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理作意的运用与其重要性

 timtxu 2017-07-19

如理作意的运用与其重要性
法增尊者整理,澳洲蓝山佛宝寺

什麽是如理作意?

如理作意(巴利语yoniso manasikara),巴利文直译是「从根源在心意上的行为」。yoni 指子宫,意为源头;yoniso 指去到源头或根基的意思;mana是意;manasi 是意的方向;kara是做作、造作。所以这两字的意思是心指引相应名法朝向所缘,即带领其他心所一起面向目标。它的作用是把相应名法和所缘连接起来。现起是面对所缘。作意是能令心转向目标的心所,通过作意,目标才得以呈现在心中。作意类似汽车的方向盘,类似船的方向舵或者舵手。玄奘法师将它译作「如理作意」,也译作「如理思惟」,《杂阿含经》译作「内正思惟」,菩提长老译作「周密的注意」(careful attention)。作意即是令心转向目标,如理作意是如理的思维所缘之境,将心转向正确的方向。


当我们的心通过根门接触到所缘时,自然会生起反应。这反应可以分为善或不善两类。若是如理作意,它所产生的速行心必定是善心;若是不如理作意,它生起的速行心也必定是不善心。

在《如是語》佛陀说到:「诸比丘,对于尚未达到,而希望住于无上解缚安稳处的有学比丘,我不见有其他一种内在的因素,能如一种因素如此多的帮助。诸比丘,此即是如理作意。诸比丘,如理作意的比丘,能捨断不善,培育善。」

《长部经典3.34.十上经》:「351. 'katamo eko dhammo visesabhāgiyo? Yoniso manasikāro. Ayaṃ eko dhammo visesabhāgiyo.」「六 何谓一法是胜分?[谓:]如理作意,此一法是胜分。」

如理作意的运用

如理作意源于作意,作意是心所之一。在《相应部》卷 12:「诸比丘!何为名色?〔诸比丘!〕受、想、思、触、作意,以此谓之名;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之色,以此谓之色。如是此名与此色,谓之名色。」《中部》卷 1:「受、想、心、触、作意,是谓名;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谓色。」

《如理作意具足经》(《相应部》45相应69经):「……即:如理作意具足。

比丘们!当比丘如理作意具足时,这应该可以被预期:他必将修习八支圣道,他必将多修习八支圣道。

比丘们!如理作意具足的比丘如何修习八支圣道、多修习八支圣道呢?比丘们!这裡,比丘依止远离、依止离贪、依止灭、捨弃的圆熟修习正见;……(中略)依止远离、依止离贪、依止灭、捨弃的圆熟修习正定。

比丘们!如理作意具足的比丘这样修习八支圣道、多修习八支圣道。」

在《相应部》(S45:55)的经文:「比丘们!黎明是太阳昇起的先导与前兆。同样的,比丘们!『如理作意』的成就即是比丘生起八支圣道的先导与前兆。

比丘们!当比丘成就如理作意时,就可以预期他必将培育八支圣道,他必将开发八支圣道。

比丘们!成就如理作意的比丘如何培育八支圣道、开发八支圣道呢?比丘们!这裡,比丘依止于独自隐居(巴利语:veveka,英译:solitude、seclution,汉译:远离、独一静处)、依止离贪、依止灭、熟练于捨弃而修习正见、正志……(中略),依止于独自隐居、依止离贪、依止灭、熟练于捨弃而修习正定。比丘们!成就如理作意的比丘这样培育八支圣道、开发八支圣道。」

具有内在的如理作意,以个行者才能开发八支圣道,然后才能逐步的修到离贪,灭尽贪瞋等烦恼,而生起七觉支。如下经所示。

在《相应部》觉支相应.2.13:「(1)诸比丘!日轮上昇时之先驱、前相者,即是明相出。诸比丘!如是比丘,生起七觉支时之先驱、前相者,为如理作意。

(2)诸比丘!为诸法之善、善分、善友者,皆以如理作意为根本,等趣于如理作意,以如理作意为诸法最上之名。

(3)诸比丘!言内支分者,不见其他有一支分,能起七觉支者,比丘!此即如理作意。

(4)诸比丘!太阳上昇时,先驱之前相,即明相出。诸比丘!如是比丘,起八支圣道时,先驱之前相,是如理作意具足。」如此禅修者必须经由如理作意,修习八圣道,培养七觉支,才能达到解脱。

不如理作意的过患

不如理作意(ayoniso manasikara)即是对诸所缘,不如实的观察它们的无常性、苦与无我。因此烦恼随即生起,生起的速行心即是不善心,生起四颠倒(vipallāsa 无常当作常、苦当作乐、无我当作我、不净当作净),造作诸恶业,心不得解脱。

阿毘達磨《分別論(vibhanga)》里指出:「不如理作意: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以非我为我。」

