料(概念,术语例外)→记录自己的思考→反复修改→发布→再回来关注其他人对此问题的回答→比较学习或自我检讨。

由于此问题由本人昨晚提出,今天早上起来就关注有多少人关注并回答此问题,所以我这次破例阅读了其他高人的回答。而最能引起我共鸣的是“存在之轻”的回答。所以我留下了如下的评论:

“解读非常透彻明了!也非常接近老子原话的真意!学习《道德经》近二十年,虽然一知半解,但至今还在学习。不才最近本想也写写关于读《道德经》的心得,但担心误导读者,所以如履薄冰,迟迟不敢动笔。好在看到“存在之轻”这里的答案而没有发表,不然一定会贻笑大方。顺便一提,该问题是本人昨晚提出的,没想到引起这么多来自各路的高人关注,非常感谢!

“再读,这一句总结超赞:‘所以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讲的是两种辩证统一的认识世界的方法,是外求法和内求法的统一。’ 看来,要寻找人类所谓的终极真理,的确需要东方的空灵思维与西方的实证思维相结合,即内求法与外求法“双管齐下”地辩证思考,才会有最终的结果。”

二十年来,我的确阅读了大量有关解读《道德经》的书籍或论文,这类书籍或论文可谓汗牛充栋!说明老子短短五千言的《道德经》所包含的信息量和智慧非常丰富,两千五百多年来才引起全世界的学者(这里指的是广义的学习者)与专家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更说明不同的学者或不同境界的人对《道德经》的认识或解读千差万别。

这次,我斗胆结合自身的经验和有关的科普常识,谈谈自己对“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粗浅理解。

理解这句话乃至理解整部《道德经》的关键,我认为“存在之轻” 所说的辩证方法即所谓的外求法和内求法非常有用。对我影响非常大的是国内一位民间智者培真(网上基本搜索不到这位智者的任何介绍资料)所著的《道德经探玄》、《超凡入圣——中国道家大智慧》,以及已故台湾大学者萧天石的《道德经圣解》和《道海玄微》。十多年来,这四本解读《道德经》的书我至今还经常阅读和参悟,的确受益匪浅。培真与萧天石所采用的方法就是“存在之轻”前述的“内求法”与“外求法”,这两位智者的共同特点都具备甚深的气功修炼或内观实证功夫,可谓达到“与道谐行”之境界。

尽管我非常清楚“内求法”是步入真理殿堂或接近理解真理实相非常有用的实证方法,但由于深知自己的慧根尚浅而且“入世”之欲求强烈,所以至今还没有跟有关的老师学习这一“出世”之修持方法,诸如打坐、冥想、入定、练气功、禅修等等。

回到关于正题的理解。“为学”与“为道”相信许多初学者都能理解,用现代的说法,“为学”即从事学习和对学问的研究,也是儒家所谓的“格物”——穷究万物之事理;而“为道”是“为学”之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然结果,也是“格物”之后达到“致知”的必然结果。许多初学者以为老子提倡“绝圣弃智”或“无为”,就是鼓励后人与世隔绝地“出世”,不去进行自己的人生与社会实践,不去读书学习,不去仿效高人或圣人就能“一步登天”地“超凡入圣”,达到老子所谓的“无不为”之大境界。想一想,老子所处的时代是百家争鸣的春秋,那是一个被历史定格为“轴心文明”的时代,诸子百家的思想与学术非常活跃,学习与辩论的氛围也非常开放。同时,我们不要忘了,老子当年是周朝“守藏室之官”即管理藏书的官员,用今天的称谓可以理解为“国家图书馆的馆长”,足见老子在出走函谷关“被迫”留下五千言的《道德经》之前,是非常博学而有悟性的“高级知识分子”!

