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三百群共享课(14)--《1小时学会做后期(下)-ACR通用型影调制作法》】

 gbkY 2017-07-13

【周三共享公开课】 

源于:柒摄影自有40个摄影群,每周周三的群课程对社会摄影群公开,后来形成今天的规模约两百个摄影群的免费共享摄影课程,因为具有较大一定的覆盖能力和几万的听众,引起摄影界的老师青睐,因此每期都邀请到摄影水平和实操经验丰富的名师来授课。

形式:名师在“柒摄影群主群”中以图文形式授课,之后进入“群主群”的群主把课程转播回自己的摄影群中。

摄影群加盟共享课办法:请群主直接联系柒摄影负责人老柒(微信号:cf76666),认同周三共享课程的规定即可。

周三共享课程规定:1、能每周三晚上转播,两次未转播视作违规。2、完整地转播摄影课程全部内容,包括摄影名师的推广内容,对故意不转推广的摄影群视作违规。3、违反柒摄影周三共享课堂的群主群的其它群规。4、违规摄影群主将被“请”出群主群,并收回转播圈,不做任何解释。

【嘉宾简介】 

赵鹏,研究生学历,硕士讲师,PS教科书作者,ACR后期创始人。

自1995年起使用PS,曾任教Adobe官方培训中心,现场授课超过2000课时。受邀出版《大师之路》及《毫无PS痕迹》书籍。所著教材在线阅读达2亿次,拥有300万读者,书评网中评分位居同类书籍榜首,在相关教学领域被广泛引用。其首创的以《一分钟后期》为代表的ACR一站式后期制作法,为广大无PS基础的摄影爱好者开启了进入后期领域的大门。

微信号:zpaway

【老柒有话说】 

大家晚上好,有到我们每周周三的共享课时间了,首先我们感谢来百群共享课上课的老师和我们辛勤转播的群主,因为你们的劳动才几万名摄影爱好者从中收益。本期我们百群周三共享课再次荣幸地邀请到主讲嘉宾:赵鹏老师,他的一个课程在中国非常著名,请允许我告诉大家。

【大师之路课程】告别PS做后期!新一代数码后期制作法已经面世!手机/电脑随时学!需要购买这个课程可以到以下原文阅读链接中购买,但是本周各位在群中听课是免费的。下面有请赵鹏老师:


      大家好,再次感谢柒摄影和各位管理员、转播员,让我们再次相聚到一起来探讨一些关于后期制作的话题。本期的主题是《ACR通用型影调制作法》。

因为上一次有许多朋友问,这次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ACR。


ACR是一个独立插件,它本身已经包含在PS软件中,用PS打开raw格式的照片时ACR就会启动。

此外也可以通过Bridge(简称BR)启动ACR,这样不用安装PS也可以用。我们推荐大家使用BR+ACR的方式来制作后期。我们的系统教学也是基于此方式进行的。


ACR也有自己的版本,主要体现在操作性和所支持的相机类型上,可在不更改PS和BR的前提下单独升级ACR。

Bridge目前最新版本CC2017,ACR目前最新版本9.10.1,可以从大师之路百度共享中下载,地址为:https://pan.baidu.com/s/1jIMb0fc


我们也准备了ACR的系统学习课程,《一分钟后期》协会培训版,由现场实际授课制作而来,全程视频讲解,完成学习后即可掌握包括本课在内的后期制作知识,可独立快速制作参赛级后期作品。

具体请参见柒摄影发布的课程链接。


【注意】今晚的课程内容较多,在理解上可能有些难度,我们尝试将课程尽量叙述的简单明了,并且对于每一个影调实例都附加了小视频便于大家观看。所列实例均为ACR独立制作,并未使用其他软件。

在了解了亮度的划分及高光阴影的概念后,对于照片的后期处理就有了一个切入点。那就是先判断照片中的亮度划分是否合理。

高光和阴影的分布是否正确,高光部分有没有过曝,阴影部分有没有欠曝。


如果有上述现象存在的话,就在全局设定中相应对其进行调整。我们可以按照上一次的内容来继续。下图是未经全局调整的原图。

【注意】红色标注表示高光区,蓝色标注表示阴影区,黄色标注表示参数或重点项目。


在拍摄人物时常会遇到面部曝光不足的情况,这也属于阴影区,如果要突出人物,在处理策略中就应当提升这部分阴影。天空部分无疑属于高光区,有可能的话尽量压暗些,有时候可还原出蓝天或云彩细节。


