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才能进入哈佛大学?

 来座山 2017-07-15

在美国,哈佛大学是家长首选的12所名校中的第一块招牌,坊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让孩子念‘哈佛’,为的就是让他们获得成功!”对莘莘学子来说,“哈佛”代表一种熏陶、一种锤炼,同样让他们梦寐以求。

今年,有4名上海学生即将展开他们的“哈佛”之旅。想知道他们是如何一步步迈向成功吗?想知道他们如何在一连串考试中过关斩将吗?记者采访了其中之一、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的应届毕业生、新东方SAT班学员沈一辰,他将以全额奖学金获得者的身份进入“哈佛”。

毫无悬念夺满分

沈一辰很小就渴望去美国留学,“哈佛”是他向往已久的“学术圣地”。去年,看到复旦附中学生汤玫捷被“哈佛”提前录取的消息时,他更是格外兴奋,“汤玫捷在我们当中很出名,她的成功让大家很受鼓舞,这说明,中国学生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考上世界名校!”

  “考‘哈佛’并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如今,已成汤玫捷“学弟”的沈一辰感叹道:“全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引挺过来的。”

  要上美国的名牌大学,一定要通过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学术水平测验考试),这相当于美国的“高考”,考察内容十分广泛。沈一辰先后4次报考SAT——3次SATⅠ,一次SATⅡ。SAT在国内不设考点,他只能千里迢迢赶往香港。

  SATⅠ(推理测验)包括阅读、写作、数学,满分为2400分,沈一辰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2100分。前两次赶考,他称之为“练笔”,直到第三次才真正进入状态,一举拿下2210的高分。至于SATⅡ(专项测验),要求考生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中任选两门,他选的是十拿九稳的物理和数学——曾经代表学校多次参加国际数学模拟竞赛,拿过“美国高中生数模竞赛”特等奖、“大学生数模竞赛”二等奖,捧两个800分的满分凯旋,毫无悬念。

  让沈一辰传授考试心得,他总结了以下两条:

  其一,国内没有专门针对SAT考试的辅导书、培训班,一切全靠平时积累。不进考场,不见考卷,根本无法预计即将面对的是何种挑战?

  其二,语言关难过。沈一辰告诉记者,SATⅠ本身的难度并不高,有些数学题只等同于国内的初中水平。但毕竟是全英文考卷,一个疏忽,就可能误读答题要求。所以,“进了考场,一定要时刻保持镇定。”

  在香港的考场里,沈一辰遇到了许许多多和他怀有相同梦想的同龄人,有香港特区的、台湾地区的,也少不了来自全国各个省市的。每次走出考场,沈一辰总是混在人群中东张西望,“希望能多记住几张面孔,说不定我们以后会做大学同学呢。”

  哈佛不看表面功

  “美国许多名校都要求中国内陆考生出具SAT成绩,唯有‘哈佛’没有硬性规定——校方知道,内陆学生考SAT不容易,必须去香港,索性退一步,能出具SAT成绩最好,没考也没有关系。他们不要‘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他们要的是综合能力、综合素质过硬的人才。”

  沈一辰在高中时是有名的“活跃分子”。高二时,他发现学校现有的十余支志愿者队伍力量分散,于是向校方提出倡议,建立志愿者联盟,统管全校各种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者联盟是一种资源整合,正好把各个志愿者队伍的优势结合起来。我们的第一次活动,是组织同学们在教师节向老师献花。我亲自买花、包装、送花,差不多包揽了所有工作。可操作中,发现效率不高,而且遇到的麻烦也不少。有了这次经历,我懂得了‘分配’和‘放权’。一个好的领导者,做的是提纲挈领的事情,要把任务分配给其他成员,才能培养出一支高效的团队。”

  沈一辰把这段文字写进了寄往“哈佛”的自荐材料中。材料中,他还提到了高中生涯的诸多“小事”,比如,在学校车棚看到同学的自行车龙头被卡,不由分说,捋袖相助;比如,拿到物理考卷,发现老师多给了10分,他立刻“还”了回去,理由是,考试成绩直接影响高考推荐名额,这对其他同学不公平……

  为什么不多写写你在校园里的“风光”,比如,曾代表学校获得多少多少奖项?他笑了:“我有自己的想法,我相信‘哈佛’看重的不是表面功夫。”

