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熹:一轮紫阳映活水(6)

 liuhuirong 2017-07-19


  公元一一七九年,时年四十九岁的朱熹知南康军时,发现了被毁于北宋皇祐末年的白鹿洞书院遗址。

  白鹿洞书院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境内,位于庐山五老峰南麓后屏山下,唐李渤曾读书其中,养一白鹿自娱,人称白鹿先生。因此地四山环合,俯视似洞,由此得名。南唐升元年间,白鹿洞正式辟为学馆,后扩为书院,与湖南的岳麓书院、河南的嵩阳书院和应天书院并称为“四大书院”。

  朱熹筹措田产,聘请教师,招收学生,扩充学舍,使白鹿洞书院得以复兴。其间,朱熹还打破门户,要求陆九渊到洞中讲课,成为学术史上的一则佳话。

   朱熹亲自制定撰写的学规《白鹿洞书院揭示》,也自此成为天下书院、官学所共同遵守的教育方针。公元一一九四年,朱熹任湖南安抚使,再度振兴岳麓书院,将 《白鹿洞书院揭示》颁于该书院。宋理宗时,诏颁《白鹿洞学规》于各州府县,立石其中。其中的“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更成为读书人共 同恪守的座右铭,流风所布,影响万世。

  公元一一八二年,朱熹又与事功学派学者陈亮见面,此后五年他们通过书信展开为学处世之辩。

  在这些围绕义理而进行的学术论争之中,其实已经完全展现了朱熹的学术框架与基本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朱熹以其庞大的思想体系而著称。其中包罗万象,体大势沉,无所不容,但其理论支点却很明晰:

   理气与太极所构成的天理论是朱熹学术思想的核心,其承袭的是程颐的理气说,同时汲取周敦颐的太极说、张载的太虚之气说与邵雍的先天说。朱熹认为理或天理 是宇宙本原,万物皆因天理而存在。而太极,只是一个理字。理为根本,气则依附于理。天下没有无理之气,也没有无气之理。所谓“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挂搭 处”。同时他强调二程的“理一分殊”思想,以为万物各具一理,万理同出一源,就像月映万川,但月亮只是一个。

  在心性问题上,他继承张 载与程颐的天命之性、气质之性说,进而强调“须知气禀之害,要为去用功克治,裁其胜而归于中乃可”。人的根本使命就是要认识自身,在气质之性的改变上多下 功夫。进而,他告诉人提升自己修养的途径——持敬,诚心正意,然后格物致知。“敬字功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居敬的目的是为了穷 理,也即以“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道世故”为内容的“格物”。

  在朱熹看来,天理与人欲存在着此长彼消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故而只有 去人欲,才能存天理;只有天理胜,才能实现人欲退。但他同时认识到,“虽圣人不能无人心,若饥食渴饮之类”,所以他没有完全遏制人欲,而是将人欲控制在合 理的限度之内,“须是食其所当食,欲其所当欲,乃不失所谓道心”,不使泛滥的人欲影响到天理的发挥。

  公元一二〇〇年三月九日,七十一岁的朱熹在头天写下遗书,对学生及子女“拳拳以勉学及修正”,正坐,整衣冠,就枕而逝。

  噩耗传来,挚友陆游以沉痛的心情遥寄祭文:“某有捐百身起九原之心,有倾长河注东海之泪。路修齿髦,神往形留。公殁不亡,尚其来飨!”

  在公元一一九八年朱熹罢职回武夷山时,辛弃疾即为之大鸣不平,赋诗慰勉老友:“山中有客帝王师,日日吟诗坐钓矶。费尽烟霞供不足,几时西伯载将归?”此时听到朱熹撒手人寰后,辛弃疾大恸,亲往哭之,为文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此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朱熹下葬仪式在建阳举行。即便是在苛严的党禁之中,江、浙各地学者仍然纷纷前往建阳为大师送行,络绎不绝。韩侘胄党徒听到后欲极力 拦阻,施康年上奏说:“四方伪徒,聚于信上(今江西上饶),欲送伪师之葬。会聚之间,非妄谈时人长短,则谬议时政得失,乞下守臣约束。”但,这没有挡住人 们前往凭吊大师的脚步。四方辐辏,人尽弃哀,士林垂首,举国缅怀。

  多年之后,宋理宗在阅读过朱熹的著作之后下诏:“朕观朱熹集注《大 学》、《论语》、《孟子》、《中庸》,发挥圣贤蕴奥,有补治道。朕方励志讲学,缅怀典型,深用叹慕。可特赠太师,追封信国公。”并追封二程,从此二程与朱 熹携手,并称为程朱理学。自元朝开始,朱熹关于经学的注释著作成为科举考试的唯一依据而通行于世。

  朱熹走了。

  他用自己一生的行为涵养,乃至谢世时的独有方式,诠释了他的那首《观书有感》诗作:“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人要心体澄澈,在洁净的灵魂层面映照出蓝天云影,那就只有不断求知获新,持续为自己的知性与德性生命提供营养。

  如此,他就能活出一派净雅,活出一派宁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