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豆皮大王唯一传人去世,武汉“豆皮江湖“的狠角色今何在?

 stingray928 2017-07-17

豆皮大王唯一传人去世,武汉“豆皮江湖“的狠角色今何在?

豆皮作为武汉早餐界名角,曾被选中上了《舌尖上的中国》。形状方而薄、色泽金而黄、味道香而脆,包裹着软糯的糯米和丰富的馅料,令人魂牵梦绕。而豆皮的传统做法,传授仍然遵循师徒口耳相传,心领神会的传统方式。师徒的心诀,食客的领悟,美味的每一个瞬间,无不是用心创造。

豆皮大王唯一传人去世,武汉“豆皮江湖“的狠角色今何在?

▲豆皮大王高金安

提到豆皮,就不得不提到老通城。“豆皮大王”高金安、“豆皮二王”曾延龄、“豆皮小王”张祥兆、“豆皮咪咪王”周才斌四代人的故事,也深深烙印在老武汉人的脑海里。如今时光流转,随着老通城的国企改制,这些老艺人四散各方,他们的后人依然传承者这些老味道。

豆皮大王唯一传人去世,武汉“豆皮江湖“的狠角色今何在?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说道作为豆皮大王高金安的唯一传人曾志成于今年3月去世了。曾志成老爷子在老通城退休之后,就在汉阳开了家曾记豆皮大王,一直秉承着老通城的古法做豆皮。

今生: 曾记古法制作

传承豆皮之魂

豆皮大王唯一传人去世,武汉“豆皮江湖“的狠角色今何在?

曾记豆皮大王的创始人曾志成,就是“豆皮大王”高金安的嫡传弟子。曾志成15岁开始在老通城学做豆皮,拜豆皮大王高金安为师,16岁出师,一直干到60岁退休,与高金安、曾延龄并称“豆皮大王”。

曾记豆皮大王

曾记这家店就是老人从老通城退休4年之后开的,基本是家族生意,现在曾志成老爷子已经去世了,接手这家店的是他大儿子曾师傅,至今已有50多岁。

豆皮大王唯一传人去世,武汉“豆皮江湖“的狠角色今何在?

豆皮大王唯一传人去世,武汉“豆皮江湖“的狠角色今何在?

小编早早就来到这里,看见门前的顾客有序的排着队,店面餐牌上除了三鲜豆皮,还保留着老通城最特色的蛋光豆皮,不添加糯米或者只有一点点糯米,纯有蛋皮和馅料。因为有些老人肠胃吃糯米会不消化,这属于定制款,既能尝到美味又不至于让肠胃难受。

豆皮大王唯一传人去世,武汉“豆皮江湖“的狠角色今何在?

豆皮大王唯一传人去世,武汉“豆皮江湖“的狠角色今何在?

▲做豆皮延用传统做法,用蚌壳摊皮子

小编注意到,曾师傅手上拿的摊豆皮时用的蚌壳,他说这是他的父亲传承下来的,用蚌壳摊皮子,皮子会比较光润,比较薄,配上火候,才容易达到外焦内嫩的效果。

谈到他老爷子,曾师傅话匣子打开了。他说去年90多岁的老爷子还来豆皮店亲自做,他始终舍不下做了几十年的豆皮情结 。

豆皮大王唯一传人去世,武汉“豆皮江湖“的狠角色今何在?

豆皮大王唯一传人去世,武汉“豆皮江湖“的狠角色今何在?

▲馅料选用新鲜的瘦肉加笋尖

曾师傅说,莫看这一盘小小豆皮,做起来大有讲究,每天他要4点起床,跟徒弟准备馅料,笋子要买笋尖,香菇要买最好的,瘦肉要最好的梅子肉。

豆皮大王唯一传人去世,武汉“豆皮江湖“的狠角色今何在?

▲摊豆皮选用是绿豆加大米磨浆

做皮子,要先将绿豆去皮,和大米磨成浆,浆要磨细,细到你用手指一粘,像雪花膏一样滑溜,没有任何颗粒感。

豆皮大王唯一传人去世,武汉“豆皮江湖“的狠角色今何在?

豆皮大王唯一传人去世,武汉“豆皮江湖“的狠角色今何在?

旁边的徒弟抢着说道:“你看师傅做一遍,那动作潇洒得很。”只见曾师傅转锅飞转,用蚌壳来回刮圈,一把锅铲快速拨匀糯米馅料,最后在空中一颠锅,糯米馅料在下,金黄灿灿的豆皮在上,看的人直流口水。

豆皮大王唯一传人去世,武汉“豆皮江湖“的狠角色今何在?

最后一道工序,葱花从高处飞洒,如天女散花般落在锅里,整套动作一气呵成,不拖泥带水。 我好几次照相,都跟不上曾师傅的速度,他说做豆皮火候最关键,慢一秒,豆皮炕的不金黄,味道就会差很远。

豆皮大王唯一传人去世,武汉“豆皮江湖“的狠角色今何在?

▲沿用老通城的老传统,用塑料票拿豆皮

曾师傅说,他不懂什么大道理,只知道老爷子传下来的古法不能丢,那是老传统,是安身立命的本。

旁边一个50岁的大妈说:“曾师傅做的豆皮那冇得话说,我天天都来买。现在蛮多吃的都变了味,老滋老味的东西,才是真的好吃。”

豆皮大王唯一传人去世,武汉“豆皮江湖“的狠角色今何在?

