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华真经注疏 -> 卷五 内篇人间世第四

 JwwooLIB 2017-07-12
1 南华真经注疏卷之五
2 河 南 郭 象 注
3 唐西华法师成玄英疏
《内篇人间世第四》

1 与人群者,不得离人。然人问之变故,世世异宜,唯无心而不自用者,为能随变所适而不荷其累也。
2 颜回见仲尼,请行。
3 〔疏〕姓颜,名回,字子渊,鲁人也;孔子三千门人之中,总四科入室弟子也。仲尼者,姓孔,名丘,字仲尼,亦鲁人,殷汤之后,生衰周之世,有圣德,即颜回之师也。其根由事逵,褊在儒史,今既解释《庄子》,意在玄虚,故不复委碎载之耳。然人问事绪,儿纷完难,接物利他,理在不易,故寄颜孔以显化导之方,托此圣贤以明心斋之卫也。孔圣颜贤耳。
4 曰:奚之?
5 〔疏〕奚,何也。之,适也。质问颜回欲往何处耳。
6 曰:将之卫。
7 〔疏〕卫,即殷纣之都,又是康叔之封,今汲郡卫州是也。此则颜答孔问欲行之所也。
8 曰:奚为焉?
9 〔疏〕欲往卫国,何所云为?重责颜生行李意谓矣。
10 曰: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
11 〔注〕不与民同欲也。
12 〔疏〕卫君,即灵公之子剧积也,荒淫昏乱,纵情无道。其年少壮而威猛可畏,独行凶暴而不顺物心。颜子述己所闻以答尼父。
13 轻用其国,
14 〔注〕夫君人者,动叉乘人,一怒则伏尸流血,一喜则轩冕塞路。故君人者之用国,不可轻也。
15 〔疏〕夫民为邦本,本固则邦宁。不能爱重黎元,方欲轻蔑其用,欲不颠覆,其可得乎。
16 而不见其过;
17 〔注〕莫敢谏也。
18 〔疏〕强足以拒谏,辩足以饰非,故百固五惧而吞声,有过而无敢谏者也。
19 轻用民死,
20 〔注〕轻用之于死地。
21 〔疏〕不凝动静,泰然自安,乃轻用国民,投诸死地矣。
22 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
23 〔注〕举国而输之死地,不可称数,视
24 之若草芥也。
25 〔疏〕蕉,草芥也。或征战屡兴,或赋税烦重,而死者其数极多。语其多少,以国为量,若举为数,造次难悉。纵恣一身,不恤百姓,视于国民,如薮泽之中草芥者也。
26 民其无如矣。
27 〔注〕无所依归。
28 〔疏〕君上无道,臣子饥荒,非但无可奈何,亦乃无所归往也。
29 回尝闻之夫子曰:治国去之,乱国就之,医门多疾。愿以所闻思其则,庶几其国有廖乎。
30 〔疏〕庶,冀也。几,近也。疹,愈也。治邦宁谧,不假匡扶;乱国孤危,应须相练。颜生今将化卫,是以述昔所闻,思其禀受法言,冀其近于善道。譬彼医门,多能救疾,方兹贤士,铃能拯难,荒淫之病,无其疹愈者也。
31 仲尼曰:嘻。若殆往而刑耳。
32 〔注〕其道不足以救彼息。
33 〔疏〕嘻,怪笑声也。若,汝也。殆,近也。孔子哂其衍浅,禾足化他,汝若往于卫,铃遭刑戮者也。
34 夫道不欲杂,
35 〔注〕宜正得其人。
36 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
37 〔注〕若夫不得其人,则虽百医守病,适足致疑而不能一愈也。
38 〔疏〕夫灵通之道,唯在纯粹。铃其宣杂则事绪繁多,事『多则心中扰乱,心中扰乱则忧息斯起。药病既乖,彼此俱困,己尚不立,焉能救物哉。
39 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
40 〔注〕有其具,然后可以接物也。
41 〔疏〕诸,于也。存,立也。古昔至德之人,虚怀而进世问,叉先安立己道,然后拯救他人,未有己身不存而能接物者也。援引古人,以为鉴诫。
42 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
43 〔注〕不虚心以应物,而役思以犯难,故知其所存于己者未定也。夫唯外其知以养真,寄妙当于群才,功名归物而息虑远身,然后可以至于暴人之所行也。
44 〔疏〕夫唯虚心以应务,忘智以养真,寄当于群才,归功于万物者,方可处涉人问,逗机行化也,今颜回存立己身,犹未安定,是非喜怒,勃战胸中,有何庸暇,辄至于卫,欲谏暴君。此行未可也。
45 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德荡乎名,知出乎争。
46 〔注〕德之所以流荡者,矜名故也;知之所以横出者,争善故也。虽复桀坏,其所矜惜,无非善名也。
47 〔疏〕汝颇知德荡智出所由乎哉?夫德之所以流荡丧真,为矜名故也;智之所以横出逾分者,争善故也。夫惟善恶两忘,名实双遣者,故能万德不荡,至智不出者也。
48 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49 〔注〕夫名智者,世之所用也。而名起则相轧,知用则争兴,故遣名知而后行可尽也。
50 〔疏〕轧,伤也。夫矜名则更相毁损,显智则争竞路兴。故二者并凶祸之器,尽不可行于世。
51 且德厚信征,未达人气,名闻不争,未达人心。
52 〔疏〕矼,确实也。假且道德纯厚,淌行确实,芳名令闻,不与物争,而卫君素性顽愚,凶悖少鉴,既未达颜回之意气,岂识匡扶之心乎。
53 而强以仁义绳墨之言卫暴人之前者,是以人恶有其美也,
54 〔注〕夫投人夜光,鲜不按剑者,未达故也。今回之德信与其不争之名,彼所未达也,而强以七义准绳于彼,彼将谓回欲毁人以自成也。是故至人不役志以经世,而虚心以应物,诚信著于天地,不争畅于万物,然后万物归怀,天地不逆,故德音发而天下响会,景行彰而六合俱应,而后始以经寒暑,涉治乱,而不与逆鳞逢也。
55 〔疏〕绳墨之言,即五德圣智也。内之德性,卫君未达,而强用仁义之卫行于暴人之前,所述先王美言,铃遭卫君僧恶,故不可也。
56 命之曰旧人。苜人者,人必反苗之,
57 〔注〕适不信受,则谓与己争名而反害之。
58 〔疏〕命,名也。卫侯不达汝心,谓汝苜害于己,既遭疑贰,叉被反苜故也。
59 若殆为人蕾夫。且苟为悦贤而恶不肖,恶用而求有以异?
