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涵博老师 1 最近,一则网上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而新闻上说的啥呢?是关于学校老师的。 一位网友爆料称,上海的一位家长因为一份暑假作业和自己女儿的老师吵起来了。 而且,和这位家长吵起来的不是一位老师,而是两位,当然,是在微信里,不是学校内。 这网友很为这位家长抱不平,觉得两位老师说话一定都有没有为人师的样子,非常让人生气。 我看了一下具体的截图,事情的起因其实非常让人意外,那具体是啥原因呢? 原来,这位家长的孩子班里来了新的语文老师,新老师在原有作业的基础上布置了新作业。 而这位家长觉得作业太多了就在班级群里提了出来,但是没想到,群里的数学老师突然站了出来。 数学老师说了啥呢?“是不是觉得数学作业也多了呢?” 这位家长说,“按照新老师的说法,有事情可以私信,请不要在群里乱吼。” 数学老师说,“我就喜欢乱吼,怎么了?看不惯你退群呀?呵呵。”好一个呵呵。 就这样,家长一句,老师一句,瞬间群里就炸开了锅,而且愈演愈烈,甚至扯到了学费和工资。 这个时候,群里的班主任突然说这位家长扰乱了班群纪律,因此整个事件也到了最高潮。 2 此事一经网络曝光,迅速引起了热议,有人因为此事分成了两派。 一派认为老师有问题,放假就应该少一些作业,之前布置过老师还要再加,这就有点过分了。 其中观点最鲜明的,莫过于觉得现在的风气变成了家长替老师教孩子,老师普遍都没了素质。 另一派认为家长情商低,有人觉得是家长先对老师出言不逊,然后又说老师乱吼,太不尊重人。 而有一位网友的留言,堪称言辞激烈:所有像这样的问题,基本多是鸟人怼上鸟人。 3 其实,两派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如果取中间意见则是:老师有问题,家长有问题,大家都有问题。 老师确实有问题,首先是不应该布置更多的作业,如果要布置也要和家长们提前沟通一下。 其次是老师不能对家长有不好的态度,尤其是说话语气,要知道,为人师表可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也有问题,家长的最大问题不在于提出意见,在于没有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表达方式。 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老师并没有一开始就对家长无礼,是家长觉得老师无礼才露出的情绪。 归根结底,老师与家长会发生互怼的情况,是因为双方平时的交流沟通很少,这才导致误会丛生。 所以,家长与老师要多交流多沟通,通过高频的沟通来减少误会和障碍。 另外,老师也要注意语气,不要动不动摆出权威的样子,家长会尊敬老师是因为信任,而非畏惧。 最重要的,是双方都要为孩子着想,其实在上面描述的事件中,受害最大的其实就是孩子。 老师未经家长同意直接增加作业,孩子的负担被加重,碍于老师的权威不得不牺牲难得的假期。 家长因为情绪和表达方式欠妥,孩子可能因此被老师刁难,这种后果是冲动的家长很难想到的。 无论谁对谁错,请多站在孩子角度去想一想,让那些没必要的误会和不合理的事情不再发生。 也许,只有那些真的为了孩子的家长才会毫无怨言,那些真的为了孩子的老师才能备受尊敬。 文章来源:科学家长观(kxjzg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