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间 7月12日入伏,一年中最潮湿闷热的时节,“蒸笼”模式开启。 一起读读古诗,学学古人消暑纳凉,找一份凉爽惬意。 《苦行》 【唐】/王维 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 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 轻纨觉衣重,密树苦阴薄。 莞簟不可近,絺绤再三濯。 思出宇宙外,旷然在寥廓。 长风万里来,江海荡烦浊。 却顾身为患,始知心未觉。 忽入甘露门,宛然清凉乐。 《暑热游荷花池》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暑旱苦热》 【宋】/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喜晴 【宋】范成大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忆王孙·夏词 【宋】李重元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 沈李浮瓜冰雪凉。 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夏词 【明】智生 炎威天气日偏长,汗湿轻罗倚画窗。 蜂蝶不知春已去,又衔花瓣到兰房。 阳羡杂咏-绿云亭 唐 陆希声 六月清凉绿树荫,竹床高卧涤烦襟。 羲皇向上何人到,永日时时弄素琴。 刘驸马水亭避暑 刘禹锡 干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箪空。 琥珀盏红凝漏酒,水晶帘莹更通风。 纳凉 【宋】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夏夜追凉》 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明月中。 竹深树密无人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山中景》 元代释英 六月山深处,轻风冷袭衣。 遥知城市里,扑面火花飞。 《慧力寺避暑》 宋 戴复古 何处避炎热,相期过宝坊。 万松深处坐,六月午时凉。 钟磬出深屋,江山界短墙。 醉来归兴懒,留宿赞公房。 《山亭夏日》 唐代高骈 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中伏日妙觉寺避暑》 宋 梅尧臣 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 不须何朔饮,煮茗自忘归。 《苏幕遮·燎沉香》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消暑诗》 白居易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 非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