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文学最具智慧的创意:神智诗

 老刘tdrhg 2017-07-16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汉字,更是源远流长,她不但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纵观世界古今,还没有任何一种文字,能像中国汉字这样经久流传而不见丝毫衰减。特别今天,随着国力的强盛,文化的复兴,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在不断提高,在国外,更是兴起了一波波研究、学习、分享汉语汉字的热潮。

中国汉字,横平竖直,方方块块。每个字,都有她的多重意义,比起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字,可以说是相当复杂。也只是是因为她的复杂,才让她更加的神秘无限,精彩纷呈!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都会说中国话,都会书写汉字,但要说对她的理解,那只能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我们熟知的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民间传统的对联、歇后语,乃至绕口令,无一不展示了中国文字的精彩和浩瀚。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中国文字的另一重魅力:神智诗。

可能好多人还不理解,神智诗到底什么!其实,神智诗原本是拆字诗体的一个分支,是一种相当于谜语的诗体,又称为“形意诗”“谜象诗”。据传为宋代大学士诗人苏东坡首创。这种诗体主要是以形画图,以意铺垫,让人自解自悟,因形意新奇,能启人神智,故而叫做神智诗。它主要的特征是字形的变化。靠字形大小、粗细、长短、排列的疏密、笔画增缺、位置高低、正反、颠倒、侧斜、反书、拆借,文字的变形等方法形成异常外观,以及颜色的变化来显示诗的奇巧设计。它是汉字''以形见义''的最直接的表达和延伸。

自宋代苏东坡以来,神智诗流传的并不多,其中最著名的有两首:一首是苏东坡,考倒西辽使者的七言 《晚眺》:

原诗:长亭短景无人画, 老大横拖瘦竹筇。 回首断云斜日暮, 曲江倒蘸侧山峰。

据传:北宋年间,有辽使出访大宋。这位辽使虽是蛮夷,却饱读诗书,颇有文墨,汉字也很有功底。来到大宋,他常拿一些古里古怪的诗文来刁难大宋学士。那些学士经常被他难倒,无言以对,弄得本是礼仪之邦的大宋君臣上下很没面子。

皇帝无奈,便召苏东坡来对付。苏东坡便写出了这首诗。然而,辽国大使一见这首诗,立刻呆若木鸡,左看右看不解其理,自感惭愧,于是慌忙退下,从此再不敢在汉人面前班门弄斧!据说,这首诗就是第一首神智诗。

苏东坡的这首七言 ,就是巧借汉字形体:长亭,把一个亭字写的很长;短景,把景字写的很短;无人画,把画字古写法中田字里面的人字不写出来;老大,就是把老字写的很粗;横拖,把一个拖字横着书写;瘦竹筇,把筇字写的很细;回首,把首字的中间那一丿反着写,;云断,把云上面的雨和下面的云分开写,斜日暮,故意把暮字下面的日字写斜了;曲江,把江字右边的工字中间书写弯曲;倒蘸,把蘸字倒着写;侧山峰,把峰字的山写成斜侧状。

本来是七言绝句,一句要七个字,现在三个形象字就可以了,整首诗十二个字,就完成诗意表达,这样的形象诗,创作上需要很高的智慧,而且要合乎作诗的平仄押韵!用现在的话说,相当烧脑,别说当时,就是到现在,也没有几个人写得出来,所以人们称之为神智诗。

后来,潮州古代才女尤孟娘,给远方丈夫写了一首情意绵绵的情诗:长夜横枕意心歪;月斜叁更门半开,短命到今无口信,肝肠望断无来人。这就是另外一首。其诗描图如下:

尤孟娘的《月斜三更门半开》,字形贴切,不牵强附会,创作也比较高明,但整诗比较通俗,比不上苏东坡的《晚眺》文雅。

到了近代,神智诗已经很少有人提及,稍具代表性的,就数台湾的张建富了,他以深厚的文化功底,丰富的创作经验,在原神智诗的基础上创建了数十首彩色及各种表现的神智诗,让读者们禁不住争相赞叹。

台湾张建富神智诗:

李白酒中诗百篇,长安街上活神仙。黄金万两游人去,江里横船笑碧天。

神智诗,完美的展现了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以及丰富的变化性,这是全人类各国文字所不能表达的,所以神智诗不但是中华最高智慧的诗作,也是全球最高的作诗艺术。

对于神智诗,个人不才,也小试两首:

一、《意对风雨》

残风倒灌草头斜,大雨反敲无帘窗。

回首肝肠寸寸断,一人徘徊两人伤。

二、《周末青山湖畔林间小游》

长言短句旧梦中,粗笔细描意空空。

高林小景斜日照,侧头又见落叶松。

当然。苏轼以后,后人也有爱好者写的一些,在这里有分享给大家:

七言《小院当初那样情》: 小院当初那样情,先生空约到三更。红娘到来倚门问,反说莺莺无会心。

僧人行到小山峰,短树花开二月红。 薄土遍生空竹笋,小笼常养白头翁。

乌云细雨半边风,东倒西歪月内空。 地虎盘龙高山上,道人不见一口钟。

海偏斜日断云横,反照长江一点清。 到处小舟可成兴,垂纶大手钓长鲸。

垂钩入水可横舟,片月当空酒似油。倒影四围山色里,直须添我傍轻鸥。

一局残棋木橘中,阔襟长笑藐三公。疏星淡月升高榻,醉卧云横一枕风。

白日虚空大火烧,横塘断水到小桥。扁舟半入长江里,破扇斜风反手摇。

《秋思》:

圆日山高路口长,云横雨细倒斜阳。扁舟大海无人过,风卷残花半日香。

瑞娘考琼姬:

大风吹倒大木架,小鸟衔残小草花。长亭长送游子去,回路回看春日斜。

七言:

天外长峰带断霞,淡烟一抹少人家。重关远别三千里,空想开尊对落花。

危亭高出小山头,但到亭中半日留。吹断玉箫鸣凤曲,全无一点上心愁。

细雨纷纷化作泥,空闻三唱隔林鸡。一春孤枕人长倚,宝篆香微日坠西。

壶中漏水过三更,半点残灯总不明。歌枕长怀亲白头,天涯海角梦难成。

短长亭子共嵯峨,颠倒思心闷转多。白日坐来无一事,半山空馆待如何。

灯火微明古木村,长途又见月当门。轻烟薄雾空中化,到此偏宜酒满尊。

斜阳古寺无人候,仰首长天吊白云。回忆半山肠欲断,空飞残梦不成群。

七绝 《夜思》:

斜月分明到小楼,断桥横木水空流。残灯一点无人伴,心上常怀子远游。

中国文化,内蕴无穷。我们学到的、知道的、了解的也仅仅其中的皮毛而已。用心探索,会发现其中的含意那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作为国人,作为炎黄子孙,我们难道不该为之感到无比自豪吗!那么,就请学好、悟好、用好我们的千古文明之精髓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