而“日益”以及与之相对的“日损”,大家通常理解的前者是加法,后者是减法,即“为学”要做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或学问;“为道”则相反,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结合自己的人生体悟,尽可能总结上升到“智者”的境界(转识成智)——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化繁为简,化整为零,以致“绝圣去智”地复归于老子悟到的“无为而无不为”、“致虚极守静笃”等类似于婴儿般纯真的境界。

以我自身为例,大学毕业后我从来没有放弃过读书与自学。到今天,我的个人藏书量起码超过五千本,三十年后的今天,留在身边经常阅读的不到一百本,每天都想去读的恐怕就几本,这几本就是《道德经》、《心经》和泰戈尔的《吉檀迦利》;再有,由于我热爱古典音乐,从1994年开始接触古典音乐至今收藏了近一千张原版CD,而现在经常听的都是几位世界级的歌唱家或女高音、马勒全套的交响曲(十多年听了不少于一百遍)以及马友友的大提琴等;电影看得更多,可能不少于两千部,而印象最深并反复看的无非几部:《辛特勒的名单》、《教父》、《阿甘正传》、《圣雄甘地》等;至于写诗,从高中二年级至今,我可能写了不少于四百首(超过唐诗三百首,笑话),但自己真正满意的可能就几首。

再讲一个关于收藏的故事:由于自己从事过园林设计,喜欢一些奇形怪状的木头或根雕,由朋友引介于2007年到浙江开化认识号称“根疯”的徐谷青大师(这位大师后来成了朋友,至今经常联络),当时第一晚徐大师就让我留在他的根博园,一见如故地聊了个通宵,无非关于艺术与各自的人生哲学。第二天他带我们参观他的根博园和根雕展馆,被他的根博园之规模(原来三百亩,现在发展到三千亩并成为全国知名的5A旅游景区)和五百罗汉的根雕所震撼!临走那天,他问我最喜欢哪一件作品,我说是那件沙罗木“达摩”(徐大师自己命名“静观凡尘”)。他当时什么也没有说,在我准备开车回程那一刻,他才告诉我:“马丁林,你是有慧根之人。这件作品我送你,但要自己收藏,不要轻易出手。” 不但我自己感到震惊,与我同道的几位兄弟更震惊——这件作品当时标价16万大洋!我连连推辞,拒不接受作为礼物赠送。结果,我回来一个星期后,在本地收到徐大师的这件作品,至今还收藏完好。后来,我还去了两次开化专程拜访徐大师,第二次去是为了买他的根雕,也为了“补偿”,我一口气买了十多件体积不大的价值17万的摆件。第三次是引进“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开化”并进驻根博园,也是为了“报答”徐大师。

我上述“废话”想表达什么?无论读书,听音乐,写作还是收藏,都是一个从多到少、从博到精、从量变到质变、从低层次到高层次之审美与精神境界不断“跃迁”、从贪念到无为的“进化”过程。

如果结合我对耗散结构理论的认识,人的审美与精神境界的“跃迁”同样是一个从熵增到熵减的逆过程,即通俗所说的从中青年的“加法人生”到“不惑之年”开始的“减法人生”之体悟过程。所谓“日益”就是熵增(无序度),“日损”就是熵减(有序度)。由于我们的大脑或思维体统是一个开放系统(除了自闭症患者),时刻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海量信息,我们该如何从这些真假难辨、眼花缭乱的信息(未经自己吸收和消化的信息就是所谓的熵增信息或信息熵,即信息冗余度大、无法被自己确定真假或有用的信息)获取一些真正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或知识(信息熵小、被自己确定有用的信息)?这就考验你目前所处的心态、判断力和智慧境界。越是接近真理的信息,其信息熵也就越小(老子所说的“日损”),其在日常生活中所适用的范围也越大、越普遍、越有用。老子区区五千言的《道德经》所以包含或隐藏如此丰富有用的思想和价值(信息所传递的能量),就与现代的信息熵有关——信息熵越小越确定也越有序(熵减),更越有用,而且给你带来的影响有帮助。

由于本人非常关注九零后或两千后这两代人的教育与开放思维(与信息化时代对应),所以多篇文章反复论证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在人生实践中的应用,同时认为只有通过科普才能让他们这两代人接受更多的科学思维与真理,迎接这个充满不确定性和无限可能性,也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二十一世纪。

备注:图片是本人收藏的号称“根疯”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谷青的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