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基因中的非代码基因,竟是人类升级端口

 昵称2218345 2017-07-16

人类基因中的非代码基因,竟是人类升级端口

一个致力于人类基因工程的研究小组发现:在人类的DNA中存在的所谓“非代码”基因,这些基因可能是升级人类的程序端口。

值得一提的是。从霉菌到鱼类到人类,这组非代码基因序列在所有地球生物组织中都能经常见到。小组组长Sam Chang教授说,在人类的DNA中,非代码基因在总的基因数中占有更大的比例。

非代码基因又称作“垃圾DNA”,多年前即被发现,它们不像正常的基因那样载有合成蛋白、酶及其他人体产生的化学物的信息,非代码基因序列没有任何使用目的。

就是说,它看起来一点用没有,它们承载的信息无法读取,也没有合成物质,它们根本没有任何功能。

这些垃圾DNA只是喜欢搭在活跃的功能性基因上面,一代代地往下传承。它们是什么?为什么这些闲置的基因会在我们的基因组里?

这些问题不断地被科学家们提出来,却无法找到答案,现在Sam Chang教授和他的小组有了新的发现。

Chang教授找到了Adnan博士,他是一位天才编码破译员,他没有任何的微生物学知识,他把基因代码当作电脑程序代码来研究。

Adnan注意到,所有的非代码程序开头都是一段短的DNA序列,而在这些DNA的结尾也有类似的代码。

接着,在试着类推分析时,Adnan将源码放入短序列符号统计程序中进行分析,这个分析工作常用来破解信息。

最常见不被执行的符号是“/”号,这是一个注释的符号!

在Pascal语言里,这个符号是{ 和 }!当然,在C语言里,在两个斜杠之间的代码永远不会被执行,也是永远没有要被执行的意思;它不是代码,它是代码的注释!但是,需要升级一段程序时,把这些“/”去掉就可以了。

Adnan把基因中的垃圾基因编码也用“/”标明注释。

结果像一道闪电划开了垃圾基因之谜——基因中的非代码程序和电脑编程的作用类似,需要执行升级程序时,只要把代码两边的斜杠去掉就行。即人类基因中的非代码(垃圾)基因是人类升级的程序端口。

这令我们太迷茫了!

既然基因让人类和动物都成为了一个程序,那么谁是这个编程的人?

谁又是这个能升级程序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