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川青甘陕黔高原之行(14)剑门蜀道翠云廊

 Winfred吴 2017-07-15

2015年暑假川青甘陕黔高原之行(14) <wbr> <wbr>剑门蜀道翠云廊

第21天:2015年8月16日  星期日  剑门关 

昨晚住在剑门关脚下却决定不上剑门关了。一是想当“当道之勇夫”的人太多,二是没有缆车,三是不想爬山,所以放弃。

我们直接去了剑门蜀道上的翠云廊。

广义的剑门蜀道北起陕西宁强,南至四川成都,曾是中原通往西南的咽喉要道。这通道到达剑门关后,一路一直向南,往梓潼方向去,一路向东北,到达昭化后再折向阆中。在这蜿蜒三百多里的蜀道两旁,种植着大量雄浑挺拔的柏树,号称“三百长程十万树”,其精华就在剑门关往梓潼方向7公里的大柏树湾,即现在的“翠云廊景区”。

2015年暑假川青甘陕黔高原之行(14) <wbr> <wbr>剑门蜀道翠云廊翠云廊形成于2000多年前,随着蜀道的开拓和驿道的整修,路旁人工栽植了大量的行道树。植树的目的一是表道,起路标的作用;二是以树计里,具有里程碑的作用;三是保护道路,防止雨水冲刷路基;四是便于修栈道就近取材;五是为行人提供行路方便,遮阴避暑。历史上在秦朝、蜀汉、东晋、北周、唐代、北宋、明朝共有七次大规模植树,至今仍保存着12351株古柏。现翠云廊沿线胸径2米以上、树龄2000多年的古柏应为秦朝所植。

2015年暑假川青甘陕黔高原之行(14) <wbr> <wbr>剑门蜀道翠云廊

今天所说的翠云廊是剑阁到梓潼(实际上只到演武)这一段,108国道基本上就是沿着这条道铺设的。翠云廊景区是这一段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狭义的翠云廊,这里是目前古柏最集中的地方。这一带的古柏传说是张飞带人种的,实际应是始于张飞,后人又不断补种。现存古柏,大多是清人李壁任剑阁知县时所种。

2015年暑假川青甘陕黔高原之行(14) <wbr> <wbr>剑门蜀道翠云廊

翠云廊景区景色很好,游客很少,路也不陡,走起来很舒服。
2015年暑假川青甘陕黔高原之行(14) <wbr> <wbr>剑门蜀道翠云廊
2015年暑假川青甘陕黔高原之行(14) <wbr> <wbr>剑门蜀道翠云廊
2015年暑假川青甘陕黔高原之行(14) <wbr> <wbr>剑门蜀道翠云廊
2015年暑假川青甘陕黔高原之行(14) <wbr> <wbr>剑门蜀道翠云廊
2015年暑假川青甘陕黔高原之行(14) <wbr> <wbr>剑门蜀道翠云廊
2015年暑假川青甘陕黔高原之行(14) <wbr> <wbr>剑门蜀道翠云廊
2015年暑假川青甘陕黔高原之行(14) <wbr> <wbr>剑门蜀道翠云廊
2015年暑假川青甘陕黔高原之行(14) <wbr> <wbr>剑门蜀道翠云廊
2015年暑假川青甘陕黔高原之行(14) <wbr> <wbr>剑门蜀道翠云廊
2015年暑假川青甘陕黔高原之行(14) <wbr> <wbr>剑门蜀道翠云廊
2015年暑假川青甘陕黔高原之行(14) <wbr> <wbr>剑门蜀道翠云廊
2015年暑假川青甘陕黔高原之行(14) <wbr> <wbr>剑门蜀道翠云廊
2015年暑假川青甘陕黔高原之行(14) <wbr> <wbr>剑门蜀道翠云廊
在景区门口看景区地图时才发现剑门关有缆车,找工作人员核实,果然是有缆车。缆车是去看玻璃栈道的,要到剑门关关楼还是得爬一段山,所以还是决定放弃,以后再说吧。

12点50分离开景区,沿着108国道往梓潼。108国道虽然狭窄,但是路两旁都是柏树,其中不时出现古柏,景色不错。虽然山高路陡,但因为两旁树多,所以也不觉得险。

15点30分许,过武连镇不太远,路标向左指向阆中,向前到梓潼还有40公里,想着能少走40公里,我们就向左转了。这条路虽说是省道,但是路况并不好,更像乡间公路。进入不久,下起了大雨。途经正兴、国光、王河等乡,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在演圣镇接入S302省道。再走了一个来小时,不断地翻山,终于才有较为宽阔的路。

17点20分许,到达阆中。入住印象大酒店。

 

    剑门关到阆中216公里,翠云廊门票50元/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