  领袖气质待培养

  沈一辰向哈佛递交了自荐材料和老师的推荐信,今年2月,等来了面试通知。他离“学术圣地”又近了一步。

  “和国内许多大学,一圈老师围着一个学生的面试方式不同,‘哈佛’的面试官和学生一对一的聊天。面试官是‘哈佛’的校友,如今在一家跨国咨询公司就职。他没有提什么专业问题,就是像朋友一样随意聊聊。我猜,面试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看看你是不是像申请材料里写的那样。”

  3月,沈一辰收到了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高兴之余他又忐忑起来:“能够圆梦当然是开心的。这可是全世界最优秀的大学,被誉为‘领导人摇篮’的学校。可,一想到要踏上美国的土地,我觉得,自己的心理准备还不充分。”

  沈一辰在8月6日开幕的首届“哈佛中美学生峰会”上担任志愿者,协助完成峰会各项议程的同时,也能多向学长们讨教,预习即将到来的“哈佛”生活。听说,“哈佛”的学术环境热烈而自由,沈一辰更是一脸向往,“我希望能在那里多多培养自己的领袖气质,在这方面,我还是有很多发展空间。”

  哈佛招生守株待兔

  “哈佛”的名气太大了,在招生季节,它根本无须像美国同行那样,轰轰烈烈地登广告、开座谈会、发招生信件。它的基本做法是“守株待兔”,等着优秀学生自个儿找上门来。

  哈佛录取新生的流程大致如下:

  首先,认真考核申请人的学习成绩和基本智能。申请本科者,招考人员对其成绩和智能的评价来自两方面:一是,高中几年的平均成绩和所修课程难度;二是SAT和GRE成绩。对中国学生来讲,GRE考高分并不难,可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学感到,考生的高分并不代表高能,因此,GRE成绩只能反映某人基本智能,而不是全部能力。

  其次,审读申请信和作文。申请信要写得简明扼要,要说明自身基本情况,为什么要提出申请,将为学校作出何种贡献,等等。至于作文,一般由校方命题的,多数情况下,是让你分析国际形势或何为理想的领导人。

  最后,是审读申请人递交的推荐信。一般需要3封,由申请人的高中老师,以及申请人的朋友撰写。美国是一个极其看重推荐信的国家,推荐信的内容与是否录取关系重大。

  包括“哈佛”在内的多数美国学校,在录取新生时最少考虑,甚至根本不考虑的是申请人的身体状况,他们不会因为残疾、年龄、婚姻状况或性别等原因而被学校拒之门外。

  适应哈佛永远好奇

  如何能多了解一些哈佛?如何能适应美国高校的生活?沈一辰的忐忑是每个准留学生的典型心态。在首届哈佛中美学生峰会中,记者采访了会长汤玫捷,也就是去年才考入哈佛的上海才女,也曾是新东方托福班学员。作为学长,她给哈佛新生的忠告是:保持一颗好奇心。

  “千万不要去预习,那毫无意义。”汤玫捷自有道理。任何一个新生,无论来自世界哪个角落,在进入“哈佛”之后都要经历一个适应期,“这段时间足够长,长到你有足够的时间自我调适、成为一个真诚的‘哈佛子弟’。”

  “如果你一定想做些什么,那就好好的放松,然后多读一些中国历史文化方面的书籍吧。因为站在国际舞台上,你就代表中国,对中国了解多一些,才是你区别于其他国家学生的最大优势,毕竟中国文化历史是真正融于我们血脉中的积淀。”汤玫捷说道。

  如何才能更快地融入‘哈佛’的氛围?

  汤玫捷笑着说,那就需要保持一颗好奇心了。刚进“哈佛”,每天都很兴奋、很好奇,想要踏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想要听到每一场演讲,参与每一项活动。身体虽然疲惫,心灵确是充实的。只要每天都能保持好奇的心态,积极的做事态度,就不难融入“哈佛”的生活。

  在课堂上,汤玫捷永远是提问最多的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她是活力十足的佼佼者。正因为有这样的表现,师长和同学们很快就看到了她的能力。

  “遇到假期,更应该好好利用,去各地旅游。看别人说的、写的都不及旅行来得直接,‘哈佛’认为,那是最没有偏见的了解世界的方法之一,所以校方设立了很多旅游基金,鼓励学生申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