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此修心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梦吗?

 央姆德吉 2017-07-15


实修大乘修心法门十分殊胜,为利他成佛所不可或缺。那么,若想实修大乘修心法要,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或特色呢?


对此,如噶当派大善知识朗日塘巴尊者所说:我虽长几许深法,一切过失都是自造,一切功德都是有情所有,以此关要除了胜利施他、衰败自取外,别无所有。


这段话的意思是:凡是我讲说、听授、修习、实践诸多佛法,总结只有一种法要,就是凡有过失都是我的过失,凡有功德都是众生的功德。这的确是极其殊胜的“念众生恩”的转念法门。


为什么?即使众生烦恼炽盛,造诸恶业,也应该看成是具有恩泽、具有利益者,那是因为凡有所得、凡有所修都是众生的恩泽。


众生的恩泽胜于一切,远离众生,成佛无望。也就是说,当以修心为供养众生之所依,必须在众生处而修其心,无论是众生所具有的、所提供的功德过失、顺境逆境、苦乐得失、善恶因缘等等种种,也无论是值遇了什么因缘,自己都要修心转念以对。


如何修心转念呢?且举一例:如果众生悭贪,就想是我未行布施;如果众生不持戒,就想是我自己犯戒;如果众生嗔心,就想是我未修忍辱;如果众生懈怠,就想是我精进不够;如果众生散乱,就想是我未修禅定;如果众生极其愚痴,就想是我未得智慧。


这显示了能够重新以法定位境界的意义,随之而安立如法的心思模式以对,的确十分重要。如论中说:甘露微妙法,能除粗恶心。


实际上是必须对境刻意修心转念——将众生的过失都看成是我的过失,将众生的利益都看成是我的利益;而相反的,众生具足诸多过失无非是肇因于我。


譬如,如果我早已成佛,众生也就不至于落得如此悲苦。如果能以此为缘而思维修行,自己不但不起苦恼,甚至能依着众生过失,策励自己修行。原来众生修行不好,或者显得极其暴恶都是我的责任,都是我的过失,如果我早已成佛众生也就更容易得度,何至于受苦至今?因此,众生的过失便是我的过失,一切功德则是众生所有。


总言之,朗日塘巴尊者的修心要诀便是在于:从今以后,妙善的、安乐的都施与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所有极不妙善的、极不安乐的则都由我承受,其实那就是成佛之道。


对我们而言,如此修心似乎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梦,却相当深刻而重要。因此,仍应如所述而勉励思惟、串修、依教奉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