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日本小庭院枯山水的置石艺术

 柏石斋崖柏 2017-07-13

一、枯山水的概念特征、历史发展及产生原因

(一)概念

枯山水又称干山水、假山水。枯山水是日本园林的精华,一种独具日本特色的庭院形式,是在没有任何水的环境中,不使用任何水的元素仅利用山石、白沙、矮丛及苔藓等材料,象征性的表现山水、景观的一种庭院形式,属于日本传统庭院形式当中的禅宗庭院的一种,是一种带有浓厚的东方哲学思想的庭院形式,具有很高的思想性。把枯山水称为假山水,主要是针对园中无水而言。它最早见于平安时代藤原时期的造园书《作庭记》中。即在没有池水溪流的地方仅立山石而名之为枯山水。但是,最初的枯山水一词与现在像我们所说的像龙安寺石亭那样以砂代水的意义还是有区别的:现在的枯山水有喻指倾向,即以砂拟水、以石代岛的做法。

(二)历史发展概况

枯山水最早见于平安时代藤原时期。枯山水的产生有几方面的原因,最主要的是作为枯山水发源地的京都当时缺水;另一个原因是日本有大量石材,砾、砂、石应有尽有,而且石最能反映日本的国土环境。枯山水发展成熟的原因是佛教禅宗和茶道的发展,把禅和茶两种文化意义注入枯山水中。

在镰仓时代,枯山水一词换成了“乾山水”或“乾泉水”。江户时代却很少提及枯山水。但是不管名称怎么变,其本质意义还是无水之庭,只不过再后来的园林中加入了文化的含义,在形式上进行了深化。由原来的只是断壁悬崖和荒坡野岭发展为以砂代水、以岛拟石、富于哲理、包罗宇宙的形态。13世纪,源自中国的另一支佛教宗派“禅宗”在日本流行,它使日本园林设计更趋于严谨。禅宗园林是为精神自律而设计的无水庭园,为反映禅宗修行者所追求的“苦行”及“自律”精神,庭院内几乎不使用任何开花植物。在修行者看来,花朵是华而不实且容易凋逝的,会纷扰人的沉思。因此,禅宗园内的造景元素多具有静止、不变的色调,如常绿树、苔藓、沙、砾和石等。在枯山水庭园内,营造出一种“增之一分则太多,减之一分则太少”的园林景观。灌木、小桥、岛屿,甚至水体等常用的造园要素均被剔除,仅留下岩石、天空和土地等,运用及其简单的材料,而能创造出不凡景观,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产生极大的心灵震撼,着实令人赞叹。

二、枯山水置石手法特点

(一)枯山水置石的特点

1.范围较小,有明显的边界线。枯山水庭园的面积较小,一般不超过1000平方米,所以被叫做庭院或庭园。

2.以砂代水,以石代山。用以表现他们所追求的那种永恒不变的东西。

3.通常不能进入。传统的枯山水庭园是专门供人从寺院的阁楼或是高处观看的,一般不可以进入园内游览。

4.含义深邃。枯山水庭园是受禅宗影响而设计的园林,虽内容简单,甚至匮乏,只是砂、砾、苔藓等,但其对人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常给人一种空灵神秘之感。

(二)置石要素

1.主石

石”在日本有宗教象征意义。日本人视“石”为神祭拜,石庭园便成为一处神圣场所。而岩石的选择及配置自然在枯山水庭园中有特殊重要性。岩石则采用的花岗岩、片魔岩等有个性的石种,还有浅色系的沉淀性岩石,如岩石或火山岩等。岩石的设计布局要经过反复推敲,一般设置多为单数,三五块岩石为一组,注重大小搭配,造型生动而富有整体韵律感。由于石块呈不规则状,铺设时要加强石块之间的呼应与协调。

2.卵石

直径常在50-150毫米,它适于表达一条弯曲的枯河道或水滨轮廓。也可以铺砌在

屋顶檐口下方的地面,既防止滴落的雨水溅起泥土并破坏地面,又成为庭园内部的一条装饰带

3.砂砾

日本枯山水庭院中多用一层细石覆盖面积较大的裸土,以保持地表干爽、清洁,同时,这些砂石也可作为设计作品的一幅背景。因为,禅宗修行者看来,留在地表的每一脚印都很刺眼。所以,枯山水庭园多选料细砂石,或粗解后的花岗岩,或直径6、7毫米的碎石,也可用直径约12毫米的碎石。这类砂石会有多种颜色,从黄褐色到蓝色到近乎黑色,而造园的最佳颜色是浅灰白色或浅灰色,以为主石和植物的深色调提供一种中色背景。经过仔细耙制,这些砂砾可形成各式纹路,通常情况下,质问可喻静水,小波纹可喻轻缓溪流,大波纹可喻急流,“z”形折纹可喻海中撒网,同心圆纹可喻雨水溅落池中或鱼儿出水,涡旋纹可喻有限空间隐喻漩涡,叠加的半圆纹可喻浪涛或波浪击岸。