下图是初步处理的效果,通过在全局提升阴影下降高光,使得人物面部的亮度得到了增强,天空区域经过压暗后也可以看到比原先更明显的电线。



那么现在我们已经得到了一张全局曝光正确的照片,如下图。


好的,现在可以进入我们的主题了,这张照片的主体应该很容易判断,就是那个拿着扇子的人物,这个在前期拍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这就是后期影调三部曲的第一步:确定主体。


在这里我们也要明确一个概念,后期是前期拍摄的延续,是基于前期拍摄的,因此提升前期质量永远是摄影的主旋律。后期能力的提高可以反哺前期并为前期提供更多的创作空间(如降噪技术可解放前期ISO上限等),但拍摄时机、机位选择等依然是重点。


在理解了高光阴影的概念后,现在我们要接触后期处理的第二部分知识:改变亮度分布。

此方法可以创造视觉重点,增强画面影调,从而提升照片的主体表达力。如下图是目前本例照片的状态,虽然从画面占比中可以看出主体为前景人物,但就整体亮度的分布情况来看,全片几乎是平均的。


由于目光容易被较亮的部分吸引,因此适当下降除主体之外其余部分的亮度,可有效引导视线停留在主体部分,增加主体的视觉权重。

这就是后期影调三部曲的第二步:引导视线。


【注意】为了让图示效果明显,范例中都会使用较大的参数,实际制作时可适当降低些。本课其余范例均同。

在ACR中实现对比的方法很简单,使用椭圆工具为画面添加上亮度变化即可。效果对比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位于画面左方的几处原本位于高光区的部分,在调整后变为了阴影区。这样就制造出了亮度变化,使远离主体的区域亮度被降低,从而在明暗对比上增强了主体的视觉权重。


由于这种亮度改变是渐进的,不易被察觉,但视线会不自觉地被较亮部分所吸引。大家在实际操作时应避免形成过于剧烈的反差。有一种在四周做暗角的方法,其本质也是营造亮度变化,增加画面中心部分的视觉权重。


接下来就是后期影调三部曲的第三步:挖掘视觉元素。


所谓挖掘视觉元素,就是指在经过了基本明暗对比制作的照片中,查找一些有利于主题表达的视觉元素,将其予以突出或淡化。

突出的方法有加亮、偏暖、高饱和、清晰。

淡化的方法反之,为压暗、偏冷、低饱和、模糊。


上图其实就是对主体以外的区域进行的一种淡化,方法为压暗。

挖掘视觉元素的效果一来是可以增强画面的主体感染力。可以为简单的明暗对比增添上更多的交错变化。使得画面的亮度分布看起来更加立体。也淡化了单纯的明亮变化所形成的呆滞感。那么下面我们就对这张图的区域中,查找一些有利于我们这张照片主题表达的视觉元素,黄色圆圈处为视觉元素。

可以看到共有三处视觉元素,旗帜、地面、窗户。而他们的处理方法是前两者突出(加亮),最后一个淡化(压暗)。

因为我们觉得他这个旗帜是这个民俗活动的有效成分,应该予以体现。

而地面是这个活动的一个特色,就是沿着地面的炭火踩踏过去,因此这个炭火部分要给它体现出来,不能压暗应该还原亮度。

而背景的那个窗户由于靠近主体且亮度较高,为了避免在亮度上与主体造成冲突,因此应该将它压暗。



好的,现在我们再来明确一下后期影调制作的三步曲,他们分别是:

1确定主体

2引导视线

3查找元素

其中确定主体就不用再细说了。引导视线就是采用对比法,最通用的就是明暗对比和冷暖对比。查找元素就是对画面中有价值的部分予以突出,无价值就淡化。我们本课的所谓通用型影调制作法就是指这个。


