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例】肠套叠一例

 青红 2017-07-13

【临床资料】

  男婴,3个月大,因发烧、呕吐、咳嗽、鼻塞、呼吸急促1天就诊于急诊科,使用阿奇霉素和类固醇激素后临床症状好转,诊断为病毒毛细支气管炎,出院。第二天儿科门诊复查时发现呼吸道症状好转,但出现鲜红色血便,尿量减少,据食,体重下降,轻至中度脱水。

图一

图二

【影像表现】
  腹部X线平片和临床症状提示小肠梗阻,怀疑是否为肠套叠引起,行腹部超声检查。
  图1示肠管呈“靶环征”,图2示“假肾征”,符合肠套叠的诊断。随后,予以灌肠数次,肠套叠未能复位。转诊到上级医院。
【诊断】
  肠套叠
【讨论】
  疑为肠套叠时可采用的影像学方法包括:X线平片,超声和灌肠造影。超声检查肠套叠诊断准确性高(敏感性97.9%,特异性97.8%),且无电离辐射,同时可以排除其他需鉴别诊断的疾病,超声成为目前疑为肠套叠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肠套叠超声典型征象为:横切面呈 “靶环征”,外圆呈均匀的低回声,为远端肠壁回声,中间和内部2个环状不均质低回声带,是被套入的近端肠管水肿、坏死,内部不均匀稍强回声为套入段肠管内容物及渗出液等;纵切面呈“假肾征”是指超声检查时见到的中心呈高回声周围被低回声区包绕的肾形肿块回声。
【结论】

  疑为肠套叠的儿童应首选腹部超声检查。

图二

【影像表现】
  腹部X线平片和临床症状提示小肠梗阻,怀疑是否为肠套叠引起,行腹部超声检查。
  图1示肠管呈“靶环征”,图2示“假肾征”,符合肠套叠的诊断。随后,予以灌肠数次,肠套叠未能复位。转诊到上级医院。
【诊断】
  肠套叠
【讨论】
  疑为肠套叠时可采用的影像学方法包括:X线平片,超声和灌肠造影。超声检查肠套叠诊断准确性高(敏感性97.9%,特异性97.8%),且无电离辐射,同时可以排除其他需鉴别诊断的疾病,超声成为目前疑为肠套叠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肠套叠超声典型征象为:横切面呈 “靶环征”,外圆呈均匀的低回声,为远端肠壁回声,中间和内部2个环状不均质低回声带,是被套入的近端肠管水肿、坏死,内部不均匀稍强回声为套入段肠管内容物及渗出液等;纵切面呈“假肾征”是指超声检查时见到的中心呈高回声周围被低回声区包绕的肾形肿块回声。
【结论】

  疑为肠套叠的儿童应首选腹部超声检查。

编译:陈娟 来源:医学界影像与介入频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