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题写作:精神家园

 启程的男孩 2017-07-19

进入21世纪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是作为个体的人,在物质生活之外还有属于他自己所追求或者守望的一方精神家园。正因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那方精神家园,所以人们才觉得生活有意义,不空虚。请你以“精神家园”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④不少于800字。

[范文展示]

灵魂安睡的茧

或许流浪者是无所谓家的。

改了容颜,易了流光,手里黄昏,面上夕阳。

家,早已氤氲成一缕乡愁,尘封在记忆中那根最敏感的琴弦上。

亦或许流浪者是有家的。

那是流浪着的家,高高地举在尘世之上,每当黄昏尽了,在荒凉或是繁华的夜里,它便化成洁白的茧,让流浪的灵魂安睡。

但,那茧却总像一滴泪,一滴永远在面颊上悬而不落的泪。

梦·家

流浪者总为了追逐梦想而流浪,所以哪里有梦,哪里就有家。

同大多数流浪者一样,三毛也有好多个家。她总是兴致勃勃地掰着手指数着:中国台湾、西班牙、加那利群岛、撒哈拉……然后兴奋得像个孩子似的歪着头看着我笑:“有好多个家可以牵挂,所以我很幸福。”

那一瞬间,阳光透过落地窗叮叮当当地撒了一地,像三毛的笑脸,明媚得晃眼。

那必定是幸福的啊,这样数着曾经的家园,就好像盘点着这一路走来怀里满满揣着的梦想。

她托着下巴痴痴地望向窗外,望向那片靛蓝色的海,似乎穿越那海与天之吻的尽头,便可以看见只在梦境中出现的家园。

对于三毛来说,家或许不是具体的存在,她的家就是这片布满梦想的大地。

泰戈尔说:“大地啊,我来到你岸上时原是一个陌生人,住在你房子里时原是一个旅客,而今我离开你的门时却是一个朋友了。”

家,因梦想而建,也因为梦想的填充而成了一个可供灵魂安睡的茧。当她为了奔赴下一个梦想而转身离开时,这个家便也像一串绚丽夺目、载满回忆的项链,装饰着她如云彩般飘逸的人生,而不再是一缕凄苦揪心的乡愁。因为这个家是一段过往的梦,是飘忽不定的,是轻便易携的。

又或许这些梦想、这些家,终究不是来自三毛内心最深处的渴望。

直到见到了玛黛拉岛上的“散塔那”,这个阳光的田园小村竟那样轻柔而又沉重地拨动了她心中那根尘封着乡愁的琴弦,是那样真正揪心地痛。

说到这里,她轻轻地挪了挪身子,靠着躺椅,闭上了眼,以一种真正不可言传的幸福的姿态。

我明白,没有人愿意永远漂泊,流浪只是为了找到一个永远的可以安心守望的家园。对人生的追求,在历尽了沧桑之后,总有一份放不下的情感——那份对土地的热爱,那种厚实的归属感。

她只求一间农舍,几畦菜园,而这么平淡的梦,为什么那么难以实现呢?

“他们可以在这天堂住上一生一世,而我,只能停留几十分钟。为什么他们这么安然地住在我的梦里,而我,却偏偏要被赶出去?”她仍是闭着眼,轻轻浮上一抹笑意,夕阳在她的脸上留下深深浅浅的光与影斑驳交错的痕迹。

爱·家

荷西走了,所以三毛现在总是微笑,那样生硬而没有神采地笑。

纵使万水千山走遍,因为荷西一直都在,三毛就有了家园。

可是,她追寻梦想的路,在荷西走的那一天开始遁入失明的黑,失聪的静。

她漂泊的家园,在荷西走的那一天开始分崩瓦解。

相通的心,却已似遥望的岸,无法留住彼此的温暖。

荷西被上帝召去了那个永远温暖的远方,我知道,三毛想他了。

她该回家了。

三毛起身,理了理荷西最爱的那件彩色衣裙。她说:“再见了,我的朋友。”

飞蛾扑火的时候,一定是幸福的吧。

我们都曾爱漂泊的云,但终于我们爱上了雨,爱上了低低地把自己贴向大地、贴向人生的一滴雨。

点评:

这简直是一首令人拍案叫绝的精美散文诗。文章标题形象新颖且具有一种厚重感。行文紧扣话题,从里到外,娓娓道来。语言凝练优美,内涵丰富深刻。品读全文,不难发现文章中有很多语句不仅精辟深刻,富含哲理,而且震撼人心,发人深省。这充分显示了作者丰富的知识底蕴和驾驭文字的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