曾师傅看我忙着拍摄,一直说道:“你过早了冇撒,豆皮要乘热吃,冷了吃了不虚浮!”说完,他特地跟我换了碗刚出锅的豆皮。

豆皮大王唯一传人去世,武汉“豆皮江湖“的狠角色今何在?

金灿灿的豆皮还冒着热气,外皮微微焦黄很脆,炭火炕出来的,口味还是不一样些。糯米很筋道,香菇和瘦肉都恰到好处。要说唯一的缺点,可能是因为传统做法,所以稍稍有些油腻。不过配上他们家特质的糊米酒,黏黏糯糯,听了头。

豆皮大王唯一传人去世,武汉“豆皮江湖“的狠角色今何在?

豆皮大王唯一传人去世,武汉“豆皮江湖“的狠角色今何在?

▲糊米酒不是汤圆状,是呈条状,很解腻。

一句简单的“你过早了冇”,这是武汉最温情的亲切滋味。

新生:王师傅豆皮

推陈出新上《舌尖》

豆皮大王唯一传人去世,武汉“豆皮江湖“的狠角色今何在?

除了曾记,被选中上了《舌尖上中国》的王师傅豆皮馆,也跟豆皮大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王师傅豆皮馆由现在老板的母亲王师傅一手创办。

王师傅豆皮

豆皮大王唯一传人去世,武汉“豆皮江湖“的狠角色今何在?

豆皮大王唯一传人去世,武汉“豆皮江湖“的狠角色今何在?

二十多岁起,王师傅就在老通城工作,是做豆皮的一把好手。后来,老王师傅退休,现在店子的主厨是老板的叔叔杨师傅接手,杨师傅是“老通城二王”曾延邻的徒孙。

豆皮大王唯一传人去世,武汉“豆皮江湖“的狠角色今何在?

豆皮大王唯一传人去世,武汉“豆皮江湖“的狠角色今何在?

▲杨师傅手里拿的也是蚌壳。

在杨师傅这里,我又看见熟悉的蚌壳,老通城的做法一脉相承。唯一不同的是,这里的豆皮可以加卤水。

豆皮大王唯一传人去世,武汉“豆皮江湖“的狠角色今何在?

▲经过改良的豆皮,卤水根据客人口味选择性地添加。

杨师傅说豆皮的做法经过改良:原来的豆皮主要是冬笋、香菇、瘦肉,现在根据民众口味多加了用豆瓣酱卤的豆腐干和香菇笋丁,制作的时候豆皮正反两面各淋一遍卤水,更入味一些。

豆皮大王唯一传人去世,武汉“豆皮江湖“的狠角色今何在?

小编亲测,与其说是豆皮,更像一份豆皮糯米饭。皮子还是老通城那个味道,金黄爽脆,但馅料层次更丰富一些,口味也更入味些。不过喜欢吃清淡一点的顾客,会觉得加了卤水的豆皮有点咸。

前世:豆皮大王二王

老通城的盛世王朝

豆皮大王唯一传人去世,武汉“豆皮江湖“的狠角色今何在?

老通城

1929年,湖北汉阳县人曾厚诚在汉口大智门外开办“通城饮食店”。1946年原址复业,营业面积扩至180平方米的楼房,并将店名“通城”加上一个“老”字,以表示老店之意。 在这年,曾厚诚重金请来高金安,并打出了“豆皮大王”的招牌。这是我们熟知的老通城最初的创业故事。

豆皮大王唯一传人去世,武汉“豆皮江湖“的狠角色今何在?

▲曾经辉煌的豆皮大王老通城

高金安在豆皮技术上不断改进,推出的以瘦肉、虾仁、鸡蛋为料的“三鲜豆皮”, 皮薄色艳、松嫩爽口,馅心鲜香,油而不腻,成为老通城的招牌产品。

从此,一份金黄油亮的三鲜豆皮,配上一碗糊米酒,成为几代武汉人过早的记忆。

老通城变迁:

2006年,老通城旧址拆迁,

后来也开了几家分店,但早已吃不出当年的味道。

2015年4月1日,因为近一年每月亏损,

位于汉阳摩尔城的最大一家老通城关门,

曾经的“豆皮大王”招牌走向落幕。

豆皮大王唯一传人去世,武汉“豆皮江湖“的狠角色今何在?

豆皮大王唯一传人去世,武汉“豆皮江湖“的狠角色今何在?

▲豆皮大王老通城又重新开张,排队火爆

中山路开街,吉庆街上,老武汉念念不舍的老通城又重回江湖,几经沉浮,它承载几代人的回忆。想要买份豆皮,基本上要排半个小时候的队。放眼望去,基本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结伴来寻老味道。和我同去小伙伴说,重新开张的老通城,再找不回曾经的豆皮味。但是和我们一起排队的,从小家住六渡桥的张先生却说,无关味道,那是儿时的记忆,是最美的时光。

武汉豆皮,

时光的味道!

在如今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食物更加多元化,对新事物的追逐更加急迫,是坚守传统,还是做出改变,这是一个问题。更多关于食物的传承,恰恰是在最平凡的生活里。

世代相传的手艺,在岁月中不断翻陈出新,这是时代的激赏。唯一不变的,仍是这些老手艺人身上流淌在血脉里的勤劳和坚守。

原文首发卫星公主号武汉老家(wuhanlaoji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