这些在ACR中实现都非常简单,但本次公开课时间有限,具体ACR操作细节还需要大家自行学习。我们还是集中精力来讲解理念。掌握了理念之后,无论是用ACR还是PS或者其他的软件,都可以按照这个思路来制作,也都能制作出满意的作品,因此我们强调的不是技术,而是创意的实现。只是相比之下ACR实现起来最快最好,可以为创意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这才是我们推广ACR一站式制作法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制作作品,或者为一幅重点作品花更多的创意时间,而不是把时间都消耗在技术操作上。


下面我们再看几个例子,从中大家就可以看出后期三部曲的脚印了。

下图上方为原图,这个主体肯定是人物,然后下图使用了明暗对比来淡化压暗周围区域。至此就完成了前两步了。即确定主体为人,然后使用明暗对比法突出人物。


下图为视觉元素的查找,即对画面中有利于主题表达的一些部分进行了突出(加亮)。



对视觉元素判定的不同,就可以做出不同表现细节的作品,如下图就是两幅稍显不同的作品,两者在整体光影对比上是相同的,区别就在于视觉元素的提取部位不同。

下图还附加了冷暖对比,在人物上方的天空制作出了冷色调,与人物的暖色调形成对比反差。


这种不同的视觉元素判断实际上体现了每个人对同一张作品的不同感受。我们在此并不评论效果的优劣,我们坚持的观点是,只要这个效果中表达出了你心中的创意,那就是好的。而心中的创意,会随着时间的增加和经验的积累,逐步变得更加成熟,这需要一定的过程。大家一开始看这些效果,可能觉得自己做不到,这其实并不是做不到,而是没想到。而之所以没想到,是因为所掌握的技术水平限制了自身的想象力。比如某些效果的技术实现很难,或者做起来花很多时间,这就使得我们不能去想,或者说不敢去想。只有消除了后期制作的技术壁垒之后,让大家的创意能够尽可能快的转化为现实后,我们的创意才可以得到释放。


因为每天坐在电脑前的时间其实是很有限的。如果要花费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才能实现一个效果的话,那整个的后期制作过程就会显得沉重和乏味。

PS软件本身的复杂程度决定了如果使用它制作此类影调后期,将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操作上,且难以修改,这无形中就压缩了创意的空间。而如果使用ACR,由于其操作简单,每一个创意都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转化为现实。这就增加了创意空间,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花在思考上。而创意才是决定作品最终质量的首要因素。比如我们所说的视觉元素的提取,这其实就是一个十分依赖创意的过程,你花的时间少,就不可能找出很丰富的视觉元素,而只有花多点时间在思考上和在不断的实验对比上,才可以得到好效果。


现在让我们继续来观看几个范例,下图为一副人像后期作品的对比。人像摄影肯定主体都是人物了,这就不用再说明了。

按照人物为主体的前提,对画面中的亮度分布进行了更改,降低所有比人物面部亮的区域,包括衣服、景物等。这样就可以保持人物具备较大的主体权重。

感谢美女小马提供肖像授权,微信号:523127994



下图为一张航拍照片的后期处理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在下方的处理效果中,对后面的山体和云海进行的压暗和偏冷的处理,这样就使得它与前景的山峰有了冷暖和明暗对比。


下图是一副纪实类照片,拍摄的是正在铺马路的工人,上图为原图,下图为一个基础的影调制作效果,可以看出已经将偏暗的主体人物提亮了,也压暗了右侧的灯光。从亮度分布来说也已经比较合理了。


但细致来看,在主体人物周围还存在高亮度的图像,这些都会在无形中抢占主体的亮度权重,有必要的话可以将其进行淡化。下图就对画面中的路灯和树干进行了淡化处理。


下图是一个制作陶罐的特写照片,在经过基础影调制作后,将主体保持在手部,其余地方予以压暗处理,整体效果已经不错了。也就是确定主体和引导视线都已经做到了。


但是放大到细节来看,应该从陶罐周围查找一些部位出来,作为视觉元素予以突出,将其从被压暗的状态还原出来。

如下图所示,这些还原的部位对陶罐起了一个烘托的作用,也令整体的亮度分布更加丰富。


下图是一副人像摄影作品的后期前后对比,不难看出其突出了人物面部,压暗了四周所有部分,但对树干上的光斑进行了元素提取。


下图是一幅生态照片的例子,拍摄的是一个叉尾太阳鸟在吸取花蜜的样子。

从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到影调分布的变化,相比左边的原图,右边的效果图中对鸟身进行了明显的提亮,使得它看起来更加鲜亮。

