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专委特邀心理问答专家志愿者吴琼燕: 亲爱的朋友,或许您不敢相信,每一个发脾气的背后其实是“爱的呼唤”。 在愤怒的背后,实质隐藏着我们某种不愿被别人看到的脆弱的状态,或许是悲伤、失落、孤独或无助…… 甚至是无价值感,其深层次的原因是,“我没有被看见,没有被听到,我没有被支持、被尊重、被认可、被理解、被关注、被喜欢、被关爱、被接纳……” 本质上也就是在表达当事人此时此刻的某种需求:“我需要被支持”、“我需要被理解”、“我需要被尊重”、“我需要被认可”、“我想得到你的爱”、“我想你喜欢我”、“我想你接纳我”….. 人有一种普遍的自然倾向:在没有达到自己的需求时,第一反应往往会不由自主地不满,并第一时间进入受害者模式,把自己当成没有人关心、没有人在乎、没有人爱的可怜的娃。继而发挥超级想象力,根据自己的解读,瞬间在头脑中给编辑了很多可怕的故事,酝酿着…酝酿着…,终于导致愤怒如洪水般宣泄,山洪暴发。而一次发脾气就足以把自己过去所有的辛苦一笔勾销,对“关系”的影响是毁灭性的。 当自己或他人发脾气时,我们能做的第一件事可以是:离开现场,或深呼吸20-30次,或做深蹲起的动作20-30次,目的是阻止大脑迅速打开冲动的开关。等冷静下来了,再去探求双方的需求是什么。 还有一种发脾气需要引起注意,如果当事人经常对鸡毛蒜皮的事火山爆发,那可能要留意他是否内心深处有某种创伤,可能这些事情在某些方面跟他过去的创伤经历类似,激发了他过往的痛楚的回忆、不安的情绪、消极的想法和令人不快的冲动。创伤是我们在成长过程被闪电击了一次,并不是谁的错,每个人都会经历创伤。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国内、国际都已有各种先进的方法疗愈创伤。 不管发生什么,如果冷静下来,认真去探究对方想要什么、自己想要什么,最后我们会发现每个人其实都大同小异,都是希望被支持、被理解、被喜欢、被关爱。看到这一点很重要,我们就不容易在自己求而不得的时候情绪失控,而是给自己和他人留一个澄清说明的机会,倾听和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或许彼此都会有新的发现。 有人能让你生气,是因为你仅从自己的角度解读了事情。 有情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控,可怕的是不了了之。 从今天开始,学习冷静下来,看看自己对爱的需求是什么、看看他人对爱的呼唤是什么,相信关系会得到滋养,越来越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