60 〔注〕苟能悦贤恶愚,闻义而服,便为明君也。苟为明君,则不若无贤臣,汝往亦不足复奇;如其不尔,往叉受害。故以有心而往,无往而可;无心而应,其庆自来,则无往而不可也。
61 〔疏〕殆,近也。夫,欺也。汝若往卫,铃近危亡,为暴人所灾害,深可欺也。且卫侯苟能悦爱贤人,憎恶不肖,故当朝多君子,屏黜小人,己有忠臣,何求于汝。至于彼,亦何异彼人。既与无异,去便无益。
62 若唯无韶,王公必将乘人而国其捷。
63 〔注〕汝唯有寂然不言耳,言则王公爻乘人以君人之势而角其捷辫,以距练饰非也。
64 〔疏〕诏,言也。王公,卫侯也。汝若至卫,唯当默然尔不言,若有箴规,爻遭戮辱。且卫侯恃千乘之势,用五等之威,饰非距谏,阙其捷辫,汝既恐怖,何暇匡扶也。
65 而目将荧之,
66 〔注〕其言辩捷,使人眼眩也。
67 〔疏〕荧,眩也。卫侯虽荒淫暴虐,而甚使辫聪明,加恃人君之威,陵藉忠谏之士,故颜回心生惶怖,眼目眩惑者也。
68 而色将平之,
69 〔注〕不能复自异于彼也。
70 〔疏〕纵有练心,不敢显异,颜色靡顺,与彼和平。
71 口将营之,
72 〔注〕自救解不暇。
73 〔疏〕卫侯位望既高,威严可畏,颜生恐祸及己,忧惧百端,所以口舌自营,略无容暇。
74 容将形之,
75 〔疏〕形,见也。既惧灾害,故委顺面从,击腮曲拳,形述斯见也。
76 心且成之。
77 〔注〕乃且释己以从彼也。
78 〔疏〕岂直外形从顺,亦乃内心和同,不能进善而更成彼恶故也。
79 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80 〔注〕适不能救,乃更足以成彼之盛。
81 〔疏〕以,用也。夫用火救火,猛燎更增;用水救水,波浪弥甚。故颜子之行,适足卫侯之暴,不能匡劝,可谓益多也。
82 顺始无穷,
83 〔注〕寻常守故,未肯变也。
84 若殆以不信厚言,必死于暴人之前矣。
85 〔注〕未信而练,虽厚为害。
86 〔疏〕汝之忠厚之言,近不信用,则虽诚心献替,而叉遭刑戮于暴虐君人之前矣。
87 且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是皆修其身以下枢批人之民,以下拂其上者也,
88 〔注〕居下而任上之忧,比干,非其
89 事也。'
90 〔疏〕镒法,贼民多杀日桀,残义损善日纣。姓关,字龙逢,夏桀之贤臣,尽诚而遭斩首。比干,殷纣之庶叔,忠谏而被剖心。偃扮,犹爱养也。拂,违戾也。此二子者,并古昔良佐,修饰其身,伏行忠节,以臣下之位,忧君上之民,臣有德而君无道,拂戾其君,咸遭戮辱。援古证今,足为龟镜。是知颜回化卫,理未可行也。
91 故其君因其修以挤之。是好名者也。
92 〔注〕不欲今臣有胜君之名也。
93 〔疏〕挤,坠也,陷也,毒也。夏桀殷纣,无道之君,不自揣量,犹责令誉,故因贤臣之修饰,肆其鸩毒而啗之。意在争名逐利,遂至于此故也。
94 昔者尧攻丛枝、胥敖,禹攻有扈,国为虚厉,身为刑戮,其用兵不止,其求实无已。是皆求名实者也,而独不闻之乎?
95 〔注〕夫暴君非徒求恣其欲,乃复求名,但所求者非其道耳。
96 〔疏〕尧禹二君,已具前解。丛枝,胥敖,有扈,并是国名。有扈者,今雍州鄂县是也。宅无人日墟,鬼无后日厉。言此三国之君,悉皆无道,好起兵戈,征伐他国。岂唯责求实利,亦乃规觅虚名,遂使境域丘墟,人民绝灭,身遭刑戮,宗庙颠现。责名求实,一至如斯,今古共知,汝独不闻也。
97 名实者,圣人之所不能胜也,而况若乎。
98 〔注〕惜名食欲之君,虽复尧禹,不能胜化也,故与众攻之,而汝乃欲空手而往,化之以道哉?
99 〔疏〕夫庸人暴王,责利求名,虽复尧禹圣君,不能怀之以德,犹兴兵众,问罪夷凶。况颜子匹夫,空手行化,不然之理,亦在无疑故也。
100 虽然,若必有以也,尝以语我来。
101 〔疏〕尝,试也。汝之化导,虽复未弘,既欲请行,必有所以,试陈汝意,告语我来。
102 颜回曰:端而虚,
103 〔注〕正其形而虚其心也。
104 〔疏〕端正其形,尽人臣之敬;虚豁心虑,竭匡谏之诚。既承高命,敢迷所以耳。
105 勉而一,
106 〔注〕言逊而不二也。
107 〔疏〕勉励身心,尽诚奉国,言行忠馑,终无差二。
108 则可乎?
109 〔疏〕如前二衍,可行以不?
110 曰:恶。恶可。
111 〔注〕言未可也。
112 〔疏〕恶恶,犹于何也。于何而可,言未可也。
113 夫以阳为充孔扬,
114 〔注〕言卫君亢阳之性充张于内而甚扬于外,强御之至也。
115 〔疏〕阳,刚猛也。充,满也,孔,甚也。言卫君刚猛之性满完内心,强暴之甚,彰扬外适。
116 采色不定,
117 〔注〕喜怒无常。
118 〔疏〕顺心则喜,违意则啧,神采气色,曾无定准。
119 常人之所不违,
120 〔注〕莫之敢逆。
121 〔疏〕为性暴虐,威猛寻常,练士贤人,诅能逆。
122 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与其心。
123 〔注〕夫顽强之甚,人以快事感己,己陵籍而乃抑挫之,以求从容自放而遂其侈心也。
124 〔疏〕案,抑也。容与,犹放纵也。人以快善之事箴规感动,君因其忠谏而抑到之,以求快乐纵容,遂其淫荒之意也。
125 名之曰日渐之德不成,而况大德乎。
126 〔注〕言乃少多,无回降之胜也。
127 〔疏〕卫侯无道,其来已久。日将渐渍之德,尚不能成,况乎鸿范圣明,如何可望也。
128 将执而不化,
129 〔注〕故守其本意也。
130 〔疏〕饰非閤主,不能从人如流,固执本心,谁肯变恶为善者也。
131 外合而内不訾,其庸诅可乎。
132 〔注〕外合而内不訾,即向之端虚而勉一耳,言此未足以化之。
133 〔疏〕外形擎腮,以尽足恭,内心顺从,不敢訾毁。以此请行,有何利益,化卫之道,庸诅可言乎。斯则斥前端虚之卫未宜行用之也。
134 然则我内直而外曲,成而上比。
135 〔注〕颜回更说此三条也。
136 〔疏〕前陈二事,己被抵诃,今设三条,庶其允合。此标题目,下释其义,颜生迷己以问宣尼是也。
137 内直者,与天为徒。与天为徒者,知天子之与己皆天之所子,而独以己言薪乎而人善之,薪乎而人不善之邪?
138 〔注〕物无贵贱,得生一也。故善与不善,付之公当耳,一无所求于人也。
139 〔疏〕此下释义。析,求也。言我内心质素诚直,共自然之理而为徒类。是知帝王与我,皆禀天然,故能忘贵贱于君臣,遣善恶于荣辱,复矜名以避恶,求善于他人乎?此虚怀,庶其合理。
140 若然者,人谓之童子,是之谓与天为徒。
141 〔注〕依乎天理,推己性命,若婴兄之直往也。
142 〔疏〕然,如此也。童子,婴兄也。若如面说,推理直前,行比婴儿,故谓之童子。结成前义,故是之谓与天为徒也。
143 外曲者,与人之为徒也。擎腮曲拳,人臣之礼也,人皆为之,吾敢不为邪。为人之所为者,人亦无疵焉,
144 〔疏〕夫外形委曲,随顺世问者,将人伦为徒类也。擎手腮足,罄折曲躬,俯仰拜伏者,人臣之礼也。而和同尘垢,污隆任物,人皆行此,我独不为耶。是以为人所为,故人无怨疾也。
145 是之谓与人为徒。
146 〔注〕外形委曲,随人事之所当为也。
147 〔疏〕此结成也。
148 成而上比者,与古为徒。
149 〔注〕成于今而比于古也。
150 〔疏〕忠谏之事,乃成于今,君臣之义,上比于古,故与古之忠臣比干等类,是其义也。
151 其言虽教,谪之实也。
152 〔注〕虽是常教,实有讽责之旨。
153 〔疏〕谪,责也。所悚之言,虽是教迹,论其意旨,实有讽责之心也。
154 古之有也,非吾有也。
155 〔疏〕夐古以来,有此忠练,非我今日独起箴规者也。
156 若然者,虽直而不病,
157 〔注〕寄直于古,故无以病我也。
158 〔疏〕若忠练之道,自古有之,我今诚直,亦幸无忧累。
159 是之谓与古为徒。
160 〔疏〕此结前也。
161 若是则可乎?
