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读书笔记-第六十八章》

 知行国学 2022-08-30 发布于北京

【原文】

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弗争。

【注释】

① :真实、真诚。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言”,古代“信”特指口信,就是带话给他。现在信当信件讲,就是把言语写成文字传达给特定对象的书面文件。古代真正写下来的这种书面文字叫函。

② :博学

③ 无积不为自己积累

【译文】

有实在内容的话不会很悦耳动听,特别悦耳动听的话往往不会有真实感。了解真理的人不会向外求太多的知识,向外求太多知识的人往往并没有了解真理。达到上善的境界就不会为自己求多,为自己多求的人一定没有达到上善的境界。有道的领导者不为自己积累,他们总是为别人,反而拥有的越来越多,他们总是给予别人,最后自己得到的也越来越多。所以天之道的规则是利益众生而不去伤害,有道的领导者的规则是为了大家做事而不为自己争夺私利。

【延伸阅读】

通行本中该章是第八十一章即最后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真实的话语是朴质的,那些听起来华美的语言往往不是真实的。当人们过度渲染美的时候,它的目的可能并不是那么纯粹,有一句话讲:在集市上喊得最响的人,往往推销的都是劣质产品,所以我们应回归于朴素,不要被华美的外表所迷惑。要“言善信”。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越学越多”是学知识的一个过程,当您掌握规律以后,会觉得越来越简单,就不用再盲目地浪费精力。正常的情况下,“博”是到达“知”的一个过程,因为在“博”的基础上掌握了规律,掌握了关键,掌握了根本,就不必再去追求那些细枝末节的东西了,这就是“知者不博”。

如果您满足于“博”的状态,觉得“博”了不起,就会处于一种“博者不知”的状态,广博地去做,那也没有什么效果您永远不知道真理到底是什么。

《黄帝内经》中有这样一句话“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意思是真正掌握了关键点,一句话就能说清楚,如果您不知道关键点,说的再多也无用。

善者不多多者不善该句通行本为“辩者不善,善者不辩”。“善”,指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也就是明白了上善的境界。“多”是对自己的,达到了上善的境界的人,不会为自己多求名誉、地位、利益这些。老子在这里指领导者,那种利用平台为自己多求的领导者,一定没有达到上善的境界;而那些达到上善境界的领导,绝对不会为自己多求。只要我们能弄清楚“不多”和“多”的对象是自己,找到这句话的核心,就很好理解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和上帝谈论天堂和地狱的问题。上帝对这个人说:“来吧,我让你看什么是地狱。”他们走进了一个房间,屋里有一群人围着一大锅肉汤。每个人看起来都营养不良,绝望又饥饿。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只可以够得到锅子的汤匙,但汤匙的柄比他们的手臂还要长,自己没法把汤送进嘴里。他们看上去是那样悲苦。“来吧,我再让你看看什么是天堂”。上帝把这个人领进另一间房。这里的一切和上一个房间没有什么不同,一锅汤,一群人,一样的长柄汤匙,但大家都在快乐地唱歌。“我不懂,”这个人说,“为什么一样的待遇与条件,而他们快乐,另一个房里的人们却很悲惨?”上帝微笑着说:“很简单,在这儿他们会喂别人。”所以做事如果抱着利他之心,您的事业和生活就会原来越幸福,越来越顺畅。

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先“舍”才会有“得”,您在利他的同时,自身也会受益,对他人付出越多,就会收获越多。这是双赢的结果,老子讲的是道的循环。

春秋时期的范蠡是践行老子 “功成身退”和“圣人无积”的典范,被司马迁誉为“富而好行其德”的道商始祖。他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复国后,“功成身退”化名陶朱公隐退江湖,成功化解了君臣之间潜在的冲突,实现了从辅国权臣到商人的华丽转身。他以道经商,以商显道,在世界商业史上创下了,19年中三次富甲天下,三次散尽家财,救济苍生的传奇经历。

故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弗争:该句是《道德经》的核心,老子道德经讲了两个“道”这两个道就是“天之道”和“圣人之道”。“天之道”隐形于背后,无名无形,它是一个无形的力量,它生养万物,却不主宰万物,它的规则就是对万物利而无害。“利”是利益大家、利益众生,给大家带来好处,“不害”是不去伤害。顺着这个规则就会昌盛,如果逆着这个规则行事就容易遭受灾祸。“圣人之道”就是对自己“无为”不为自己的争取名誉、地位这些私利,对大家要有为,利益大家。这就是圣人的“为而弗争”。

2011年6月,潘基文在连任联合国秘书长一职后的演讲中,引用了老子“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弗争”的名言,作为他在联合国的执政理念,并向全世界倡导这种伟大的道德精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