不如理作意使到一个行者的五盖的贪、瞋、昏沉睡眠、掉悔恶作、疑等生起(《增支部》3.68)。不如理作意也导至失去正念与觉知,因此正知就不能生起。

在《漏尽经》(《中部2》)里佛陀指出,若一个行者不具有如理作意,将不能断尽诸漏(asava)。

如理作意的重要性

具如理作意的行者,因为修习正确的方法之后,才能有效的修习观照,就如《大念处经》里所教导的依精勤(

atapi)、正知(sampajanno)与正念(satima)来修习止观,如实的观照名色法的无常性,断除对五蕴的邪见与执取。《清淨道论》里讲到:(1)正念:念以忆念为相,不忘失为味,守护为现起。(2)正知:正知以不痴为相,推度为味,选择为现起。

阿姜念说:「事实上是精进、正念和正知保持在当下观照色身。我们必须了解这一点,因为有很多修行者以为“他们”在修行,但其实只是三心(精勤、正知、正念)或明觉在修行的。正念和正知去除贪和瞋——引发实相般若而破除无明(癡)。『如理作意』、正念和正知是思慧,正念正知配合得恰到好处就会转变成实相般若(修慧),但『如理作意』仍然是思慧。正念正知转变成实相般若时,我们会发现甚至连正念正知都不是「我」。正念正知只是一种心态,并且他们也是无常、苦、无我的。

『如理作意』是辅助明觉(三心:精勤、正知、正念)正确运作并防止烦恼生起之法。...『如理作意』知道改变姿势是为了治苦,『如理作意』可以防止喜欢和不喜欢的增长。同样的,如果『如理作意』和明觉认知是坐的色身,然后感觉疼痛时,就不会厌恶疼痛,因为是坐的色身苦而非你苦。从坐的色身变换到其它姿势时,『如理作意』会提醒你换姿势只是为了要治苦,这样就可以防止喜欢新姿势了。

『如理作意』是思慧:『如理作意』引导正念正知,『如理作意』就像带领一些人到稻田,一旦他们到了那里,正念捉住稻子而正知是割下稻子的镰刀。坐着时,『如理作意』引导三心,而三心知道这是坐的色身,『如理作意』扮演着引导的角色。『如理作意』是由闻慧而得,而且最初知道坐姿是坐的色身的也是『如理作意』,然后才是三心知道坐姿是坐的色身。

我们从早晨做第一件事到晚上睡觉为止,都要用到『如理作意』。否则,正念正知可能就无法正确地运作。最初你是以闻慧认知坐姿是坐的色身,而这个闻慧就是『如理作意』。『如理作意』可以辅助正念正知正确地运作。觉察力提醒我们是否正念太强而正知不够,正念正知必须平均才能保持当下。」(《身念处禅观修法》)

如下经所示。

《相应部》蕴相应第三.一:「诸比丘!对‘色’如理作意,且如实以观色之无常性!诸比丘!比丘若对色如理作意,如实以观色之无常性者,则厌患于色。喜尽故贪尽,贪尽故喜尽。喜贪尽故,名为心解脱、善解脱。

诸比丘!对‘受’如理作意,且如实以观受之无常性!诸比丘!比丘若对受如理作意,如实以观受之无常性者,则厌患于受。喜尽故贪尽,贪尽故喜尽。喜贪尽故,名为心解脱、善解脱。

诸比丘!对‘想’如理作意,且如实以观想之无常性!诸比丘!比丘若对想如理作意,如实以观想之无常性者,则厌患于想。喜尽故贪尽,贪尽故喜尽。喜贪尽故,名为心解脱、善解脱。

诸比丘!对‘行’如理作意,且如实以观行之无常性!诸比丘!比丘若对行如理作意,如实以观行之无常性者,则厌患于行。喜尽故贪尽,贪尽故喜尽。喜贪尽故,名为心解脱、善解脱。

诸比丘!对‘识’如理作意,且如实以观识之无常性!诸比丘!比丘若对识如理作意,如实以观识之无常性者,则厌患于识。喜尽故贪尽,贪尽故喜尽。喜贪尽故,名为心解脱、善解脱。」

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当眼看到所缘时,生起「眼门心路过程」和「意门心路过程」。眼门心路过程有七:1.眼门转向心,2.眼识,3.领受心,4.推度心,5.确定心,6.速行心,7.彼所缘。意门的心路过程有三: 1.意门转向心,2.速行心,3.彼所缘。若眼门的「确定心」以及意门的「意门转向心」是不如理作意的话,接着生起的速行心就是不善的。若眼门的「确定心」以及意门的「意门转向心」是如理作意的话,接着生起的速行心就是善的。耳、鼻、舌、身门的心路过程也一样。在这些心路过程中,「确定心」以及「意门转向心」都具有 12 个名法:1.识 2.触 3.受 4.想 5.思 6.一境性 7.命根 8.作意 9.寻 10.伺 11.胜解 12.精进。

这作意心所是推动或指挥相应法朝向所缘,胜解是确定所缘的性质。这十二个名法中的关键名法是胜解。它有二种胜解:1.邪胜解---是确定所缘为常、乐、我、淨等,接着生起不如理作意。2.正胜解---则是确定所缘为无常、苦、无我、不淨等,然后接着生起如理作意。