162 〔疏〕呈此三条,未知可不?
163 仲尼曰:恶,恶可。大多政,法而不谍,
164 〔注〕当理无二,而张三条以政之,与事不冥也。
165 〔疏〕谍,条理也,当也。法苟当理,不俟多端,政设三条,大伤繁冗。于理不当,亦不安恬,故于何而可也。
166 虽固亦无罪。
167 〔注〕虽未弘大,亦且不见咎责。
168 〔疏〕设此三条,虽复固陋,既未行李,亦幸无咎责者也。
169 虽然,止是耳矣,夫胡可以及化。
170 〔注〕罪则无矣,化则未也。
171 〔疏〕胡,何也。颜回化卫,止有是法,才可独善,未及济时,故何可以及化也。又解:若止而勿行,于理便是,如其适卫,必自遭殆也。
172 犹师心者也。
173 〔注〕挟三衍以适彼,非无心而付之天下也。
174 〔疏〕夫圣人虚己,应时无心,譬彼明镜,方兹虚谷。今颜回预作言教,方思虑可不,既非忘淡薄,故知师其有心也。
175 颜回曰:吾无以进矣,敢问其方。
176 〔疏〕颜生三行,一朝顿尽,化卫之道,进趣无方,更请圣师,庶闻妙法。
177 仲尼曰:斋,吾将语若。有而为之其易邪?
178 〔注〕夫有其心而为之者,诚未易也。
179 〔疏〕颜回殷动致请,尼父为说心斋。但能虚忘,吾当告汝,必其有心为作,便乖心斋之妙。故有心而索玄道,诚未易者也。
180 易之者,皞天不宜。
181 〔注〕以有为为易,未见其宜也。
182 〔疏〕《尔雅》云,夏日皞天。言其气皞旴也。以有为之心而行道为易者,皞天之下,不见其宜。言不宜以有为心斋也。
183 颜回日: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若此,则可以为斋乎?
184 〔疏〕茹,食也。荤,辛菜也。斋,齐也,谓心迹俱不染尘人也。颜子家贫,儒史具悉,无酒可饮,无荤可茹,箪瓢蔬素,已经数月,请若此得为斋不。
185 曰: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
186 〔疏〕尼父答言,此是祭祀神鬼献宗席,俗中致齐之法,非所谓心斋者也。
187 回日:敢问心斋。
188 〔疏〕向说家贫,事当祭祀。心斋之术,请示其方。
189 仲尼日:若一志,
190 〔注〕去异端而任独也。
191 〔疏〕一汝志心,无复异端,入寂虚忘,冥符独化。此下答于颜子,广示心齐之术者也。
192 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193 〔疏〕耳根虚寂,不凝官商,反听无声,凝神心府。
194 无听之以心而龠之以气。
195 [疏〕心有知觉,犹起人缘;气无情虑,虚柔任物。故去被知觉,取此虚柔,遣之又遣,渐阶玄妙也。
196 听止于耳,
197 [疏〕不著声尘,止于心听。此释无听之以耳也。
198 心止于符。
199 〔疏〕符,合也。心起缘虑,必与境合,庶令凝寂,不复与境相符。此释无听之以心者也。
200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201 〔注〕遗耳目,去心意,而付气性之自得,此虚以待物者也他
202 〔疏〕如气柔弱虚空,其心寂泊忘怀,方能应物。此解而听之以气也。
203 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204 〔注〕虚其心则至道集于怀也。
205 〔疏〕唯此真道,集在虚心。故知虚心者,心斋妙道也。
206 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实自回也;
207 〔注〕未使心斋,故有其身。
208 〔疏〕未察心斋之教,犹怀封滞之心,既不能隳体以忘身,尚谓颜回之实有也。
209 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
210 〔注〕既得心斋之使,则无其身。
211 〔疏〕既得夫子之教,使其人以虚斋,遂能物我洞忘,未尝之可有也。
212 可谓虚乎。夫子曰:尽矣。
213 〔疏〕夫子向说心斋之妙、妙尽于斯。
214 吾语若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
215 〔注〕放心自得之场,当于实而止。
216 〔疏〕夫子谓濒生化卫之要,慎莫据其枢要,且复游入蕃傍,亦宜晦迹消声,不可以名智感物。樊,蕃也。
217 入则鸣,不入则止。
218 〔注〕譬之官商,应而无心,故曰鸣也。夫无心而应者,任彼耳,不强应也。
219 〔疏〕若也道狎卫侯,则可鸣声匡救;如其谏不入耳,则宜缄口忘言。示勿。强显忠贞,必遭于祸害。
220 无门无毒,
221 〔注〕使物自若,无门者也;付天下之自安,无毒者也。毒,治也。
222 〔疏〕毒,治也。如水如镜,应感虚怀,既不预作也。
223 一宅而寓于不得已,
224 〔注〕不得已者,理之必然者也,体至一之宅而会乎必然之符也。
225 (疏〕宅,居处也。处心至一之道,不得止而应之,机感冥会,非预谋也。
226 则几矣。
227 〔注〕理尽于斯。
228 〔疏〕几尽也。应物理尽于斯也矣。
229 绝迩易,无行地难。
230 〔注〕不行则易,欲行而不践地,不可能也;无为则易,欲为而不伤性,不可得也。
231 〔疏〕夫端居绝逵,理在不难;行不践地,故当不易。亦犹无为虚寂,应感则易;有为思虑,涉物则难。其理铃然,故与斯譬矣。
232 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
233 〔注〕视听之所得者粗,故易欺也;至于自然之报细,故难为也。则失真少者,不全亦少;失真多者,不全亦多;失得之报,未有不当其分者也。而欲违天为伪,不亦滩乎。
234 〔疏〕夫人情驱使,其法赢浅,所以易欺;天然驭用,斯理微细,是故难矫。故知人问涉物,叉须率性任真也。
235 闻以有翼飞者矣,未闻以无翼飞者也;闻以有知知者矣,未闻以无知知者也。
236 〔注〕言必有其具,乃能其事,今无至虚之宅,无由有化物之实也。
237 〔疏〕夫乌无六翩,铃不可以传空;人无二智,亦未能以接物也。
238 瞻彼阕者,虚室生白,
239 〔注〕夫视有若无,虚室者也。室虚而纯白独生矣。
240 〔疏〕瞻,观照也。彼,前境也。阕,空也。夫观察万有,悉皆空寂,故能尽其心室,反照真源,而智惠明白,随用而生。白,道也。
241 吉祥止止。
242 〔注〕夫吉祥之所集者,至虚至静也。
243 〔疏〕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徵。止者,凝静之智。言吉祥善福,止在凝静之心,凝静之心亦能致吉祥之善应也。
244 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
245 〔注〕若夫不止于当,不会于极,此为以应坐之日而驰骛不息也。故外敌未至而内已困矣,岂能化物哉。
246 〔疏〕苟不能形同稿木,心若死灰,则虽容仪端拱,而精神驰骛,可谓形坐而心驰者也。
