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带你探访“中国古代造纸术的活化石”——泽雅造纸作坊

 温州情_丁乙 2017-07-15



    北宋末期宣和年间(1119-1125),福建人为避战乱,迁居泽雅,因泽雅水力和毛竹资源丰富,遂将福建的造纸术带至泽雅落地生根。产品有四六屏、九寸、松溪、长簾、生料纸等。传承到今天的手工造纸工艺同于《天工开物》中的记载。



    泽雅传统造纸业广泛分布于西岸、周岙、林垟、五凤垟等地。鼎盛时期有纸农6万余人水碓1800余座纸槽1万余座。中国印刷博物馆经专业调查认为,泽雅造纸作坊是中国古代造纸术的活化石。


    泽雅造纸作坊集中分布在西岸溪流域,即原西岸乡境内,所以西岸溪流域被旅游部门划定为"纸山景区"。今天纸山景区开辟为古造纸术观光村落有唐宅村、水碓坑村、横垟村,垟坑村、吴坑村、黄坑村等。

    温州市区往唐宅村的交通,可以驱车经天长岭隧道至瞿溪。再由瞿溪往西,经陈岙村的下陈、上潘等地,径至唐宅村,不用经过泽雅源口和泽雅水库大坝等地绕行。若坐公共汽车,温州市区由7、8、57、501、505路至瞿溪车站,转72路35分钟可到唐宅村。



    这是立在唐宅村村口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但四连碓造纸作坊位于泽雅水库西端库尾的石桥村,不在西岸乡,请各位观光客不要弄错。



    唐宅村村口建有传统造纸展示馆,只在双休日或节假日开放,平时闭馆,无人值守。


 

    唐宅村位于戍浦江南岸支流西岸溪畔,并有支流岩门溪汇入,两条溪水提供丰富的水力资源用作造纸。在溪床上修建滚水坝,提高水位蓄水,并在溪旁修筑引水渠,将溪水导入水碓用水。




    滚水坝的右侧为引水渠,当地人称引水渠为"碓浃"。



    手工造纸工序繁多,依次有斫竹、做料、腌刷、煮料、洗刷、捣刷、踏刷、淋刷、烹槽、捞纸、分纸、叠纸、捆纸等。其中以水碓捣刷最为繁重,水碓是制造竹纸的重要工具。



    建筑水碓,技术要求高,造价昂贵,因而要多户村民自愿集资建造,大家共同使用。水碓主要用于造纸捣刷,但优先用于舂米。



    腌刷后的竹料需要用火煮料,这是唐宅村高大的煮料烟囱。



    山上砍伐来的毛竹,经过做料,成捆放在池中用石灰水浸泡,这叫腌刷。腌刷时间长短不同,池水颜色各异。这是唐宅村的腌刷池。



    这是唐宅村捞纸房,此捞纸房与腌刷池相间布局。



    这是唐宅村捞纸房集中布局。这样的捞纸房,唐宅村共有80余座。



    最具观赏价值的是捞纸,这是捞纸女工的操作。她手上的纸簾是竹簾,做功非常精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