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看市:技术性熊市基本确认 文/徐晓宇 在过去的一年里,上证指数微涨6%,深圳成指和中小板指微跌2%,而创业板指暴跌23%;扣除新发行上市个股,共有900余家股票上涨,2000余家股票下跌,从技术上看已经进入了标准的熊市。 多数股票已经进入了2015年6月牛市顶峰之后的大型C浪阶段,其中大A浪从2015年6月运行到2016年1月,历时7个月;大B浪反弹自2016年2月运行到2017年4月,历时14个月。由于A股市场缺乏有效的做空机制,熊市的末端运行时间往往会更长,投资者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操作建议:熊市策略,谨慎安全为主。 中小盘视点:创业板持续承压,“闪崩”强调业绩重要性 文/卢凌熙 本周市场走势出现了明显的分化,沪指在周期、金融等带动下收小阳,而其他各板块均下跌。中小盘方面同样分化,中小板走势明显强于创业板,中小板收报6,917点,下跌0.79%,而创业板收报1,746点,下跌4.90%。 我们认为中小板和创业板业绩的差异是两个板块走势分化的主因,市场资金对估值和业绩匹配的偏好短期内不会转变,近期市场内多只个股因业绩问题而出现闪崩的局面,更是这一点的最直接证明。创业板在本周大幅下跌来到前期低点后,不排除下周出现震荡或小幅反弹的可能,但是我们依旧建议要精选估值业绩匹配的“真成长”个股,尽量回避没有业绩支撑的个股。 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
|
来自: yh18 > 《2017经济政策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