247 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
248 〔注〕夫使耳目闭而自然得者,心知之用外矣。故将任性直通,无往不冥,尚无幽昧之责,而况人问之累乎。
249 〔疏〕徇,使也。夫能令根窍内通,不绿于物境,精神安静,志外于心知者,斯则外遣于形,内忘于智,则集体黜聪,虚怀任物,鬼神冥附而舍止,不亦当乎。人伦钻仰而归依,固其宜矣。故《外篇》云,无鬼责无人非也。
250 是万物之化也,禹舜之所纽也,伏羲几莲之所行终,而况散焉者乎。
251 〔注〕言物无贵贱,未有不由心知耳目以自通者也。故世之所谓知者,岂欲知而知哉?所谓见者,岂为见而见哉?若夫知见可以欲而为得者,则欲贤可以得贤,为圣可以得圣乎?固不可矣。而世不知知之自知,因欲为知以知之;不见见之自见,因欲为见以见之;不知生之自生,又将为生以生之。故见目而求离朱之明,见耳而责师旷之聪,故心神奔驰于内,耳目竭丧于外,处身不适而与物的不冥矣。不冥矣,而能合乎人问之变,应乎世世之节者,未之有也。
252 〔疏〕是,指,斥之名也,此近指以前心斋等法,能造化万物,孕育苍生也。伏牛乘马,号日伏牺,姓风,号太昊。几还者,三皇已前无文字之君也。言此心斋之道,夏禹虞舜以为应物纲纽,伏牺几还行之以终其身,而况世问凡鄙疏散之人,轨辙此道而欲化物。
253 叶公子高将使于齐,问于仲尼曰:王使诸梁也甚重,
254 〔注〕重其使,欲有所求也。
255 〔疏〕楚庄王之玄孙尹成子,名诸梁,字子高,食采于叶,僭号称公。王者,春秋实为楚子,而僭称王。齐,即姜姓太公之裔。其先禹之四岳,或封于吕,故谓太公为吕望。周武王封太公于营丘,是为齐国。齐楚二国,结好往来,王帛使乎,相继不绝,或急难而求救,或问罪而请兵,情事不轻,委寄甚重,是故诸梁忧虑,询道仲尼也。
256 斋之待使者,盖将甚敬而不急。
257 〔注〕恐直空报其敬,而不肯急应其求也。
258 〔疏〕斋侯逵尔往来,心无真实,至于迎待楚使,甚自殷动,所请事情,未达依允。奉命既重,预有此忧。
259 匹夫犹未可动也,而况诸侯乎。吾甚栗之。
260 〔疏〕匹夫鄙志,尚不可动,况乎五等,如何可动。以此而量,甚为忧栗之也。
261 子尝语诸梁也曰: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惧成。
262 〔注〕夫事无小大,少有不言以成为惧者耳。此仲尼之所曾告诸梁也。
263 〔疏〕子者,仲尼。寡之言少。夫经营事绪,抑乃多端。虽复大小不同,而莫不以成遂为惧适也。故诸梁引前所禀,用发后机。
264 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患;
265 〔注〕夫以成为惧者,不成则怒矣。此楚王之所不能免也。
266 〔疏〕情若乖阻,事不成遂,则有人伦之道,刑罚之忧。
267 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
268 〔注〕人息虽去,然喜惧战于胸中,固已结冰炭于五藏矣。
269 〔疏〕喜则阳舒,忧则阴惨。事既成遂,中情允惬,变昔日之忧为今时之喜。喜惧交集于一心,阴阳勃战于五藏,冰炭聚结,非息如何?故下文云。
270 若成若不成而后无患者,唯有德者能之。
271 〔注〕成败若任之于彼而莫足以息心者,唯有德者乎。
272 〔疏〕安得丧于灵府,任成败于前涂,不以忧喜累心者,其唯盛德焉。
273 吾食也执粗而不臧,爨无欲清之人。
274 〔注〕对火而不思冻,明其所撰俭薄也。
275 〔疏〕臧,善也。清,凉也。承命严重,心怀怖惧,执用粗养,不暇精膳。所候既其检薄,爨人不欲思冻,然火不多,无热可避之也。
276 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
277 〔注〕所撰检薄而内热饮冰者,诚忧事之难,非美食之为。
278 〔疏〕诸梁晨朝受诏,暮夕饮冰,足明怖惧忧愁,内心需灼。询道情切,达照此怀也。
279 吾未至乎事之情,而既有阴阳之患矣;事若不成,必有人道之患。是两也,
280 〔注〕事未成则唯恐不成耳。若果不成,则恐惧结于内而刑网罗于外也。
281 〔疏〕夫情事未决,成败不知,而忧喜存怀,是阴阳之患也。事若乖舛,铃不成遂,则有人臣之道,刑网斯及。有此二息,何处逃愆?
282 为人臣者不足以任之,子其有以语我来。
283 〔疏〕忝为人臣,滥充末使,位高德薄,不足任之。子既圣人,情兼利物,又有所以,幸来告示。
284 仲尼曰: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
285 〔疏〕戒,法也。寰寓之内,教法极多,要切而论,莫过二事。二事义旨,具列下文。
286 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
287 〔注〕自然结固,不可解也。
288 〔疏〕夫孝子事亲,尽于爱敬。此之性命,出自天然,中心率由,故不可解也。
289 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问。
290 〔注〕千人聚,不以一人为主,不乱则散。故多贤不可以多君,无贤不可以无君,此天人之道,叉至之宜。
291 〔疏〕夫君臣上下,理固又然。故忠臣事君,死成其节,此乃分义相投,非关天性。然六合虽宽,未有无君之国。若有罪责,亦何处逃愆。是以奉命即行,无劳进退。
292 是之谓大戒。
293 〔注〕若君可逃而亲可解,则不足戒也。
294 〔疏〕结成以前君亲大戒义矣。
295 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296 〔疏〕夫孝子养亲,务在顺适,登仕求禄,不择高卑,所遇而安,方名至孝也。
297 夫事其君者,不择事而安之,忠之盛也;
298 〔疏〕夫乱臣事主,事尽忠贞,无夷险,安之若命,岂得拣择利害,然后奉行,能如此者,是忠臣之盛美也。
299 自事其心者,一反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300 〔注〕知不可奈何者命也而安之,则无哀无乐,何易施之有哉。故冥然以所遇为命而不施心于其问,泯然与至当为一而无休戚于其中,虽事几人,犹无往而不适,而况君亲乎。
301 〔疏〕夫为道之士而自安其心智者,体违顺之不殊,达得丧之为一,故能涉哀乐之前境,不轻易施,知穷达之铃然,岂人情之能制。是以安心顺命,不乖天理,自非至人玄德,孰能如前也。
302 为人臣子者,固有所不得已。行事之情而忘其身,
303 〔注〕事有铃至,理固常通,故任之则事齐,事齐而身不存者,未之有也,又何用心于有身哉。
304 〔疏〕夫臣子事于君父,铃须致命尽情,有事即行,无容拣择,忘身整务,固是其宜。苟不得止,应须任命也。
305 何暇至于悦生而恶死。夫子其行可矣。
306 〔注〕理无不通,故当任所遇而直前耳。若乃信道不笃而悦恶存怀,不能与至当俱往而谋生虑死,未见能成其事者也。
307 〔疏〕既曰行人,无容悦恶,奉受君命,但当适齐,有何闲日谋生虑死也。
