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论人体气血升降规律与最佳服中药时间13

 老拖拉 2017-07-17

在远古时期,人们的工作生活和休息都有规律,有节奏;一日三餐,按时进食;1.阴阳运转以24小时为周期,有节奏,循环往复地;2.每一周期从午夜子时算起,又大致分为“阴中之阴;于阳,阳中之阳,阳胜于阴,阳阴相对平衡,阳负于阴;消阳长,阴阳转化;阳消阴长,阳阴转化”四个阶段;按现在的时间观念,可以认为半夜24:00为阴中之;00到12:00为“阴负于阳”,12:00


在远古时期,人们的工作生活和休息都有规律,有节奏,闻鸡而起,三香而眠;有劳有逸,

一日三餐,按时进食。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摸索出昼夜阴阳运转的规律性,具体表现为:

1. 阴阳运转以24小时为周期,有节奏,循环往复地进行着。

2. 每一周期从午夜子时算起,又大致分为“阴中之阴,阴胜于阳,阴阳相对平衡,阴负

于阳,阳中之阳,阳胜于阴,阳阴相对平衡,阳负于阴”八个阶段。如加以概括则分为“阴

消阳长,阴阳转化;阳消阴长,阳阴转化”四个阶段。

按现在的时间观念,可以认为半夜24:00为阴中之阴;正午12:00为“阳中之阳”,6:

00到12:00为“阴负于阳”,12:00到18:00为阳胜于阴”,18:00为阳阴相对平衡状态。

并由阳运转为阴。18:00到24:00为阳不胜阴,24:00为阴中之阴,0:00至6:00为阴

胜于阳,6:00阴阳又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人体气血从体内五脏六腑中来,但是五脏六腑既不能自然的,也不能无穷的产生气血。

人体获得气血主要靠合理的营养,科学的休息。而要做到合理与科学,就必须严格按照昼夜

阴阳的运转规律工作生活。

正如中医“子午流注”,将身体的气血循环周流出入,比作水流.或从子到午,或由午到

子,随着时间先后不同,阴阳各经气血盛衰有固定的变化。气血迎时而至为盛,气血过时而

去为衰,使一天24小时的工作生活休息,劳逸结合。

昼夜阴阳揭示出:阳中阳,为机体气血处于气多血少之时,是气降血升的开始;阳胜于

阴,是机体气多血少的状况;阴阳相对平衡,则是气血处于气血两少升降相对平衡状态,并逐

渐趋向多血;阳负于阴,为机体少气多血;阴中之阴为血多气少,也是气升血降的开始;阴

胜于阳,为机体血多气少.;阴阳相对平衡, 为血气两少,升降相对平衡,逐渐向于多气;阴

负于阳,为人体气血少血多气,从而运转到阳中之阳,如此反复循环。

正常人血中和尿中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昼夜规律是中午浓度高,半夜最低。人体心脏的跳

动,呼吸的快慢,血压的高低,血糖含量及激素的分泌水平,每天都在变化,并保持着24小

时左右的昼夜周期变化。

如果长期废寝望食,气血升降多易失调,该升不升,该降不降,所以我国人民把昼夜两

个12点习惯的定为工作限时. 为使气血升降恢复正常,一是自觉按照昼夜阴阳运转规律工作

生活,二是根据气血升降规律选择“寒 热 温 凉”不同的药物,针对阴阳运转的性质按时服

用,促进气血正常。

根据笔者初步体会,上述24小时的八个阶段,客观反映了人体气血的升降情况。故拟定

为最佳服中药时间。提供大家进一步研究参考。

症状 辩证 服药时间段

阳虚(气虚) 补气升阳 0--6点 6点 6--12

阴虚(血虚) 滋阴养血 18--24

阴阳两虚 益阴补阳 0--6点 6点 18点

18--24点

阳盛阴虚 滋阴潜阳 0--6点 6点 18点

18--24点

阴盛阳虚 升阳抑阴 0--6点 6点 18点

气滞血瘀 活血化瘀 理气通络 6--12点 12点 18点 12--18点

夜不安眠 养血安神 18--24点

例如,张孟林医师自拟的“夜枣汤”,夜交藤30g,酸枣仁20 g ,当归15 g ,大枣5枚.

下午首剂,临睡再剂,治疗神经衰弱失眠效果良好。

病例1

林某,女,36岁,1979年6月16日初诊.头痛8年,每逢月经干净后开始肩背经络不舒.

