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话重提:能看懂的才叫好诗

 一片落叶84eoq7 2017-07-18
       我说过一首好诗不仅仅取决于作者的水平,也取决于读者的水平。我们不能给幼儿园的孩子们去讲昌耀的《河床》,但是我们可以教孩子们《排排坐,分果果》。这就是诗歌的价值。纵观古今中外,每一首能脍炙人口的作品,都是易懂的。我必须强调的是易懂不代表通俗。但是有些诗歌任你想破脑瓜,也不知道作者的意图,这样的诗歌,诗经里有没有,唐诗没有,宋词里没有。诗歌应该和其他文体没有多大的区别,目的还是传递信息,抒发情感。如果失去了这个最基本的功能,诗歌便失去了意义。

        我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多的人追求诗歌的玄而又玄。以至于成为了一种趋势,看不懂的就是好诗,而好诗的定义导致的不良的后果就是竞相模仿。用一些晦涩难懂的语言或者生僻的字眼,制造诗歌。写这种东西的人,会表现一种怪相,就是自命高深。其实有多少句子是真实情感,发自肺腑。我想这个作者心里最明白。我们不是写的天书,更不是写的咒语,我们也没有那个本领。我们是写诗歌,而诗歌受众是人,我们的诗歌是给人看的。如果一首诗歌,别说普通的读者,就连诗歌爱好者都看不懂,这算好诗吗?看不懂,自然看的人越来越少,如果一首人都没人看,这算好诗吗?这不就是诗歌被边缘化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在一些座谈上,我也听见过有人批评汪国真的直白。我要说的是汪国真之后,中国再无诗歌大师。他毕竟代表了一个时代,而经历汪国真诗歌时代的人,又有几个没有受到过他诗歌的影响。而当今获得这样大奖,那样大奖的诗歌名家,又有多少人达到了汪国真的境界。又有几句诗歌让读者茶饭不思,挑灯夜读。没有,一句都没有,从近年来官员屡屡获奖的本身来看,一些诗歌大奖,就充满了水分。而民间不缺少好诗人,好诗歌。不单单说汪国真,就是每个时代的成名诗人,比如徐志摩、闻一多、贺敬之,都应该受到尊重。他们代表的是他们的时代,作为后人无权对他们提出批评。

         诗歌就是诗歌,诗人就是写诗歌的人,现在很多人有意或者无意的将诗歌神化,这是不对的。我相信天分这个东西,就是说写出的诗歌,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有些人写了一辈子也不能达到一定的水准。这好比一棵树上的苹果,有大小好坏之分,这是先天因素决定的,但是我们都不要否定每一个苹果的意义。作为长期从事诗歌宣传的人,我觉得是在普及诗歌,让更多的人去接受诗歌,体会到诗歌散发出的魅力。所以我一直把那些看不懂的诗歌,不定义为诗歌,起码不能算好诗。大多为别有用心者,制造的一种文字游戏。结果就是读者产生误解,不愿意了解诗歌,和接触诗歌,让诗歌的地位更加的孤立。

       诗歌最难的表述,是怎么样通过简单的语言,去表达深刻的内涵,从而让读者引发共鸣。而共鸣的前提就是读懂,或者在诗歌里有所感悟。这也恰恰可以证明一个诗人的创作的能力。至于手法和技巧,一个人在诗歌创作中,绝对不会想到怎么样去刻意的运用。如果你写一首诗之前就先想到了要用什么手法,什么技巧。那你就不是一个好的诗人。这就是我说写与制造的区别。我很希望爱诗歌的朋友,首先学习一下诗歌知识。走出误区,给读者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视诗歌为手艺的人,任其奇技淫巧,也是匠人。只有悟到诗歌为心艺者,才是诗人。

                             花坟
                       2013年10月29

诗人家园
微信:shirenjiayuan

用真诗歌打动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