308 丘请复以所闻: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
309 〔注〕近者得接,故以其信验亲相靡服也。
310 远则必忠之以言,
311 〔注〕遥以言传意也。
312 〔疏〕几交游邻近,则以性情靡顺;相去遥远,则任言以表忠诚。此仲尼引己所闻劝戒诸梁也。
313 言必或传之。夫传两喜两怒之言,天下之难者也。
314 〔注〕夫喜怒之言,若过其实,传之者宜使两不失中,故未易也。
315 〔疏〕以官表意,或遣人传,彼此相投,乍相喜怒。为此使乎,人闲未易。
316 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
317 〔注〕溢,过也。喜怒之言常过其当也。
318 〔疏〕溢,过也,彼此两人,互相善怒,若其顺情,则美恶之言叉当过者也。
319 凡溢之类妄,
320 〔注〕嫌非彼言,似传者妄作。
321 〔疏〕类,似也。夫溢当之言,体非真实,听者既疑,似使人妄构也。
322 妄则其信之也莫,
323 〔注〕莫然疑之。
324 〔疏〕莫,致疑貌也。既似传者妄作,遂生不信之心,莫然疑之也。
325 莫则传言者殃。
326 〔注〕就传过言,似于诞妄。受者有疑,则传言者横以轻重为罪也。
327 〔疏〕受者生疑,心怀不信,传语使乎,殃祸斯及。
328 故《法言》曰:传其常情,无传其溢言,则几乎全。
329 〔注〕虽闻临时之过言而勿传也,必称其常情而要其诚致,则近于全也。
330 〔疏〕夫处涉人问,为使实难,叉须未察常情、铃使宾主折中,不得传一时喜怒,致两言有问。能如是者,近获全身。夫子引先圣之格言,为当来之轨辙也。
331 且以巧阙力者,始乎阳,
332 〔注〕本共好戏。
333 常卒乎阴,
334 〔注〕欲胜情至,潜兴害彼。
335 〔疏〕阳,喜也。阴,怒也。夫较『力相戏,非无机巧。初始戏雊,则情在喜惧;逮乎终卒,则心生忿怒,好胜之情,潜以相害。世间喜怒,情使例然。此举阙力以譬之也。
336 泰至则多奇巧;
337 〔注〕不复循理。
338 〔疏〕忿怒之至,欲胜之甚,则情多奇谲,巧诈百端也。
339 以礼饮酒者,始乎治,
340 〔注〕尊卑有别,旅酬有次。
341 常卒乎乱,
342 〔注〕湛湎淫泱也。
343 〔疏〕治,理也。夫宾主献酬,自有伦理,侧弁之后,无后尊卑,初正卒乱,物皆如此。举饮酒之为譬。
344 泰至则多奇乐。
345 〔注〕淫荒纵横,无所不至。
346 〔疏〕宴赏既酣,荒淫斯甚,当歌屡舞,无复节文,多方奇异,欢乐何极。
347 凡事亦然。始乎谅,常卒乎鄙;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348 〔注〕夫烦生于简,事起于微,此必至之势也。
349 〔疏〕几情常事,亦复如然。莫不始则诚信,终则鄙恶;初起简步,后铃巨大。是以烦生于简,事起于微。此合喻也。
350 言者,风波也;行者,实丧也。
351 〔注〕夫言者,风波也,故行之则实丧矣。
352 〔疏〕夫水因风而起波,譬心因言而喜怒也。故因此风波之言而行喜怒者,则丧于实理者也。
353 夫风波易以动,实丧易以危。
354 〔注〕故遗风波而弗行,则实不丧矣。
355 夫事得其实,则危可安而荡可定也。
356 〔疏〕风鼓水波,易为动荡,譬言丧实理,危殆不难也。
357 故忿设无由,巧言褊辞。
358 〔注〕夫忿怒之作,无他由也,常由巧
359 言过实,偏辞失当。
360 〔疏〕夫施设忿怒,更无所由,每为浮伪巧言偏辞馅佞之故也。
361 兽死不择音,气息第然,于是并生心厉。
362 〔注〕譬之野兽,蹴之穷地,意急情尽,则和声不至而风息不理,第然暴怒,俱生疣疵以相对之。
363 〔疏〕夫野兽因窘,迫之穷地,性命将死,呜不择音,气息第郁,心生疵疾,忽然暴怒,搏噬于人。此更起譬也。
364 克核太至,则必有不肖之心应之,而不知其然也。
365 〔注〕夫宽以容物,物叉归焉。克核太精,则鄙吝心生而不自觉也。大人荡然放物于自得之场,不苦人之能,不竭人之欢,故四海之交可全。
366 〔疏〕夫克切责核,逼迫太甚,则不善之心钦然自应,情事相感,物理自然。是知躁则失君,宽则得众也。
367 苟为不知其然也,孰知其所终。
368 〔注〕苟不自觉,安能知祸福之所齐诣也。
369 〔疏〕夫急躁件物,铃拒之理,数自相召,不知所以。且当时以不肖应之,则谁知终后之祸者邪?
370 故《法言》曰:无迁令,
371 〔注〕传彼实也。
372 〔疏〕承君令命,以实传之,不得以临时喜怒辄为迁改者也。
373 无劝成,
374 〔注〕任其自成。
375 〔疏〕直陈君令,任彼事情,无劳劝奖,强令成就也。
376 过度益也。
377 〔注〕益则非任实。
378 〔疏〕安于天命,率性任情,无劳添益语言,过于本度也。
379 迁令劝成殆事,
380 〔注〕此事之危殆。
381 〔疏〕改于君命,强劝彼成,其于情事,大成危殆。
382 美成在久,
383 〔注〕美成者任其时化,譬之种植,不可一朝成。
384 〔疏〕心之所美,率意以成,不由劝奖,故能长久。
385 恶成不及改,
386 〔注〕彼之所恶而劝强成之,则悔政寻至。
387 〔疏〕心之所恶,强劝而成,不及多时,寻当改悔。
388 可不慎与。
389 〔疏〕处涉人世,街命使乎,先圣法言,深宜戒慎。
390 且夫乘物以游心,
391 〔注〕寄物以为意也。
392 〔疏〕夫独化之士,混迸人间,乘有物以遨游,运虚心以顺世,则何殆之有哉。
393 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
394 〔注〕任理之铃然者,中庸之符全矣,斯接物之至也。
395 〔疏〕不得已者,理之叉然也。寄叉然之事,养中和之心,斯真理之造极,应物之至妙者矣。
396 何作为报也。
397 〔注〕当任齐所报之实,何为为齐作意于其问哉。
398 〔疏〕率己运命,推理而行,何须预生亿度,为齐作报故也。
399 莫若为致命。此其难者。
400 〔注〕直为致命最易,而已喜怒施心,故难也。
401 〔疏〕直致率情,任于天命,其自简易,岂有难耶。此其难者,言不难也。
402 颜阖将傅卫灵公太子,
403 〔疏〕姓颜,名阖,鲁之贤人也。太子,刻职也。颜阖自鲁适卫,将欲为太子之师傅也。
404 而问于莲伯玉曰:有人于此,其德天杀。
405 〔疏〕姓连,名环,字伯玉,卫之贤大夫。剧赎察天然之凶德,持杀戮以快心。既是卫国之人,故言有人于此。将为储后之傅,故询道于哲人。
406 与之为无方,则危吾国;与之为有方,则危吾身。
407 〔注〕夫小人之性,引之轨制则僧己,纵其无度则乱邦。
408 〔疏〕方,犹法也。禀性凶顽,不履仁义。与之方法,而轨制憎己,所以危身,纵之无度,而荒淫颠叠,所以亡国o
409 其知适足以知人之过,而不知其所以过。
410 〔注〕不知民过之由已,故罪责于民而不自改。
411 〔疏〕己之无道,曾不恢革,百姓有罪,株戮极深。唯见黔首之愆,不知过之由己。既知如风靡草,是知责在于君。
412 若然者,吾奈之何?
