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避乱迁都:西周结束,东周开始

 liuhuirong 2017-07-19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起和周王室的落是相伴生的,王室的落是因为诸侯的起,诸侯的起也是因为王室的落,互为因果。

  诸侯的事说完了,王室的变化更替也不能不说,不然就会对这段历史缺乏全面了解,就缺一条贯穿的线。

  周王朝的王室进入东周时期可讲的事不多,这里主要还是把周王室的更替沿革理顺一下。

  【避乱迁都】

  周平王在公元前770年继位以后,众诸侯和百官行了朝贺大礼。就开始奖赏“驱逐犬戎”的有功人员。平王先宣召舅舅申侯上殿说:我已经是一个被废弃的太子,能够继承君位都是舅舅努力的结果,为嘉奖您的功绩,把您由侯爵晋为公爵。


 
  申侯身上背负着引狼入室的骂名,不敢接受这个奖赏,就说:做天子的如果赏罚不明,国家政务就会有失公正。这次打败戎狄,全仗着诸侯之力,我不能禁制狄兵以致先王身死,国都沦陷,百姓遭殃,已经是有罪之人,不追究已经是我的福缘,怎么还敢领赏。

  但周平王一再坚持,最后申侯还是接受了下来。从此申侯也就变成了申公。

  卫武侯这次有救驾之功,这时站出来说:褒姒母子恃宠乱政,虢石父和尹球又欺君误国,虽然已经死于战乱,但他们的封地应该收回,封爵应该削免。

   平王又当朝决定:卫侯姬和进为公爵;晋侯姬仇增加封邑,把河内之地封给晋做采邑。郑伯姬友为保驾幽王力战身死,赐谥号为“桓”,由郑世子姬掘突继承父亲 伯的爵位,又加封良田千顷;秦的国君原来是个附庸,晋爵为伯,从此正式跻身为诸侯;小周公姬咺官授太宰之职;母亲申后为太后;褒姒和伯服废为庶人;虢石 父、尹球考虑到先人有功于周王室又是为护驾而死,只削了本身的爵号,子孙仍可沿袭继承封地和爵位。同时采取措施安抚百姓,稳定民心,一片混乱的局面算是恢 复了平稳。

  第二天周平王又任命卫武公为朝中司徒,郑伯姬掘突为卿士,留在朝中和太宰姬咺同秉朝政。

  王室这也刚稳定下来,犬戎又来了,尝到了甜头的犬戎这回侵掠得很频繁。连周王室起家的岐丰之地都被犬戎占去了一半,战火已经烧到了镐京周围。而且京都被犬戎一把火烧了之后,宫不像个宫,殿不像个殿,民力凋蔽,国库空虚已没能力再建。平王权衡再三,就起了迁都的念头。

   这一天上朝平王对群臣说:当年先祖称王就定都在镐京,同时又建了陪都洛邑,这么做的用意是什么,有谁知道吗?大臣们回答:洛邑是天下的中心,四方诸侯纳 贡到洛邑去道路比较方便,所以成王让召公选址,由周公筑城,号为东都。所有的宫室制度都和镐京相同,周王每次到诸侯入朝述职纳贡的时候都在那里面见诸侯, 为的是避免诸侯远途劳顿。

  平王话入正题说道:现在犬戎进犯已威胁到镐京,国都有再次遭祸的可能,我想把都城迁到洛邑你们看怎么样?太 宰姬咺首先赞成,他说我们现在面临的主要困难有两个,一是现在城内宫阙都已焚毁,要重新营建财力和人力又都不足;二是犬戎猖獗,如果再攻打京城怎么提防? 我看迁都到洛阳这两个难题就迎刃而解了。朝中大臣也都怕犬戎再杀进京城所以都赞成迁都。

  惟有司徒卫武公低头长叹,平王就问:老司徒有 什么话说吗?卫武公说:我已年逾九十,蒙天子不弃用为六卿,如果知而不言是不忠,若有违众意是不友。但如此大事,我宁可得罪众友也不能向天子隐瞒我个人意 见。镐京地势险要,先人之所以在这里定都,是因为这里左有崤山、函谷关之险,右有陇、蜀之粮,披山带河,沃野千里,正是天下形胜之地。洛邑虽然是天下的中 心,但地势平坦,实在是四面受敌之地。先王建东都是为了便利诸侯,建西都却是为了镇住天下之要,如果弃了西都迁去东都,我担心王室会从此走向衰弱。