在向初果的四预流支(1.亲近善知识、2.听闻正法、3.如理作意、4.法次法向)里提到『如理作意』,佛法是依听闻正法而得,所以四预流支以亲近善知识为首,然后才有听闻正法、然后才有『如理作意』、以及法次法向的次第。在实践『如理作意』前,我们要对佛法有充分的理解,相信佛法的核心教义。对五蕴法的无常、无我性进行深观以破除执着;心里靠对佛教的坚定的信心,即使见不到究竟法者,也能依对五蕴的名色法做深入的观照。四预流支是证入初果的四个实践要素。

为了成就『如理作意』

的行者,必将会欣乐于过独自隐居的生活,以利于进修八圣道,少欲少事,练习放下,朝着寂灭。至要的是在于少事少务,趋向离欲,学习放下、捨弃,趣向涅槃。这是修习八圣道者的基本心态。

在《相应部》45.55《如理作意经》里,佛陀指出:「比丘培育正见,依于独处、依于离贪、依于灭烦恼、而成就于解脱。

比丘培育正思维,依于独处、依于离贪、依于灭烦恼、而成就于解脱。

比丘培育正语,依于独处、依于离贪、依于灭烦恼、而成就于解脱。

比丘培育正业,依于独处、依于离贪、依于灭烦恼、而成就于解脱。

比丘培育正命,依于独处、依于离贪、依于灭烦恼、而成就于解脱。

比丘培育正勤,依于独处、依于离贪、依于灭烦恼、而成就于解脱。

比丘培育正念,依于独处、依于离贪、依于灭烦恼、而成就于解脱。

比丘培育正定,依于独处、依于离贪、依于灭烦恼、而成就于解脱。」

帕奥禅师在《智慧之光》里解释寻、思与作意之间的分别:「寻把心与心所投入目标;作意把心与心所转向目标;思则催促心与心所朝向目标。」它们之间的差别,摩诃甘达勇长老举了一个赛舟譬喻加以说明:「在赛舟时,每隻小舟都坐有三位划舟的选手,一个在后面,一个在中间,一个在前面。坐在后面的选手有两项任务,即控制小舟的方向和向前划;中间的选手无需控制小舟,只需把它向前划;坐在前面的选手不单只需要把小舟向前划,而且还要负责在终点摘花,他是最为忙碌的人。前面的选手就好像思;中间的像寻;后面的像作意。」因此作意把相应心与心所转向目标,寻把受到作意指挥的心与心所投入目标,思好比一位木匠师的好助手,不单只要做自己的工作,还要催促其他学徒(相应心与心所)工作。

为了说明‘作意’和‘慧’的区别,便作了以下的比喻。即以镰刀割麦时,用左手握住麦束,相当于‘作意’;而用右手割麦,则相当于‘慧’。在羊、牛和马等这类动物当中,虽也有‘作意’,但是‘慧’在牛马等动物之中则不存在。

菩提长老说:『如理作意』被注解作「作为正确方法的注意、在正确道路上的注意」。它被解释作「与真理相符的心之转向、思惟或专注」,也就是,注意无常为无常等等,……『如理作意』是解脱轮迴的根本原因,因为它会导向八圣道的修习。菩提长老将『如理作意』的意义纳入正思惟(samma samkappa)的内容中。

帕奥禅师:在探究时,我们关心的,不应是什麽是快乐,而应是什麽是真实。我们必须准备好且愿意去发现真相,即便要以失去舒适为代价。这是因为,真正的安稳总是与真相在同一边,而非与舒适同一边。

‘如理作意’可以区分为「高层次」和「低层次」的内容「视诸行法为无常、苦、无我、不淨是观禅的‘如理作意’,这是高层次的‘如理作意’。也有一些较低层次的‘如理作意’,例如佈施、持戒与止禅的如理作意。相信业力果报也拥有‘如理作意’。」

当禅修者修行安般念时,若专注于自然呼吸的气息,则他的作意是‘如理作意’。当取相或似相生起时,若禅修者专注于它们,则他的作意也是‘如理作意’。在观禅中,若禅修者见到:「这是色」、「这是名」、「这是因」、「这是果」、「这是无常」、「这是苦」、「这是无我」,则他的作意是‘如理作意’。

然而,如果他见到:「这是男人、女人、儿子、女儿、父亲、母亲、天神、梵天、动物等。」那麽他的作意是‘不如理作意’。‘如理作意’使善法生起,‘不如理作意’则会使不善法生起。禅修之时,如果‘不如理作意’生起,则五盖或烦恼也必然会生起。它们是不善法,这些不善法会削弱定力或造成定力掉落与退失。」

《阿毘达摩》中说,若无作意则心路过程不能产生;若无作意则没有任何对象能在心中现起。……事实上是他们先有作意然后对象才出现于心中,然而因为作意太迅速,致使他们误以为对象自动生起。」「然而多数禅修者不了解作意,唯有修行到名业处时他们才能了解作意。」「藉着『正念』与『正知』来说明适合于一切情况的修行方法,因为透过这两种素质的力量,禅修者得以守护禅修的目标以及保持不间断的‘如理作意’。」


法增比丘整理于澳洲蓝山佛宝寺
2017.7.11

595次浏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