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伏天反而要驱寒?是的!一定要避开这6件事

 昵称39788563 2017-07-13

本文指导专家?

王宜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食疗营养部主任

孙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医师

常玉英 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唐萍 北京同仁医院验光配镜中心技术总监

王洪武 北京煤炭总医院呼吸科主任

刘启泉 河北省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三伏天反而要驱寒?是的!一定要避开这6件事

入伏之后,有些事千万不能做

以下为正文?

从7月12日起,最毒辣的三伏天来了!今年三伏一共40天,比以往更长,更要注意暑期养生。

初伏:7月12日~7月21日

中伏:7月22日~8月10日

末伏:8月11日~8月20日

今日开始,世间的五行属性由“火”变为“土”。庚日为金,属大肠,大肠与肺相表里,头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都是庚日,为温煦肺经阳气,也是驱散内伏寒邪的最佳时机。三伏调理阳虚、气虚、血虚,效果是一年中最好的,错过再等一年!

入伏后,这六件事千万不要做

三伏天反而要驱寒?是的!一定要避开这6件事

1、让颈椎吹空调

颈椎对着空调吹,周围的软组织会产生病变,形成肌肉和皮下组织的慢性炎症,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后果。建议室内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5摄氏度,肩背部不要直对着空调。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医师孙宇指出,颈椎病的发病初期就是肩背酸痛或单纯脖子疼痛

2、让肠胃受凉

夏季是肠道疾病的高发期。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常玉英指出,这是因为天气炎热,致使人的脑肠反射受到影响,胃肠道功能减弱造成的。

专家建议,这个季节少吃太凉的东西,尤其早晨起床时和晚上临睡前。如果一定要吃凉拌食物时,不妨加点姜或芥末,可以暖胃、杀菌。

3、晨练太早

三伏天反而要驱寒?是的!一定要避开这6件事

夏季晨练时间不宜早于6点。

研究表明,夏季空气污染物在早晨6点前,烧煤和汽车尾气排放等产生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各种有害物质在空气中聚集较多,正是污染的高峰期,呼吸了这些污浊的空气对人体会产生有害的影响。

另外,日出之前,因为没有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附近非但没有过多新鲜氧气,相反积存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对健康不利。

特别提醒:晨练前一定要多喝水,因为夜晚睡眠时,皮肤及呼吸道每小时要散发20-30克水分,加上尿液的排泄,晨起时机体已处于脱水状态,容易引发高血压、脑溢血、脑血栓、心绞痛、心肌梗塞等。

4、喝水过快

喝水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在肠内被吸收,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如果心脏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心肌梗死。

专家建议,要少量多次喝水。不要一次猛喝,应分多次喝,且每次饮用量少,以利于人体吸收。每次以100~150毫升为宜,间隔时间为半个小时。也不能贪凉,10度以上的温水对身体最好。

5、眼睛被晒

三伏天反而要驱寒?是的!一定要避开这6件事

在烈日下,眼睛是最脆弱的器官。

北京同仁医院验光配镜中心技术总监唐萍医师介绍,为了保护眼睛,要预防光对眼睛的损伤,尤其需注意紫外线、蓝光和眩光对眼睛的影响。

另有专家提醒,眼睛喜凉怕热,不注意防晒,很容易提前老化,并引发各类眼疾。如果要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外出,最好戴上太阳镜、帽子或打遮阳伞。

6、家里灰太多

夏天闷热、湿度大,使得灰尘更容易附着在空气里,进入人的皮肤和体内,进而引发哮喘、鼻炎等多种疾病。建议夏天应增加清洁的次数,两三天打扫一次。

做好七件事,一年不生病

1、伏天开空调,26℃最合适

北京煤炭总医院呼吸科主任王洪武提醒,夏天患呼吸系统疾病的人越来越多,这与人们长时间呆空调房内有关。鼻塞、流涕、头痛、失眠、内分泌失调等都是所谓的空调病的典型症状。

专家建议,室内外温差不应太大,一般在8℃至10℃左右。夏天虽然可能出现38℃以上的高温天气,但是一天中大多数时间的温度都在35℃以下,所以26℃左右的室内温度是比较合适的。而且一般开空调两三个小时后就应该开开窗户透透气,大约半个小时左右。

