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战机大量使用减速伞着陆是一种落后的体现吗

 卓尔不凡36 2017-07-13
近日,某杂志刊登了歼20降落时使用减速伞的照片,引发了网友关于战斗机降落时增阻方式的讨论。有些人认为中国战机大量使用减速伞着陆是一种落后的体现,因为美国战机着陆很少使用减速伞。那么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歼20战机的2016号原型机,使用减速伞着陆照片。)

  减速伞,又称阻力伞,是飞机在着陆时释放出来拖于后面的伞具,利用增加空气阻力的原理使战斗机减速,从而达到减小战斗机降落滑跑距离的目的。而战斗机在接地的时候速度相当高,对于飞机气动外形和飞控系统设计年代较早的二代机来说,接地速度常常超过300公里/小时;即使是兼顾高低速性能、大幅强化低速飞行能力的三代机和四代机,接地速度也会超过200公里/小时。而为了让着陆速度如此之高的战机迅速停下,目前世界各国的主流减速增阻方式有两种——一是减速伞与起落架刹车装置配合使用,另一种则是单纯依靠刹车盘减速。


  (F-22的着陆减速方式就是单纯地依靠碳刹车盘进行减速。)

  实际上,直接单纯地依靠刹车制动进行刹车简单易行,效率高,但是刹车盘和轮胎的磨损非常厉害,飞机着陆滑跑时的动能转变成刹车盘的热能,会导致刹车装置迅速升温,随之引发的严重的热效应甚至可能直接导致刹车装置丧失刹车性能,最终刹车失灵,酿成惨重后果。


  (2017年3月14号,印尼一架F-16因刹车装置失灵而坠毁,所幸飞行员并无大碍。)

  早期国产战机由于国产刹车盘的性能不过关,因此频繁使用减速伞在着陆时进行减速。当然,减速伞也有其缺点。当战机使用减速伞着陆时,滑跑一定距离后必须抛掉减速伞,以免让战机尾喷口所喷射的灼热尾流所烧毁,避免引发火灾。所以此时必须有地勤人员去跑道捡起被抛掉减速伞,并重新安装在战机上。这无疑增加了地勤人员的负担,也降低了出动效率。


  随着国产刹车装置的不断进步与成熟,在歼10上成功应用了国产第三代碳-碳刹车盘,使刹车效率和可靠性大幅提高。因此,国产三代机和未来所交付的四代机都会采用减速伞和碳-碳刹车装置这一复合着陆减速方式,即可满足出动效率的要求,经济性也合乎标准,非常适合中国国情。至于美国空军战机只采用刹车盘和很少使用减速伞的原因,只能说美国一向财大气粗惯了。目前中国在刹车装置领域与美国并无明显差距,采用不同的着陆减速方式,并无谁更先进与否可言,只能说是国情不同罢了。

  作者:长空牧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