然后对背景的树叶也进行了一个明暗过渡变化,使得视觉重点明显地钉在鸟身上。而相比之下,原图中的亮度分布就缺少这样的引导性。

这个例子中还对鸟身的羽毛进行了一些锐化和加强,可能在这里看不明显。


下图演示的人像范例则对人物的面部进行了突出,对靠近面部的衣服进行了压暗。这是为了防止衣服抢占面部的亮度权重。然后也对手中的书卷进行了适当处理以配合整体氛围。


下图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因为由于原图的构图问题,人物与天空合在一起,很难单独对人物进行有效的提亮,因此采用了一种对“主体承载物”进行提亮的理念。

即对人物下方的桥面进行提亮引导视线,让观众将注意力集中到人物附近的桥面上,再传递到对人物的判断上。

这张照片中的视觉元素提取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主体承载物”的确定,以及画面中其他部分的突出或淡化。


下图上方是原片,下方是划分了简单明暗对比的效果。可以看出在划分明暗对比后,整体画面已经有了一个明显的对比,主题也得到了有效的突出,这算是完成了前两步。


而下图则反映了第三部的操作,即视觉元素的提取,可以看出在黄色标记处的改变。


分别是将背景塑料布压暗,左后方石头压暗、任务左手的提亮,以及工具作用点的提亮。比较有特点的是对人物小臂的过渡处理,因为小臂部分太亮会抢占面部权重,太暗又缺少情节交代,因此采取了过渡式压暗处理,在不造成影响的同时还增强了小臂的质感。


下图为一个手工陶器作坊的场景,左边为原图,右边为使用了明暗对比的效果,可以看出光线已经集中在人物身上。


下图的左方为原始的光影分布效果,而右方为经过了光影再调整的效果。可以看到原先背景中的一些瓦罐得到了突出,这样有利于体现整个作坊的工作氛围。近处的地面进行了压暗,为的是进一步凸显人物的亮度,增加人物的视觉权重。


当然可能并不是所有朋友都认同这样的效果,这没有关系,我们的目的是告诉大家可以有这样一种方法来实现你的创意,至于创意的方向和程度,那就因人而异了。从上述几个例子可以看出,只要掌握了后期影调制作的理念,可以适用于风光、人像、民俗、纪实、生态等各类照片的处理。是大一统的理念。


摄影的本质就是光线的艺术,只要我们能够实现后期操纵光线的分布,我们就可以实现对任何类型照片的处理,是一种通用型影调制作手法。需要的只是针对各类题材不同的主体判断和相应的调节程度。


原则上使用ACR制作的后期作品都可以投稿纪实类,当然这也与具体的操作幅度有关。只要没有出现太反常规或反自然的调整效果就没有大问题。

关于照片影调的制作,其实并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专利。

黑白胶片时代的后期处理是通过暗房技术控制照片中各区域的亮度,如加亮和减暗。


下图就是一幅照片的后期处理计划表和处理效果。虽然我们并不清楚计划表中的具体单位和取值标准,但依然可以结合通常的摄影知识加以理解。


对比可以看出,暗房后期处理提亮了地面和背景,使黑色的人物在画面中更加凸显。这在人物左方那根柱子上最明显,本来明显是比较暗的柱子,硬是被提成了白色。而他这样处理的目的,就是避免柱子抢占人物衣服的亮度权重。只不过我们都是在暗中体现亮物,而这张片是在亮中体现暗物,本质上依然还是明暗对比法。

完整的摄影活动包含了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两个部分,即便是在早期的黑白胶片时代,后期也依旧存在。只是我们现在使用电脑,后期变得人手可及。明星的照片也是经过后期处理的,对车门反光部分做了增亮。使得本来看不清楚的倒影变得清晰。


每当我们惊叹于胶片时代的摄影作品总是呈现出一种较好的视觉效果时,我们所不知道的是,这些照片都是经过后期处理的。这与我们在现实中的拍摄体验也是相同的,就是同样一个风景,哪怕是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地点拍出来的,你的照片就是不如别人的好看。自己拍的都很差,别人拍的都是大片。实际上,你与那些大片之间就差了一个后期,差了一个通用型影调制作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