413 〔疏〕然,犹如是。将奈之何,询道蓬环,故陈其所以。
414 蓬伯玉曰:善哉问乎。戒之,慎之,正一汝身哉。
415 〔注〕反覆与会,俱所以为正身。们疏戒,汤也。己身不可率耳。防慎储君,勿轻犯触,身履正道,随烦机宜。前则欺其能问,后则示其方法也。
416 形莫若就心,莫若和。
417 〔注〕形不乖逢,和而不同。
418 〔疏〕身形从就,不乖君臣之礼。心智和烦,迸混四事济之也。
419 虽然,之二者有息。
420 〔疏〕前之二条,略标方衍。既未尽善,犹有其息累也。
421 就不欲入,
422 [注]就者形顺,入者遂与同。
423 〔疏〕郭注云,就者形顺,入者遂与同也。
424 和不欲出。
425 〔注〕和者义济,出者自显伐。
426 〔疏〕心知和顺,方便接引,推功储君,不显己能,斯不出也。
427 形就而入,且为颠为灭,为崩为蹶。
428 〔注〕若遂与同,则是类危而不扶持,与彼俱亡矣。故当模格天地,但不立小异耳。
429 〔疏〕颠,覆也。灭,绝也。崩,坏也。蹶,败也。形容从就,同入彼恶,则是类危而不扶持,故政类覆灭绝,崩厌效壤,与彼祺亡也矣。
430 心和而出,且为声为名,为妖为孽。
431 〔注〕为显取之,且有含垢之声;济彼之右,被许恶其胜己,妄生妖草。故当闷滩著晦,玄同光尘,然肢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
432 〔疏〕反物为妖。草,灾也?虽复和衫〞光同尘,而自显出己智,不能韬光晦述,故有齐彼之名。剧绩恶其胜'''"已;谓其妄生妖草,故以事而害之。
433 彼且为婴兄,亦与之为婴兄;彼且为无叮畦,亦与之为无呵畦;彼且为无崖,亦与之为无崖。达之,入于无疵。
434 〔注〕不小立圭角以逆其鳞也。
435 〔疏〕盯,评也。畦,垮也。与,共也。入,会也。夫处世接物,其道定难。不可遂与和同,亦无容邮顿一生乖件。或伺婴兑之愚鄙,且复无知;或气田野之无畦,略无界畔;纵奢移之责求,任凶猛之杀戮。然彼导之以德,齐之以礼。达斯趣者,方会无累之道也。
436 汝不知夫螳娘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437 〔注〕夫螳维之怒臂,非不美也;以当车辙,显非敌耳。今知之所无奈何而钦强当其任,即螳维之怒臂也。
438 〔疏〕螳箩,有斧虫也。夫螳娘鼓怒其臂以当轩车之辙,虽复自恃才能之美善,而铃不肚举其职任。喻颜阖欲以己之才能以当储君之势,何异乎螳蚊怒臂之当车辙也。
439 戒之,慎之。积伐而美者以犯之,几矣。
440 〔注〕积汝之才,伐汝之美,以犯此人,危殆之道。
441 〔疏〕积,蕴蓄也。而,汝也。几,危也。既傅储君,应须戒慎,今乃蕴蓄才能,自矜汝美,犯触威势,叉致危亡。
442 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
443 〔注〕恐其因有杀心而遂怒也。
444 〔疏〕汝颇知世有养虎之法乎?猪羊之类,不可生供猛兽,恐其因杀而生啧怒也。
445 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也;
446 〔注〕方使虎自啮分之,则因用力而怒矣。
447 〔疏〕汝颇知假令以死物投兽,犹须先为分次,若使虎自啮分,恐因用力而怒之也。
448 时其饥饱,达其怒心。
449 〔注〕知其所以怒而顺之。
450 〔疏〕知饥饱之时,达喜怒之节,通于物理,岂复危亡。
451 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
452 〔注〕顺理则异类生爱,逆节则至亲交兵。
453 〔疏〕夫顺则悦媚,虎狼可以驯狎;逆则杀害,至亲所以交兵。养己之道既同,涉物之方无别也。
454 夫爱马者,以筐盛矢,以娠盛溺。
455 〔注〕矢溺至贱,而以宝器盛之,爱马之至也。
456 〔疏〕蜃,大蛤也。爱马之矢,意在贵重。屎溺至贱,以大蛤盛之,情有所滞,遂至于是也。
457 适有蚊赢仆绿,
458 〔注〕仆仆然群著马。
459 而批之不时,
460 〔注〕虽救其息,而掩马之不意。
461 则缺衔毁首碎胸。
462 〔注〕掩其不备,故惊而至此。
463 〔疏〕仆,聚也。扮,拍也。衔,勒也。适有蚊虫,相聚缘马,主既爱惜,率然扮之,意在除害。不定时节,掩马不意,忽然惊骇,于是马缺街勒,挽破辔头,人遭蹄踏,碎胸毁首者也。
464 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
465 〔注〕意至除息,率然扮之,以致毁碎,失其所以爱矣。故当世接物,逆顺之际,不可不慎也。
466 〔疏〕亡,犹失也。意之所在,在乎爱马,既以毁损,即失其所爱。人问涉物,其义亦然,机感参差,即遭祸厄,拊马之喻,深宜慎之也。
467 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砾社树。
468 〔疏〕之,适也。曲辕,山名也。其道屈曲,犹如嵩山之西有报辕之道,即斯类也。砾,木名也。社,土神也。祀封土日社。社,吐也,言能吐生万物,故谓之社。而匠是工人之通称,石乃巧者之私名。其人自鲁适齐,涂经曲道,睹兹异木,拥肿不才。欲明处涉人问,叉须以无用为用。
469 其大蔽牛,絮之百围,
470 〔疏〕絮,约束也。砾社之大,特高常木,枝叶覆荫,木蔽千牛,以绳束之,围赢百尺。江南《庄》本多言其大蔽牛,无数千字,此本应错。且商丘之木,既结驷千乘,曲辕之树,岂蔽一牛?以此格量,数千之本是也。
471 其高临山千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
472 〔疏〕七尺日仞。此树直练岑岑七十馀,尺然后挺生枝干,蔽日捎云。堪为船者,旁有数十木之大也。其状如是也。
473 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
474 〔疏〕辍,止也。木大异常,看者甚众。唯有匠石知其不村,行涂直过,曾不留视也。
475 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之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
476 〔疏〕门人惊砾社之盛美,乃任立以观看。自负使以从师,未见村其若此怪大匠之不顾,走及,遂以谘询。
477 曰:已矣,勿言之矣。
478 [疏〕已,止也。匠石知大木之不村,非世俗之所用,嫌弟子之辞费,诃令止而勿言也。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
479 〔疏〕砾木体重,为船即沉,近土多败,为棺椁速朽。疏散之树,终于天年,亦是不材之木,故致闲散也。
480 以为器则速毁,
481 〔疏〕人问器物,贵在牢固。砾既疏脆,早毁何疑也。
482 以为门户则液构,以为树则蠹。
483 〔疏〕备,脂汁出也。蠹木,内虫也,为门户则津液备而脂出,为梁柱则蠹而不牢。
484 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485 〔注〕不在可用之数,故曰散木。
486 〔疏〕闲散疏脆,故是不材之木,涉用无堪,所以免于早夭。
487 匠石归,砾社见梦曰:汝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
488 〔注〕凡可用之木为文木。
489 〔疏〕恶乎,犹于何也。若,汝也。予,我也。可用之木为文木也。匠石归寝,砾社感梦,问于匠石;汝将何物比并我故?为当将我不材散木邪?为当比予于有用文章之木邪?