(三)置石手法分析

日本园林的置石艺术独具一格,种类多样且布局严格规定。

1.按产地和形色综合分类

有御影石、小松川石类、根府川石类、大谷石类安山岩类、青石类和其它石类

2.按石材质地分

有大理石、砂岩、绿泥片岩、凝灰岩、花岗岩及其它石类

3.按石景构成方法分

可分为置石类、堆石类和敷石类。置石类用于景石、石组、踏脱石(茶室门口的一个功能石)、洗手钵、井筒、石灯笼、门柱、碑石和雕刻等;堆石类用于石墙、界边石、台阶石、石桥、泷石、护岸石、喷泉石、贴面石等;敷石类用于园路、飞石、延段、条石、砾石路、散水石、檐内石、界边石、洲浜石、池底石、敷沙石等。

4.按构成石景的数量分

有单石景、二石景、三石景、四石景、五石景、六石景、七石景、八石景、九石景、群石景等。

单石景一般是按独立须弥山的样式做成单个高大的石景。

二石景也是源于佛教中和尚坐禅用的坐禅石。其中一个主石,一个副石。坐禅石以矮扁为特征,一高一低,一大一小,顾盼有神。有时是由阳石和阴石构成,有时是由三尊石简化而来的二立石。

三石景做的最多的就是按佛教理论做成的三尊石,主石石释迦石,侧石是不动石和阿弥陀石。但名称还有其他说法,如中尊释迦石,侧尊是普贤石和文殊石;中尊药师如来石,侧尊日光菩萨石和月光菩萨石;中尊阿弥陀如来石,侧尊观音菩萨石和势至菩萨石。三尊石按“品”字立法。它有时不是单独构成,而是与泷石组合在一起。此时,它一定位于泷口源头部分。另外,茶庭大师千力休创立茶庭时,确定了洗手钵石组的最简单的三石组合:洗手钵、添石和前石。

四石景常做成洗手钵石组,其中有洗手钵、置灯石、搁桶石、踏脚石的四石组合法。

五石景常按五行理论构成。日本园林里安石的形态分成五种:灵象石(锥形)、体胴石(立峰形)、心体石(扁平形)、枝形石(树桩形)、寄脚石(卧牛行)。这五种石按相生相克而有二石组、三石组、四石组、五石组四类。二石组中有相异行二石组和相似形二石组两类十体(灵初组、灵易组、心信组、风胎组、礼体组、枝脚组、二相组、主胎组、初灵组、风体组);三石组有八体:灵心脚组、灵阳脚组、灵胴脚组、灵枝心组、灵心胴组、灵枝脚组、心体脚组、心枝胎组;五石组有具足形组、安谧形组、传统式组。另外,在洗手钵石组中有洗手钵、添石、手灯石、搁筒石、踏脚石的五石组法。

六石景常做成龟岛、鹤岛和泷口的形式。一个完整的鹤岛通常有一个鹤首石、一个鹤尾石、两个鹤足石、两个鹤羽石;一个完整的龟岛常由一个龟头石、一个龟尾石、四个龟足石构成。泷口石组最常组合是一个守护石、两个童子石、一个受水石、一个分水石、一个回叶石;另外洗手钵石组中有洗手钵、手灯石、搁筒石、踏脚石、传石和控石的六石组合。

七石景多与三石景和五石景结合,形成固定式的“七五三”石景。也就是七个一组,三个一组和五个一组配合。

九石景做成九山八海的形式。

群石景一般是十个以上的石景。三组者以七五三石和追逃石最普遍。

追逃石是以一个中心石为中心,左右各置一个石组,每组景石形成内聚空间和直线排列,但左右两组一定是左右手式对称,几乎不用镜面对称,看起来好像两组石头围绕中心石进行绕圈,一逃一追十分有趣。

