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什么性格,就什么命

 爱我所选365 2017-07-17

你什么性格,就什么命

来自有书

13:08

文 | 亚比煞 · 主播 | 杨枪枪 · 编辑 | 天秤座


▲点击打开视频,即可观看

《有书快看》之5分钟带你读《简单的逻辑学》

更多快看视频,可在应用商店搜索“有书共读”APP


还记得小时候,考试卷发下来以后,老师总是叫我们订正错题吗?


长大以后,我发现在人生的考场上,已经没有人手把手的教我们订正错题了。所以很多人就将错就错,一直错下去,而没有自我纠错的能力。


有时,你直接告诉一个人,什么是正确的,效果可能并不好。相反,如果你让他认识到什么是错误的,也许是让他领悟的更好的方式。


学习逻辑推理也是如此,也许你还不明白怎样才是正确的推理,可以先从认识错误的逻辑漏洞开始学习,这样的学习有双重意义:


1、 它将使我们对正确的推理有更深入的了解,让我们的神经更为敏锐,从而使我们更加坚定的遵循正确的路径;


2、 在我们面对错误推理的时候,它将保护我们不受误导。


亲爱的各位书友,本周我们将一起共读《简单的逻辑学》。这本书一共分为5章,可以根据我所拆的10个主题点,每天阅读半章到一章。建议今日读完第1章的1-5节。


在开始之前,请你思考这两个问题:


1、 你比较相信,是性格决定命运,还是命运决定性格呢? 


2、 “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在推理时,常出现的第一个错误,就是对“观察”不够重视。


许多错误都来源于此,我们常常认为这世上很多东西都是相似的,因此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


相似性使得我们忽略眼前的实际情况,对应该关注的细节视而不见,草率给出结论。


世界上没有两片绝对相同的叶子,但是我们却常常想当然的认为某件事,只不过是曾经历过的另一件事的简单重复,忽略了情景的特殊性,在这里就开始了第一个偏差。


观察,是知识的重要来源。在你要判断一件事情时,最好先集中注意力去观察它,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一些成见,错过了这个事件的特殊性。


不要对周围的事情默然处之,要用心去看,用心去听。


我们常常说一个人“聪明”,“聪”就是耳朵好,而“明”就是眼睛好。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智慧和判断力,是建立在他对外在世界的观察之上的,取决于他能收集到多少被别人忽略的细节。


那么,说到了观察的重要性之后,我们必须来谈谈,我们观察什么?我们观察的对象,应该是事实,而不是其它的什么。


在唯物主义的世界观里,“实事求是”被摆在了很高的地位上,“实事”也就是“事实”,它指的就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幻想而转移的真实存在,它是独立的。


事实通常以两种方式存在:一是事物,比如动物、蔬菜、矿藏等;二是事件,比如白宫举行了一场国宴,比如林肯被刺杀。


事物和事件,都存在于公共领域,原则上可以被每一个人调查、获得。


要确认“事物”的存在,你可以通过实地考察,或者通过照片为证,这都是有效的方法。


而要确认“事件”的存在,你可能无法再亲身经历,但可以通过收集间接证据来证明,比如官方记录、当时的报纸、照片、回忆录和日记等。




真实生活中,我们能够亲身经历的重要公共事件非常有限。


这就意味着,很多时候我们必须依靠间接证据来判断,因此认真审查证据来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我们能否做出正确逻辑判断的重要基础。


因为,我们大脑中的每个观念,其实都来源于对客观事物的描摹,观念并不等于真实,观念只是对事实的一种主观印象。


正确的观念,就是忠实的反应事实的观念,而错误的观念,则是对客观世界的扭曲的印象和表达。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的通过观察,来检测自己的观念,是否与事实相符,如果一个观念与事实的关系是扭曲的、脆弱的,那么我们即可判断,这个观念是错误的。


观念,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而非最终目的,观念是人与外部世界之间的桥梁,正确的观念会让这座桥固若金汤;


而错误的观念则会使这座桥变的相当不稳固,时而走的通,时而走不通,给人造成很多的困扰和麻烦。


想起斯科特曾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这样写到:


“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像是一张地图,凭借这张地图,我们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断地协调和谈判。


如果地图准确无误,我们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么地方,怎样到达那里;如果地图漏洞百出,我们就会迷失方向。”


不断的以事实来修正观念,就是对地图的不停校正,它将对我们的人生大有裨益。


然而,欣赏自己的观念,是一种人之天性。我们会觉得自己大脑中产生的那些想法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但其实我们的观念,都是我们的经验所带来的。




归根结底,外部的世界,决定了我们脑中的世界。


与事物接触越多,对它的理解就会越深刻,观念就会越清晰、正确。


所以,不可以忽略观念的来源。如果忽略对经验的收集,一味依赖脑中现有的观念,观念就会变的越来越不可靠。


超过一定限度时,观念和真实世界的纽带就会断裂、脱节,那时我们将只能看见自己大脑的创造品,而不是真实世界的面貌。


要确认事实,我们必须学会经常绕过既有观念,去观察外部世界,比如我的大脑中有一个观念“猫”,那么其对应物是现实存在的猫。


另外,我的大脑中有一个观念“牛头马面”,它却在现实中找不到对应的事物,那么,我就可以判断,牛头马面只是我大脑中的观念,而不是真实存在的事物。


人的观念的形成,主要经历三个阶段:


(1)客观存在的事物;

(2)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

(3)我们为其创造的语言,用来和他人交流。


还是以猫为例,首先要有“猫”,然后大脑中有一个“猫”的概念,之后才会有“猫”这个词。


如果没有猫的存在,也就不会有关于猫的观念和语言。


但是观念和事实并非总是这么清晰的,并非都是简单观念,有时它们和事实不是一一对应的。


一个观念可能在现实中由许多来源共同组成,比如“民主”,它的来源就包括:人物、事件、宪法,等等。


如果要与人讨论民主,符合逻辑的讨论必然是现实中大家都明白的事物,要不断的涉及现实中的真实事件,这才是“民主”内涵的真实土壤。


而错误的观念,则是罔顾事实,偏离客观事物本源的观念,它已经远离了客观事实,不能提供真实的情况,却可以反映出产生错误观念的人的精神状况。


错误的观念,是我们在本该认真观察,实事求是的时候,却偏听偏信,麻痹大意的产物,它们是我们对客观世界一厢情愿的设想,而它所导致的后果,也只能由我们自己负责。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