490 夫租梨橘柚,果菰之属,
491 〔疏〕夫在树曰果,租梨之类;在地曰放,瓜瓠之徒。汝岂比我于此之辈者耶?
492 实孰则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拮击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
493 〔注〕物皆以自用伤。
494 〔疏〕夫果萝之类,其味甚话,子实既熟,即遭剥落,于是大枝折折,小枝发泄。此岂不为滋味能美,所以用苦其生。毁辱之言,即斯之谓。且春生秋落,乃尽天年;中涂打击,名为横天。而其识无情,世俗人物,皆以有用伤夭其生,故此结言莫不如是。拾,打也。
495 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
496 〔注〕数有醉睨己者,唯今匠石明之耳。
497 为予大用。
498 〔注〕积无用乃为济生之大用。
499 〔疏〕不村无用,叉获全生,砾社求之,其来久矣。而庸拙之匠,疑是文木,频来顾昤,欲见诛邻,惧夭斧斤,万乎死地。今逢匠伯,鉴我不材,方得全生,为予大用。几,近也。
500 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
501 〔注〕若有用,久见伐。
502 〔疏〕向使我是文木而有村用,久遭万截,夭折斤斧,岂有此长大而寿年乎。
503 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
504 〔疏〕汝之与我,皆造化之一物也,与物岂能相知。奈何哉,假问之辞。
505 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
506 〔注〕以戏匠石。
507 〔疏〕匠石以不材为散,砾社以材能为无用,故谓石为散人也。汝炫才南华真经注疏卷五能于世俗,故邻于夭枉;我以疏散而无用,故得全生。汝是近死之散人,安知我是散木耶?托于梦中,以戏匠石也。
508 匠石觉而诊其梦。
509 〔疏〕诊,占也。匠石既觉,思量睡中,占候其梦,说向弟子也。
510 弟子曰:趣取无用,则为社何邪?
511 〔注〕犹嫌其以为社自荣,不趣取于无用而已。
512 〔疏〕砾木意趣,取于无用为用全其生者,则何为为社以自荣乎?门人未解,故起斯问也。
513 曰:密。若无言。彼亦直寄焉,
514 〔注〕社自来寄耳,非此木求之为社也。
515 〔疏〕若,汝也。彼,谓社也。汝但慎密,莫轻出言。彼社之神,自来寄托,非关此木梁为社也。
516 以为不知己者诟厉也。
517 〔注〕言此木乃以社为不知己而见辱病也,岂荣之哉。
518 〔疏〕诟,辱也。用此社神为不知我以无用为用,贵在全生,乃横来寄托,深见诟病,翻为羞耻,岂荣之哉。
519 不为社者,且几有万乎。
520 〔注〕本自以无用为用,则虽不为社,亦终不近于蓊伐之害。
521 〔疏〕木以疏散不村,故得全其生道,假令不为社树,岂近于蓊伐之害乎。
522 且也彼其所保与众异,
523 〔注〕彼以无保为保,而众以有保为保。
524 〔疏〕疏散之树,以无用保生,文木之徒,以才能夭折,所以为其异之者也。
525 而以义誉之,不亦远乎。
526 〔注〕利人长物,禁民为非,社之义也。夫无用者,泊然不为而群才自用,用者各得其叔而不与焉,此无用之所以全也。汝以社誉之,无绿近也。
527 〔疏〕夫散木不材,禀之造物,赖其无用,所以全生。而社神寄托,以成诟厉,更以社义赞誉,失弥远。
528 南伯子景游乎商之丘,见大木焉有异,结驷千乘,隐将花其所籁。
529 〔注〕其枝所阴,可以隐饱千乘。
530 〔疏〕伯,长也。其道甚尊,堪为物长,故为之伯,即南郭子秦也。商丘,地名,在梁宋之域。驷马日乘。簌,荫也。子茶于宋国之中,经于商丘之地,遇见大木,异于寻常,树本赢长,枝叶茂盛,垂阴布影,隐覆极多,连结车乘,可庇四千匹马也。
531 子蔡曰:此何木也哉?此必有异材。
532 〔疏〕子茶既堵此木,不识其名,疑有异能,故政斯大。
533 夫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俯而视其大根,则轴解而不可以为棺椁;
534 〔疏〕轴解者,如车轴之转,谓转心木也。周身为棺,棺,完也。周棺为椁也。夫粱栋须直,巷曲所以不堪;棺椁藉牢,解散所以不固也。
535 咕其叶,则口烂而为伤;嗅之,则使人狂醒,三日而不已。
536 〔疏〕玖舌咕叶,则唇口烂伤;用鼻嗅之,则醉闷不止。醒,病酒也。
537 子蔡曰: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于此其大也。
538 〔疏〕通体不村,可谓全生之大才;众诸无用,乃是济物之妙用;故能不夭斤斧而荫庇千乘也。
539 嗟乎神人,以此不材。
540 〔注〕天王不才于百官,故百官御其事,而明者为之视,聪者为之听,知者为之谋,勇者为之折。天何为哉?玄默而已。而群村不失其当,则不村乃村之所至赖也。故天下乐推而不厌,乘万物而无害也。
541 〔疏〕夫至人神矣,阴阳所以不测;混逵人问,和光所以不耀。故深根固蒂,长生久视,舟船庶物,荫覆黔黎,譬彼砾社,方兹异木,是以嗟欺神人用,不材也者,大材也。
542 宋有荆氏者,宜揪柏桑。
543 〔疏〕荆氏,地名也。宋国有剧氏之地,宜此揪柏桑之三木,悉皆端直,堪为村用。此略举文木有村所以夭折,对前散木无用所以全生也。
544 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代者斩之;
545 〔疏〕两手曰拱,一手曰把。狙猴,频猴也。代,根也,亦折也。拱把之木,其村非大,适可斩为折概,以击奸孺猴也。
546 三围四围,求高名之丽者斩之;
547 〔疏〕丽,屋栋也,亦言小船也。高名,荣显也。三尺四尺之围,其木稍大,求荣华高屋显好名船者,辄取之也。
548 七围八围,贵人富商之家求禅傍者斩之。
549 〔疏〕禅傍,棺村也。亦言:棺之全一边而不卑合者谓、之禅傍。七八尺围,其木极大,贵富之室,商贾之家,求大板为棺村者,当斩取之也。
550 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夭于斧斤,此材之患也。
551 〔注〕有村者未能无惜也。
552 〔疏〕为有甩,故不尽造化之年,而中涂夭于工人之手,斯皆以其村能为之息害也。
553 故解之以牛之白颗者与豚之亢鼻者,与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适河。
554 〔注〕巫祝解除,弃此三者,铃妙选辞具,然后敢用。
555 〔疏〕颗,额也,亢,高也。痔,下漏病也。巫祝陈刍狗以祠祭,选牛豕以解除,叉须精简纯色,择其好者,展如在之诚敬,庶冥感于鬼神。今乃有高鼻折频之豚,白频不辞之犊,痔漏秽病之人,三者既不清洁,故不可往于灵河而设祭奠者也。古者将人况河以祭河伯,西门豹为邺令,方断之,即其类是也。
556 此皆巫祝以知之矣,
557 〔注〕巫祝于此亦知不村者全。
558 所以为不祥也。此乃神人之所以为大祥也。
559 〔注〕夫全生者,天下之所谓祥也,巫祝以不村为不祥而弗用也,彼乃以不祥全生,乃大祥也。神人者,无心而顺物者也。故天下之所谓大祥,神人不逆。