十六石组构成十六罗汉游行的景观,如京都的杂华院枯山水、京都的酬恩庵东庭枯山水,故它们都被称为十六罗汉庭。

八阵庭是依诸葛亮八卦阵的格局布置的群石,它是遣唐使大江维时从中国学过去的,以象征鱼鳞、鹤翼、长蛇、偃月、锋光、方圆、横轭、雁行等八种动物和天象。在江户时代,它作为武人的军事阵图而受到重视,在平面上置石演绎八卦,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布置龙、凤、鸟、地、虎、天、蛇、云等八种吉凶物象。

最复杂而且具有固定模式的景石组当属佛菩萨石。它由主人岛、客人岛和中岛作为前景,以背山作为背景,其中有50余景石的固定搭配。每块石块都被赋予一定的佛教意义和名称,如弥陀三尊、大日三尊、释迦三尊、观音、势至、夜叉、风天、火天、日天、月天、地天、罗刹天、香井、嬉井、葬井等。

(四)精神内涵

日本是一个海岛国家,国土面积小,资源少,因此,日本的枯山水园林,无论是面积还是构成要素,都体现“小”的特点。唯其小,便于精雕细琢、匠心独运,将每一处细节做到极致。日本人在园林的构造中力求用很小的要素、很少的物体来表现意味深长的东西。枯山水就是极力的追求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的大的意象。

枯山水追求洒脱淡泊、脱离尘世的外在美,重视内在的永恒感跟归属感,它以石块做山,白砂为水,避免了水体的变幻莫测,除去了花草树木的交替枯荣,在枯山水中,一切都是恒定的,所以枯山水最根本追求的是美的永恒与凝固。

造园艺术的“枯山水”是在室町时代禅宗精神广为传播之后,从禅宗冥想的精神中构思出来,在禅的“空寂”思想的激发下,而形成的一种最具象征性的庭院模式,表现“空相”、“无相”的境界。枯山水以石头、白砂、苔藓为主要材料。以砂代水,以石代山,用绵软的白砂和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石头来突出大自然和生命的主体。《造园记》中规定“在没有池子、没有用水的地方安置石子、白沙造成枯山水,所谓枯山水就是用石头、石子造成偏僻的山庄,缓慢起伏的山峦,或造成山中村落等形象。”以白砂的不同波纹,通过人的联想、顿悟赋予景物以意义,它的美更多的需要靠禅宗冥想的精神构思。因而具有禅的简朴、枯高、自然、幽玄、脱俗等性格特征。它不单是一种表现艺术,更是一种象征的艺术和联想的艺术。

枯山水中使用的石头,气势浑厚;象征水面的白砂常被耙成一道道曲线,好似万重波澜,块石根部,耙成环形,好似惊涛拍岸。如果点缀花木,也是偏爱使用矮株,尽量保持它们的自然形态,这种以凝思自然景观为主的审美方式,典型地表现了禅宗的美学观念,所造之境多供人们静观,为人们的冥想提供一个视觉场景,人们只能通过视线进入它的世界。从这一点上来说,与中国古典园林可游、可居相比,它更像是一幅立体的水墨山水画,是在三维空间中追求的二维效果。枯山水抽象、纯净的形式给人们留出无限遐想的空间,它貌似简单而意境深远,耐人寻味,能于无形之处得山水之真趣,这正是禅宗思想在造园领域的凝聚。日本的枯山水是禅僧的思考和发明,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体会到淡泊致远的情调,更能领悟到一种深邃的世界观。正是因为一个“枯”字,把世界凝固成一个静止的永恒,一切风花雪夜、生老病死、兴衰起伏的世间万象,在这里都静止了,只有永恒是不变的。这里没有繁花,所以没有枯荣;这里没有流水,所以永不干涸。一切现世的矛盾和烦恼在这片宁静的咫尺天地中获得了解脱,这既是逃避,也是智慧,更是禅意。

三、影响枯山水置石艺术的因素

枯山水是日本脱胎于中国园林的延伸,很大程度上是贯穿着日本“朝花夕落”以及对于“岛屿生存忧患”的意识,充满了对生命早逝的悲哀,以及大和民族对“死寂”的世界观。枯山水一看就是明显的人工造园。其山是几片寸石,其“水”是层层的白砂,其植被是精心布植的苔藓。用一个静态的“枯”景塑造出大自然的意境。一种很萧条、落寞,甚至悲伤的感觉,让人感觉这个世界所有的美好都是零!它的置石都是在同一平面上展开,没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枯山水的置石人造痕迹过于明显,打理起来很费时费力,同时它只能看不可游,其参与性比较差。

