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术语:万岁枯藤

 砚耕迂叟 2017-07-12
编者按:我们在阅读书法评论或古代书法理论时,常常会遇到很多专业术语,如“藏头护尾”“万岁枯藤”“察之尚精,拟之贵似”等。它们有的是用笔技巧的概括,有的是笔画特征的表达,有的是整体气韵的形容等,这些术语给学习书法的年轻人造成一定的困惑,甚至产生“书法理论不好懂”的概念,影响了大家的进一步提高。卢仰先生的一系列文章针对一些常见专业术语从各个角度进行了阐释,我们选取一部分刊发,希望有助于大家对书法理论的感悟。
  时间创造了一切,也湮灭了一切。在书法领域中,与时间关系词直接挂钩的名言当然是“万岁枯藤”了。顾名思义,万岁就是一万年。一条存在了一万年的藤,虽说表面枯了,但时间在它身上留下了印记。其表现在藤条的外部就是不规则形状,看上去表皮干裂无数,其生命力的顽强让人叹为观止,其风格是苍劲有力,具有一种不屈不挠、不断向上的力量。
  书法艺术的线条,其力量的表现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爆发力式的,例如古人所说的:点如高山堕石,横似悬崖勒马,竖似弯弓发矢,撇为高屋掠燕,捺如金刀磔肉。这是用自然界的物象来比喻书法线条的爆发力,是在动静相结合中又强调动势的写照。万岁枯藤的力量表现不是这种,而是一种慢慢地往前或往上的力量,它不强调爆发力,强调的是凝聚力,是内力。我们如果站在大货车后边,看货车慢慢倒过来,它虽然速度很慢,但这种压迫感一点儿也不比快的轻松。万岁枯藤就是以这种内力式的积聚,以量变到质变的形式,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震撼。这样的线条往往高古和浑穆,如果线条的中间出现飞白,外轮廓不规则,那就是万岁枯藤了。万岁枯藤这种审美表现也是书法艺术中金石气表现的基础。
  孙过庭在《书谱》中“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况云积其点画,乃成其字”之语是对书写万岁枯藤的直接描述。这段描述对用笔概括出了两个大的特点:一是变化,二是积其点画。除了力量的表现,要书写出万岁枯藤这种效果,对用笔的要求就是上面这段话所描述的内容。所谓变化,就是变起伏于锋杪,殊衄挫于毫芒。这两句话说了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笔的提按,一个是笔锋的转折。即通过用笔的动作调整,来达到书写线条的形状变化,特别是外部的不规则起伏。积点成画,其速度偏向慢速,积点需要时间,它不同于帖学书写的一扫而过,有时会出现中怯的问题。积点成画避免了中怯,但运用不好的话会产生板和滞的毛病。
  要表现万岁枯藤的效果,除了用笔动作和速度要注意之外,墨法也是很需要讲究的。写万岁枯藤这种效果,墨不能太淡,水分不能太多,要以浓墨为主,在书写过程中,利用笔的动作,使线条中间出现少量的飞白,线条的轮廓呈现不规则的形状,最好是线条的周边还有少量的墨洇出来。之所以有这样的要求,是因为万岁枯藤是自然的现象之一,虽说是用这自然现象来比喻书法线条的美,但从本质来说,这种书法线条的美感是和万岁枯藤这种美感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书法的线条不仅仅是模仿外在的自然形象,还要在内在审美上和自然形象的审美有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恰恰是最关键也是最难的。我们经常看到有些练书法的人,技术很过硬,但写出来的作品老是缺少美感,就是没把技术层面提高到审美层面。没有技术,谈不上有美感,但技术不等于是美感。笔性好的人不一定能写出好作品,我们从这个道理往上说,也就契合了传统中强调的技进乎道了,而道法自然。这在历史上是举不胜举的,例如张旭见公孙大娘舞剑、担夫争道而提高书艺,悟出草书笔法,怀素观夏云多奇峰,夜晚听江上的涛声,启发了书法创作的灵感;而我们观察那万岁枯藤干裂的表皮,弯曲但不断向前进的身躯,或许能领悟到什么!
  所以,当我们带着这种审美的眼光去书写、去表现时,万岁枯藤这种自然形象的内涵,将在不断调整笔锋、书写速度、墨水的不同比例中,在我们的笔下流露出来。藤要老,渴笔、飞白、焦墨是必不可少的,老藤和它们的相似之处,是求干、求涩,但书写时并不是一味求干求涩,当然更不是枯槁,而是要在苍老中蕴含着生机,所以用墨要利用笔头的水分对线条进行湿润、洇化,使线条墨色深浅相互呼应、相互对比又浑然一体,使之产生强烈对比的艺术效果,使之成为我们书法创作的表现手法。孙过庭强调:“带燥方润,将浓遂枯。”黄宾虹说线条要“干裂秋风、润含春雨”正是此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