  平王说:犬戎争夺岐丰之地十分凶悍狂妄,城内又宫毁城废,东迁也是出于无奈。

   武公说:犬戎是游牧为生,豺狼之性,原来就不应当让他涉足境内。是申公借兵失策才开门揖盗,以致城破宫毁,先王丧生,这是奇耻大仇。我们正因为这才应该 励志自强,爱民薄赋,练兵备武,像先王那样正视和面对戎敌,俘囚戎主献上太庙,这才可以雪耻安民。如果忍耻避仇,弃此就彼,我退一尺敌进一丈,那时的蚕食 之患要大于今天的岐、丰之忧。况且当年尧、舜之时也是土阶卑宫,便于近民,从来不想显化宫室。京师壮观不在宫室,稳固不在城墙,而在民心,请大王三思。

  太宰姬咺接口道:老司徒刚才说的是常理,我们现在却需要面对现实而通变。先王怠慢政事有失人伦才招贼致祸,这也不是我们所能深究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府库空虚,兵力单弱,百姓畏戎如虎,一旦戎兵长驱直入,民心瓦解不堪征战,那时的误国之罪谁来承担?

  卫武公也不退让,回言道:申公能召来戎兵也必能有退兵之策,大王可以派人去请教他,看他有什么奇谋?

  这时门官来报告,申公派人送来了告急文书。平王打开一看:信的大意是:犬戎侵袭不断,申(姜姓古国,当时居住在山西、陕西之间)有亡国之祸,请求派兵救援!

  平王正好找到了借口,说舅父自己都顾不了自己,哪里还顾得了京城,我的决心已定,东迁洛邑。就下令让太史选择良辰吉日启程。

  武公一看这事已经无可挽回,十分地痛心,又没法改变平王的意旨,就说:我的官职是司徒,主上如果决意东迁,那我要公告百姓,百姓是愿意随迁还是就地居住由其自便,也让百姓有个准备。在平王同意后就出榜告示百姓,愿意随行的早做准备一并东迁。

  平王让祝史(掌管祭祀祈祷的官)写了祭文,祭告了宗庙。到了启程那一天,大宗伯(掌管宗庙礼仪的官)抱着宗庙神主登车先行。秦伯嬴开亲自领兵护驾,百姓扶老携幼,相随东迁的不计其数。

  从此西周结束,东周开始。

  周平王东迁到了洛阳,看到街市整齐,店铺林立,宫阙壮伟,和镐京被烧前的状况差不多,就更认为东迁对了。

   四方诸侯得知平王迁都都上表称贺,送礼送物。惟有楚国不到。平王就想征伐它。群臣都说:蛮荆之地没有教化,当年宣王曾经讨伐过,每年也只进贡菁茅一车供 祭祀使用。让他纳贡也只是个服从的象征。现在迁都事大,一切都需要安定,劳师远征又难以预料胜负。不如暂时包容他一次,如果他能感德来贡最好,再不觉悟, 等安稳了以后腾出手来再伐他也来得及。平王这才没有派兵。

   秦襄公(秦伯嬴开)护驾有功,临分别平王也玩了一把权术,告诉他如果能把 岐、丰一带的土地从犬戎手里夺回来,这些土地就都封给秦国。平王的本意是激励他打败犬戎。襄公当然十分卖力地扩大自己的“根据地”,回国不到三年还真就彻 底打垮了犬戎,不但得了岐、丰这些地方还夺了犬戎不少土地,使秦国成了大国。

  平王没想到的是,他的激励措施给自己的王朝准备了替代者。

  平王东迁以后,王室开始衰落,不仅对外没能力护国,对下的制约力也越来越差,齐、楚、秦、晋开始强大。

  公元前720年,在位五十一年的周平王姬宜臼去世。因为他在位时间太长,太子已先于他过世,就由太子的嫡子姬林继了位,他就是周桓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