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锁志:你还在认为这些问题只是因为孩子粗心吗?

 刘锁志 2017-07-17

我们作过一个调查,让家长在最短的时间内说出自己孩子学习上的问题,结果有近80%的家长说的是“粗心、马虎”。那么,到底怎么来认识粗心马虎,又该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

我们所说的孩子粗心往往是指学习中出现的这样一些表现:

1、看错型:把数字或符号看错,如乘做成了加,38抄成了58等;

2、漏信息型:忘了写答案,还有题目漏做了,抄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内容也会少掉一点等;

3、简单题目出错:如有的孩子做计算时老出错,老写错别字等;

4、审题不清,作文偏题等。

 

 

造成孩子粗心的情况一般有以下几种原因:

1、儿童的视觉辨别和视觉记忆能力不强,会把形状相近的内容看错;

2、视动不协调,有些孩子眼里看到的与心里想的都是对的,但到了手上写的时候就错了;

3、短时记忆容量不够,在作业时储存在头脑中的内容出现记忆失误。

4、注意力不够集中,心在此而意在彼,那错误也就难免会发生了。

5、有时候一些看似是由粗心引起的错误,实际上是基础不够扎实、知识掌握不牢固、答题技巧不熟练造成的。

6、任务太多,孩子心急,会造成粗心。

7、学习内容太熟悉,孩子看到一半熟悉的信息就盲目推断其余信息,也会造成粗心。


 在对待孩子粗心的问题上,家长一般有以下三种态度:

A、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下次注意点就行了,所以采取了宽容的态度;

B、一旦孩子出现粗心的情况,不停地指责,并给孩子贴上标签,说孩子是粗心大王;

C、认为这是孩子不认真,不要好,所以采取了惩罚、打骂的措施。这样的做法显然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

 

 

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1、进行学习能力方面的训练:

 孩子所谓的粗心大部分其实是学习能力不足所导致的。我们可以把学习过程看作一个完整的信息处理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接受信息,储存加工信息,输出信息。

 我们看到孩子出现的粗心错误只是最后输出的信息,但这个信息的错误在接受信息、储存信息或输出信息三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

 比如,一个孩子在看需要做的作业时(接受信息),把38+53这个式子看成了58+53,这样即使加工储存过程和输出过程没有任何问题,最后输出的结果是错误的;就算这个孩子接受信息时没错,但在短时记忆时(储存)出现了错误,他把记忆中的53错误的回忆成了35,那么最后输出的结果也是错误的;

 当然,也有可能他最后在写的时候,把心里想的91写成了93,也可以导致最后的结果错误。像这样接受信息,储存加工信息、输出信息的精确程度和速度都涉及到孩子的基本学习能力,能力强的孩子,这样的失误极少,而能力弱的孩子,这样的错误就多,平时我们看到孩子出现的粗心问题有80%以上是因上述能力弱造成的,与孩子的智力水平或努力程度没有任何关系。

如果要解决这些问题,光靠讲道理或打骂根本就不能起到任何作用,反而只会让孩子在作业或考试时因担心自己会粗心而造成心理负担。所以我们应给孩子训练学习能力,包括视知觉能力,听知觉能力,注意力、记忆力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训练,孩子学习能力提高了,完成学习任务时出现简单错误的机率就会大减少了。一般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的粗心错误会明显减少。


 2、应分析原因,不要让粗心成为错误的理由或借口:

 好多孩子在解释自己为什么被扣分时,总是一句说:我太粗心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家长经常对孩子出现的错误以粗心定论,家长往往在与别人交流时说自己的孩子只是粗心,要不粗心就会更好的,粗心的错误好像并不能说明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差,对孩子的错误也不加以分析,想当然的认为这么简单的问题出现错误肯定是粗心,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往往会掩盖了一些真正的问题。

 比如,也许是孩子的某个知识点没掌握好,也许是孩子考试时注意力不集中,但在这里所有的问题用一个粗心就蒙过去了。长此以往,孩子会觉得粗心是正常情况,一旦出现问题,用粗心来做挡箭牌就可以了。

 所以,如果孩子发生粗心的情况,家长应与孩子一起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不要轻易的以粗心来做定论,更不要总对孩子的粗心喋喋不休或者以罚抄写N遍来解决问题,而应该与孩子一起分析错误的原因,只有找到原因才能针对性的进行想办法解决。正面强化,指导检查方法。

 

 

3、对孩子的粗心,家长尽量不要采取正面惩罚的方式,以避免对孩子粗心的强化,而是可以运用正强化的方法:

比如在孩子粗心时不去批评他,但是在孩子细心地完成作业的时候,家长此时及时表扬孩子,强化他的细心,这样孩子就会慢慢接受这种心理暗示,越来越向着细心的方向发展了。

另外,应在平时的学习中帮助孩子养成检查自己作业的好习惯。很多家长都愿意为孩子检查作业,以为这是对孩子负责,殊不知这样孩子就养成了不细心检查的习惯,要让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首先要从家长做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