四、中日园林置石对比

第一、取材上,中国园林喜欢用湖石,日本园林喜欢用青石、御影石等。中国以玲珑剔透为美,日本以浑圆敦实为上。

第二、在置法上,中国采用竖向堆叠法,堆出高山大山的形态,体量求大求高。日本采用横向平置法,置出小岛小滩的形态,体量小巧玲珑

第三、在思想上,中国园林的立石反映了中国人欲与天道并驾齐驱的心态,而日本园林的置石反映的是日本人臣服于天道之下战战兢兢的心态。同时,反映了中国人和日本人审美情趣上对纵向美和横向美的偏好,以及对造园环境的山性和水景的本质认同上的区别,还有欣赏的主体人视线高低的不同、坐立状态的不同。

第四、在对日本的枯山水和中国的湖石假山所做的对比的结论看,两者一致的采取对自然病态美的共同喜好。这正是东方园林审美主体在心态上的内向性和扭曲性。

五、枯山水置石赏析

(一)大德寺大仙庭园

大德寺位于京都,建于1819年,其中的大仙院为该寺方丈古岳宗亘所居,建于1518年,院中的主要建筑有正厅、书院和环绕书院而建的8个小庭园,其中最重要的是一个平面呈曲尺形的庭园,面积约100平方米,以石为主景,石景背后衬以松树和黄杨,地面铺满白砂,象征水体。石块的点布与构图都非常讲究,寓意深刻,其中主要的12块石头都有自己的主题和名称,如利用“不动石”、“观音石”、“桥石”等的配列构成“枯泷”,即无水的瀑布,象征着佛教的彼岸世界,前面的桥石寓意接引众生,达摩石为达摩面壁的象征,佛盘石似在讲述着佛祖说法的故事,布置在白砂中的“明镜石”似中流砥柱,“长船石”则若漂浮于水上的一叶扁舟。石景的平面布置基本上是按照直线与三角形相结合的规律,以三石为一组进行抽象立体构图,创造了无山之山、无水之水的禅宗山水意境。

(二)龙安寺石庭

龙安寺位于京都西郊山坡上,是京都的一所著名寺院,建于1488年。寺院周围是茂密的山林,寺中的方丈院石庭传说为禅师宗阿弥的作品,石庭位于禅室前,东西长28米,南北宽12米,三面是两米左右高的围墙,构成了一个336平方米的矩形空间。石庭地面全部覆盖着白砂,并耙制成水纹形状象征大海;在白砂上布置了15块精选的石头,按5、2、3、2、3分成五组,象征5个岛群。在岛群周围的白砂耙制成美丽的环形,似乎是海水撞击礁岛形成的涟漪,这些石块绝妙的配置使人联想到浩瀚的大海和孤寂的岛屿,以及对宇宙秩序的想象。暗的背景与亮的地面对比,光和影的对比,突出了石庭的空间效果,而白砂的反光更加强了空间的浩瀚感,表现出一种无限的永恒与有限的生命之间的对比,也表现了禅宗对宇宙的独特体验和审美观。这座形式洗练的庭园以其高度概括的构图技巧、以少胜多的意境被公认为日本枯山水园林的最杰出的代表。

六、枯山水置石在现代小庭院中的运用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经济、人口的发展人均住房面积减少与对生活环境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产生了一对矛盾。而日本庭院枯山水的造园特点及造园手法能在小面积中营造一种高思想的小庭园景观,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这一种矛盾。枯山水的置石艺术在现在小庭院中的运用可以从两个方面实现。

一是按传统的手法:将自然石块按照枯山水置石手法进行组合排列。例如在现代小庭院中直接移植枯山水的部分景观。

二是与现代园林重组形成新的表现形式。例如在枯山水置石形式的基础上,用现代材料替代自然石块。

七、结论

   枯山水的置石艺术主要是结合禅宗思想及佛教和道教立面的故事、人物来用石组的形式表达禅学意境,它的置石形式都是由单石和石组在横向上组合排列构成园林景观,形成其独特的园林风格。日本园林枯山水的置石手法及特征,很符合当代家居形式的发展,在小空间内营造高品位景观。结合现在元素及思想可以丰富和提高人们生活环境的文化品位与生活质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