胸肋苦闷,并伴两乳胀痛,睡眠不安,腰酸乏力,头晕以左侧为甚. 面色黯灰,曾因病休息

5年. 近2年常服止痛片,与中药平肝熄风之剂,头晕反而加重. 大便时溏时干,小便正常,

脉小弦滑,舌苔有瘀点. 此为肝气郁结,疏泄失职,气血升降失常,经络不通所致,拟三方

安不同时段服用。

( 注 1.每帖煎汁2次,每次服1汁。2.方一三帖,方二六帖,方三三帖。 3.六天服

完。)

初诊:方一, 疏肝理气,益肾补阳。在早上6点服用.

川楝子15 g,川郁金18g ,延胡索12 g,香附9g ,桂枝4 g,白术15g ,仙茅6g ,

木香6 g,生姜3片

方二。活血化瘀,佐以理气通络。上午10点服第1煎汁,下午15点服第2煎汁。失笑

散12g ,木香6 g,鸡血藤18g ,独活12g ,川芎12 g,萝芙麻叶18 g,延胡索15g ,白

术12 g,川楝子12 g,络石藤12g 。

方三。养血安神,佐以平肝潜阳。晚上20点服用。柏子仁12 g,合欢皮30 g,茯苓12 g,

灸甘草6 g,钩藤12g ,僵蚕12g ,山药12 g,蒺藜9g 。

二诊:7月26日,前方服后,睡眠尚好,头晕头痛乏力明显减轻. 乳房胀痛消失,面色

稍好,胃纳增进. 舌苔薄黄,质淡,脉小弦滑. 原方化裁再加方一三帖,方二六帖,方三三

帖。

方一,上方去桂枝,香附,加白芍12 g,灸甘草6g ,上午6点服用。

方二,去川草乌,加制乳香,没药各12 g,上午10点服第一煎汁,下午15点服第二煎

汁。

方三,去僵蚕,钩藤,加琥珀粉3 g,晚上20点服用.

三诊: 8月4日,服完上方,面色红润,余症消失. 舌苔薄,质稍淡,脉小滑,余邪虽

愈,但正气未复原,宜巩固7剂。

方一,补益心脾,佐以温肾壮阳。上午6点服用.

方药:党参9 g,黄芪9g ,白术9g ,灸甘草3g ,当归9g ,龙眼肉9 g,酸枣仁9 g,

生姜3片,木香3g ,大枣3枚,仙茅15g ,仙灵牌15g 。

方二。养血安神,晚上20点服用。

方药,当归12g ,夜交藤30 g,合欢皮30g ,女贞子18g ,茯苓12 g,柏子仁9 g,

酸枣仁12 g. 1980年4月13日随访,症情稳定,已上班工作,未见复发。

病例2 .孔某,女,43岁,1977年10月4日就诊. 腰痛10余年,剧时不能转动,轻

时疼痛绵绵,逢天气变寒加重. 曾间断服中药百余剂,其疼仍未完全消失. 舌苔薄,质绛,

边有瘀点,脉小弦滑,此为病久入络,脉络受阻,气滞血瘀,不通则痛,宜用理气通络,佐

以活血化瘀之法10帖,根据煎药有效成分按时服用。

方药:青木香12 g,桂枝3g ,乳香12 g,没药12 g,川芎12 g,络石藤18g ,虎仗

12g ,牛膝12g ,鸡血藤15g ,木瓜12 g,杜仲12 g.

上午10点服头煎汁,下午15点服第二煎汁。

二诊 :1980年8月9日,患者前来自述前方10帖服完,腰痛已愈3年. 近两月因工作

太劳累旧病复发,并连及下肢胀痛. 大便时溏时干,肢体乏力,心慌,夜寐梦扰,脉小弦数,

舌苔白腻. 此为心脾肾三脏同病,虚中夹实,宜用三方5帖分时服用。

方一,健脾化湿,佐以益肾温阳。早上6点服用。

方药:苍术12 g,霍香12 g,佩兰12g ,香附6g ,桂枝6g ,山药9 g,茯苓12g ,杜仲9g ,川段12g ,补骨脂9 g.

方二,补血养心,佐以温补肾阳。在中午12点服用。

方药: 党参9 g,麦冬6 g,柏子仁6g, 灸甘草3g ,桂枝3 g,杜仲6g ,川段6 g,补骨脂6g ,鹿角6g ,仙灵牌6g.

方三: 养血安神,佐以益气健脾。晚上20点服用。

方药:党参9g ,黄芪6 g,白术6g ,灸甘草3g ,茯苓9 g,酸枣仁6 g,远志6 g,木香6 g,夜交藤15 g

1980年9月15日来人口述病症已愈。

(注:此两个医案为笔者祖父早年在县中医院诊治的病例,笔者详加整理,供同行参考。)

三亿文库3y.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各类资格考试、专业论文、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外语学习资料、浅论人体气血升降规律与最佳服中药时间13等内容。

12

 


 

  【Top

最新搜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