560 〔疏〕女曰巫,男曰现。祝者,执板读祭文者也。祥,善也。巫师祝史解除之时,知此三者不堪享祭,故弃而不用,以为不善之物也。然神圣之人,知伴造化,知不村无用,故得全生。是知白颗亢鼻之言,痔病不祥之说,适是小巫之鄙情,岂日大人之通智。故才不全者,神人所以为吉祥大善之事也。
561 支离疏者,颐隐于齐,肩高于顶,
562 〔疏〕四肢离析,百体宽疏,遂使颊颐隐在脐问,肩膊高于顶上。形容如此,故以支离为名也。
563 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牌为胁。
564 〔疏〕会撮,高竖貌。五管脏脸也。五脏之脸,并在人背,古人头髻,皆近顶后。今支离残病,偃喽低头,遂使脏脸头髻,悉皆向上,两脚牌股孪缩而迫于胁肋也。
565 挫缄治懈,足以蝴口;
566 〔疏〕挫缄,缝衣也。治懈,洗洗也。蝴,饲也,庸役身力以饲养其口命。
567 鼓荚播精,足以食十人。
568 〔疏〕荚,小箕也。精,米也。言其扫市场,鼓箕荚,播扬土,简精粗也。又解:鼓荚,谓布著敷卦兆也。播精,谓精判吉凶辫精灵也。或扫市以供家口,或卖卜以活身命,所得之物可以养十人也。
569 上徵武士,则支离攘臂于其问;
570 〔注〕恃其无用,故不自窜匿。
571 〔疏〕边蕃有事,徵求勇夫,残病之人,不堪征讨,自得无惧,攘臂遨游,恃其无用,故不窜匿。
572 上有大役,则支离以有常疾不受功;
573 〔注〕不任作役故。
574 〔疏〕国家有重大摇役,为有疯疾,故不受其功程者也。
575 上与病者粟,则受三锺与十束薪。
576 〔注〕役则不与,赐则受之。
577 〔疏〕六石四斗曰钟。君上忧怜鳏寡,矜恤贫病,形残既重,受物还多。故郭注云,役则不预,赐受之者也。
578 夫支离其形者,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又况支离其德者乎。
579 〔注〕神人无用于物,而物各得自用,归功名于群村,与物冥而无进,故免人问之害,处常美之实,此支离其德也。
580 〔疏〕夫支离其形,犹忘形也;支离其德,犹忘德也。而况支离残病,适是忘形,既非圣人,故未能忘德。夫忘德者,智周万物而反智于愚,明并三光而归明于昧,故能成功不居,为而不恃,推功名于群有,与物冥而无述,斯忘德者也。夫忘形者犹足'以养身终年,免乎人间之害,何况忘德者耶。其胜劣浅深,故不可同年而语矣。是知支离其德者,其唯圣人乎。
581 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
582 〔注〕当顺时直前,尽乎会通之宜耳。世之衰盛,蔑然不足觉,故曰何如。
583 〔疏〕何如,犹如何也。之,适也。时孔子自鲁之楚,合于宾馆。楚有贤人,姓陆,名通,字接舆,知孔子历聘,行歌讥刺。凤兮凤兮,故哀欺圣人,比于来仪应瑞之乌也,有道即见,无道当亿,如何怀此圣德,往适衰乱之邦者耶。
584 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585 〔注〕趣当尽临时之宜耳。
586 〔疏〕当来之世,有怀道之君可应聘者,时命如驰,故不可待。过往之时,尧舜之主,变化已久,亦不可寻。趣合当时之宜,无劳瞻前顾后也。
587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
588 〔注〕付之自尔,而理自生成。生成非我也岂为治乱易节哉。治自求成,故遗成而不败,乱自求生,故忘生而不死。
589 〔疏〕有道之君,休明之世,圣人弘道主教,成就天下。时逢暗主,命属荒年,适可全生远害,韬光晦述。
590 方今之时,仅免刑焉。
591 〔注〕不瞻前顾后,而尽当今之会,冥然与时世为一,而后妙当可全,刑名可免。
592 〔疏〕方,犹当。今丧乱之时,正属衰周之世,危行言逊,仅可免于刑戮,方欲执逵应聘,不亦妄乎。此接舆之词,讥诮孔子也。
593 福轻乎羽,莫之知载;
594 〔注〕足能行而放之,手能执而任之,听耳之所闻,视目之所见,知止其所不知,能止其所不能,用其自用,为其自为,恣其性内而无纤芥于分外,此无为之至易也。无为而性命不全者未之有也;性命全而非福者,理未闻也。故夫福者,即向之所谓全耳,非假物也,岂有寄鸿毛之重哉。率性而动,动不过分,天下之至易也;举其自举,载其自载,天下之至轻也。然知以无崖伤性,心以欲恶荡真,故乃释此无为之至易行彼有为之至难,弃夫自举之至轻而取夫载彼之至重,此世之常息也。
595 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596 〔注〕举其性内,则虽负万钧而不觉其重也;外物寄之,虽重不盈锱铢,有不胜任者矣。为内,福也,故福至轻;为外,祸也,故祸至重。祸至重而莫之知避,此世之大迷也。
597 〔疏〕夫视听知能,各有涯分。止于分内,可以全生;求其分外,铃遭夭折。全生所以为福,夭折所以为祸。而分内之福,轻于鸿毛,贵竞之徒,不知载之在己;分外之祸,重于厚地,执迷之徒,不知避之去身。此盖流俗之常患者也,故寄孔陆以彰其累也。
598 已乎已乎,临人以德。殆乎殆乎,画地而趋。
599 〔注〕夫画地而使人循之,其迩不可掩矣;有其己而临物,与物不冥矣。故大人不明我以耀彼而任彼之自明,不得我以临人而付人之自得,故能弥贯万物而玄同彼我,泯然与天下为一而内外同福也。
600 〔疏〕已,止也。殆,危也。仲尼生衰周之末,当浇季之时,执持圣进,历国应聘,频遭斥逐,屡被诋诃。故重言已乎,不如止而勿行也。若用五德临于百姓,拾己效物,叉致危亡,犹如画地作逵,使人走逐,徒费功劳,无由得掩,以己率物,其义亦然也。
601 迷阳迷阳,无伤吾行。
602 〔注〕迷阳,犹亡阳也。亡阳任独,不荡于外,则吾行全矣。天下皆全其吾,则凡称吾者莫不皆全也。
603 〔疏〕迷,亡也。阳,明也,动也。陆通劝其尼父,令其晦进韬光,宜放独化之无为,忘遣应物之明智,既而止于分内,无伤吾全生之行也。
604 吾行部曲,无伤吾足。
605 〔注〕曲成其行,各自足矣。
606 〔疏〕部,空也。曲,从顺也。虚空其心,随顺物性,则几称吾者各自足也。
607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
608 〔疏〕寇,伐也。山中之木,杞梓之徒,为有材用,横遭寇伐。膏能明照,以充灯炬,为其有用,故被煎烧。岂独膏木,在人亦尔。
609 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610 〔疏〕桂心辛香,故遭斫伐;漆供器用,所以割之;俱为才能,夭于斤斧。
611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612 〔注〕有用则与彼为功,无用则自全其生。夫割肌肤以为天下者,天下之所知也。使百姓不失其自全而彼我俱适者,悦然不觉妙之在身也。
613 〔疏〕揪柏橘抽,膏火桂漆,斯有用也。曲辕之树,商丘之木,白颗之牛,亢鼻之豕,斯无用也。而世人皆炫己才能为有用之用,而不知支离其德为无用之用也。故郭注云,有用则与彼为功,无用则自全乎其生也。
URN: ctp:ws345465
Enjoy? Please help. 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17. Comments? Please raise them her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