2、入伏不熬夜,还要睡好午觉

“阳气者烦劳则张”,当人辛苦劳累时,反而容易出现阳气张扬上亢的情况,这就是通常讲的“虚火”。

三伏这几天应该要补一个午觉,30~60分钟都可以。过了1个小时的午觉,就会影响晚上的睡眠了。一般夜晚不要超过12点睡觉。

3、伏羊一碗汤,不用开药方

三伏天反而要驱寒?是的!一定要避开这6件事

很多人认为牛羊肉仅是冬天进补的佳品,在夏天吃容易上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食疗营养部主任王宜表示,实际上这种观点是对牛羊肉滋补性的一个认识误区。中国养生讲究“三因原则”(即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无论食物、药物的使用关键是在于针对体质、气候、地域来受用的。

伏天吃牛羊肉、喝羊肉汤,强身健体,滋阴补气。俗话有“伏羊一碗汤,不用开药方”,足以见羊肉在伏天的效用。

特别提醒:有牙痛、上火、发烧感染症状和体质偏热的人,应忌食热性肉类。

夏天吃伏羊,水液损失很大,容易使人体电解质出现紊乱,老年人、孕妇、幼儿等身体较弱的群体,均不适宜大量排汗。

4、多喝绿茶,补水同时去火

三伏天反而要驱寒?是的!一定要避开这6件事

大量补水是防止中暑的最佳方法。

补水时,可以喝点绿茶。因为伏天人体流失的不仅是水分,很多电解质也会流失掉。绿茶清热去火,其所含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还可以对人体流失的电解质进行迅速补充,进而维持体液的动态平衡,能够帮助消除倦意,提神醒脑。

河北省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刘启泉指出,茶叶所含的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多种成分,不但有解除油腻,帮助消化,减肥作用,而且还对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5、游泳,最避暑的锻炼

三伏天反而要驱寒?是的!一定要避开这6件事

夏天锻炼,专家特别推荐游泳,因为水的散热能力比空气高15倍,游泳时人体能够保持体温恒定,不易中暑。

值得注意的是,泳池当然清凉又舒服,但是长时间游泳或者浸泡,会带走你身体的大量热量,凉气进入毛孔,抵抗力差会引起感冒等症状。我相信全力地游40分钟左右,运动量是足够的。

此外,在气温较高、阳光较强的中午、下午是不适合户外运动的,容易被晒伤,还会增加中暑、脱水等风险。最好选择傍晚,这时气温相对低,阳光也不那么强烈。

6、健脾多吃玉米,喝绿豆汤,多吃维生素含量高的蔬果

三伏天反而要驱寒?是的!一定要避开这6件事

夏天没胃口、没有食欲是不少人的通病。脾胃为后天之本,吃不好就会引发很多问题。忌吃性质寒凉,易损伤脾气的食品,忌吃味厚滋腻,容易阻碍脾气运化功能的食品,忌吃利气消积,容易耗伤脾气的食品。如:苦瓜、冬瓜、海带、螃蟹、鸭子等。

宜食用平补的食物,如玉米,它是一种健康粗粮,具有调中健胃、益肺宁心的作用,夏天很多人食欲不好,经常吃点玉米很好。另外,玉米还有辅助降血糖、降血压的作用。

绿豆有祛湿健脾的作用。中医认为,绿豆煮汤能够消暑益气、清热解毒,对于轻度中暑,头昏头痛、胸闷气短、无汗烦热症状能够起到治疗效果。

还应该适当多吃蔬果,特别是维生素含量高的蔬果,如西红柿、西瓜、黄瓜等。

患有日光性皮炎的人需要注意,要少吃光敏性食物,如芹菜、菠菜等。这些食物会加速皮肤对于光的敏感性,加重对紫外线的过敏。

7、穿棉质衣裤,排汗能力强

棉质材料的衣服不仅因为棉质材料穿着舒服,更因为棉质材料吸汗、透气是非常适合夏天穿着的衣服。夏天选择内衣时,选择棉质的内衣,因为内衣是贴身衣服,所以内衣的吸汗程度重要。

此外,深色衣服吸热能力强,可以选择颜色较浅的衣服,如白、浅黄、淡粉、浅蓝等颜色。

还要注意,睡觉时,不要赤膊,要身穿睡衣,这样可以护好腹部,防止“风邪”进入体内,伤及脏腑。?

本文参考治疗来源:健康时报、浙江名医馆、72物候元气生活,可同时关注我们的微信号“大医论道”:这里没有谣言、没有小道消息,只有权威专家讲述的经过验证的健康指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