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如何治疗:唯证乃知,空言无益

 我心飞扬695 2017-07-15

【原文】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识】本条谓饮可分四种类型。痰饮,《脉经》作淡饮。饮,就是《伤寒论》所说的水气证。经文曰水、曰水气、曰痰、曰饮,皆是指水气而言。因此,本书所说的痰、痰饮,就是水气的异名。后世所说的痰,就是本书所说的浊唾。

【原文】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识】本条论述四饮的主要症状及其病机。四饮,以及水、水气等,都是水气作用于机体不同内环境的变现,证难划一,当各随现证而施治。

【医案】

患者为北京市女青年。面色无华,倦怠,眩晕。曾求治于北京市某中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观其病历,第一诊从痰湿论治,用半夏、南星、天麻、代赭石、泽泻、茯苓、白术、旋覆花、陈皮等二十几味药为方,无效;再诊从心脾虚论治,用龙眼肉、山药、远志、炒枣仁、当归、川芎、茯苓、白术、黄芪、太子参等二十几味药为方,无效;三诊从气血虚、久病入络论治,用黄芪赤风汤加味,依然无效。前后服药四十余日矣。

后求治于予,诊之,脉弱,心悸。断为少阴病里阴寒虚夹水气,属真武汤证,处方。炮附子10g,茯苓15g,白芍15g,白术10g,生姜15g,水煎,温服。3日,头眩、心悸未再作。9日,面色华,体力盛。

按:在长期临床中,遇到不胜枚举的病例,他们患有各种各样的病苦,曾经众多医家运用药物庞杂的组方久治不应,我们接手后,施与对证之经方,寥寥数味药,就使他们的疾病轻而易举地获愈。药物庞杂的组方应了朱熹一句诗:“向来枉费推移力”,寥寥数味药的经方也应了朱熹的一句诗:“今日中流自在行”。北京市该女青年,里阴寒虚,故面色不华、倦怠、脉弱;水气上扰,故心悸、眩晕。面对她服用真武汤轻松获愈的欣喜,我再一次对仲师之妙方赞叹不已!《伤寒论》曰:“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我在《再解〈伤寒论〉》中注解这条说:“观本条文,此为太阳病表阳寒实或表阳寒虚夹水气之证,与麻黄汤类方或桂枝汤类方发其汗,汗出不解,一变而为少阴病里阴寒虚夹水气之证矣,真武汤主之。实则无论太阴病发汗不解,抑或少阳病和之不解,抑或阳明病清之不解,凡病,其证表现为真武汤证者,即必与真武汤治之,此医道谛也,故兹条发汗云云者,设辞耳。论中此类设辞比比然,学者正宜透过文面见本旨也。”《伤寒论》曰:“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水气滞于中则小便不利,扰于中则腹痛,窜于四肢则沉重疼痛,迫于下则下利,殃及呼吸系统则咳,殃及泌尿系统有时表现为小便不利有时反而表现为小便频数不禁,总之,这些情况都是少阴病里阴寒虚夹水气为患。“真武汤,专治少阴里寒停水……附子一味,为其能走肾温经散寒也……苓、术、芍药以渗停水……生姜以散寒邪……证是里气虚寒,方中既有姜附之辛,不妨用芍药之酸以敛中气。”(《中寒论辩证广注》)真武汤之用芍药,不仅利水、行血、养血,更有伏火之意。《伤寒缵论》云:“真武汤方治少阴水饮内结,所以首推术、附,兼茯苓、生姜运脾渗湿为要务,此人所易明也。至用芍药之微旨,非圣人不能。……若不用芍药固护真阴,岂能胜附子之雄烈乎?”此用芍药固护其阴以胜附子之雄烈云云,实即《医理真传》伏火之意。《医理真传》云:“世人多不识伏火之义,即不达古人用药之妙也。余试之为喻焉,如今之人将火煽红,而不覆之以灰,虽焰不久即灭,覆之以灰,火得伏即可久存。”真武汤之用芍药、四逆汤之用甘草,皆有伏火之妙能。当然,说真武汤中之用芍药有伏火之功,并不否认它同时还有利水、行血、养血的作用。“方动即静,方静旋动,静即含动,动不舍静”(《船山遗书》),经方之设,变化无穷而动静一如,微旨奥义,语言难尽。后人不得已而强解之,《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云:“小青龙治表不解有水气,中外皆寒实之病也。真武汤治表已解有水气,中外皆寒虚之病也。真武者,北方司水之神也,以之名汤者,藉以镇水之义也。夫人一身制水者脾也,主水者肾也,肾为胃关,聚水而从其类也。倘肾中无阳,则脾之枢机虽运,而肾之关门不开,水即欲行以无主制,欲泛溢妄行而有是证也。用附子之辛热,壮肾之元阳,则水有所主矣。白术之苦燥,建立中土,则水有所制矣。生姜之辛散,佐附子以补阳,于主水中寓散水之意。茯苓之淡渗,佐白术以建土,于制水中寓利水之道焉。而尤妙在芍药之酸收,仲景之旨微矣。盖人之身阳根于阴,若徒以辛热补阳,不少佐以酸收之品,恐真阳飞跃矣。”《伤寒真方歌括》云:“附子壮元阳,则水有所主。白术建土气,则水有所制;芍药之苦以降之,茯苓之淡以泄之,生姜之辛以行之,总使水归其壑。”然皆如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夫妙契匪意,真证难言,动念已乖,况涉文字”(《禅海蠡测》)。善用经方者,谁不具经验与智慧!“但自怀中解垢衣,谁能向外夸精进!(《证道歌》)学习经方医学,有如参禅,唯证乃知,空言无益。

知识就是力量

愿明天的你依然会相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